第A03版: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大运河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
一条河,承载岁月和历史记忆的大动脉
郑州通济渠,隋唐大运河百余公里从此经过

河南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有7项遗产点

大运河河南段主要是指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和永济渠。隋唐大运河最早开凿于隋代,以洛阳为中心,以通济渠、永济渠为“人”字状两大撇捺延伸,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北通涿郡(今北京),南达余杭(今杭州),全长2700多公里,成为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此次河南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7项遗产点,涉及郑州、洛阳、安阳、鹤壁、商丘和滑县等市县,涵盖了河道、码头、河堤、桥梁、仓窖、水工设施等完整的遗产类型。其中大运河在郑州段有100多公里,通济渠郑州段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东段起始点和河道重要组成部分。

大运河河南段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一步彰显了河南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大运河是人类历史上

超大规模水利水运工程的杰作

在大运河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副主任姜师立看来,世界上所有的人工运河中,中国大运河开凿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使用时间最久,而且目前仍在使用,是人类历史上超大规模水利水运工程的杰作,被《国际运河古迹名录》列为世界上“具有重大科技价值的运河”。

大运河项目是中国

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建造时间最早、使用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开凿至今已有1600多年。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2006年12月底,大运河项目申遗工作拉开帷幕;2009年4月,由国务院牵头,8个省市和13个部委联合组成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省部际会商小组,大运河申遗上升为国家行动;2013年初,国家文物局正式确定了首批申遗点段,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份的31个遗产区。

这次大运河申遗,包括北京到杭州的京杭大运河,河南到江苏的隋唐大运河,以及杭州以东的浙东运河,总长3200公里,贯穿31座城市。

北京时间2014年6月22日,经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中国大运河”跨省系列申遗项目,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大运河申遗项目,涉及河南的部分包括洛阳市回洛仓遗址和含嘉仓遗址,通济渠郑州段,通济渠商丘南关段,通济渠商丘夏邑段,卫河(永济渠)滑县—浚县段,浚县黎阳仓遗址共7项遗产。这是我省继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之后的第4处世界文化遗产。 郑州晚报记者 尚新娇 张翼飞

大运河郑州段

长100多公里,通济渠郑州段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东段起始点和河道重要组成部分。

大运河河南段

包含7项遗产点,涉及郑州、洛阳、安阳、鹤壁、商丘和滑县等市县,涵盖了河道、码头、河堤、桥梁、仓窖、水工设施等完整的遗产类型。

浙 东 运河

宁波市

绍兴市

杭州市

湖州市

嘉兴市

无锡市

苏州市

镇江市

扬州市

常州市

南京市

合肥市

宿迁市

淮北市

宿州市

洛阳市

焦作市

邯郸市

安阳市

鹤壁市

新乡市

开封市

徐州市

商丘市

枣庄市

济宁市

泰安市

济南市

聊城市

德州市

沧州市

衡水市

邢台市

石家庄市

浙江省

江苏省

安徽省

郑州市

河南省

山东省

河北省

天津市

北京市

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

一条河,承载岁月和历史记忆的大动脉

郑州通济渠,隋唐大运河百余公里从此经过

A03

2014年6月23日 星期一 统筹:安学军 编辑:薛璐 见习美编:董思秀 校对:亚丽 版式:张妍

浙 东 运河

宁波市

绍兴市

杭州市

湖州市

嘉兴市

无锡市

苏州市

镇江市

扬州市

常州市

南京市

合肥市

宿迁市

淮北市

宿州市

洛阳市

焦作市

邯郸市

安阳市

鹤壁市

新乡市

开封市

徐州市

商丘市

枣庄市

济宁市

泰安市

济南市

聊城市

德州市

沧州市

衡水市

邢台市

石家庄市

浙江省

江苏省

安徽省

郑州市

河南省

山东省

河北省

天津市

北京市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79446 2014-06-23 00:00:00 一 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KeywordPh一条河,承载岁月和历史记忆的大动脉
郑州通济渠,隋唐大运河百余公里从此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