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郑州报业集团记者 侯爱敏)昨日,《半月谈》2014年全国印刷工作会议在郑召开,全国27家承印单位参加。 《半月谈》是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了解学习国家政策、天下大事、各领域知识的最重要党刊之一。该杂志以其广泛的影响力被誉为“中华第一刊”,创刊已34年。 会上,《半月谈》杂志社党组书记、总编辑王海征回顾了杂志社3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当前面对的新形势,分享了依托新闻服务创造品牌价值、向信息服务领域延伸产业链、大力拓展增值服务功能、积极探索新的盈利模式等成功经验。在谈到《半月谈》印务工作今后的发展规划时,王海征表示,《半月谈》的印刷要实现与“中华第一刊”相匹配的质量,要追求读者需要的印刷时效,印刷企业要抱着高度负责的精神,实现双方互利共赢的合作。 据介绍,自1980年5月10日创刊之日起,郑州日报社印刷厂就有幸成为《半月谈》在全国印刷发行的一个分印点,30多年来,见证了《半月谈》杂志社的蓬勃发展和辉煌成就。 会前,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任高潮和郑州报业集团主要领导拜会了王海征总编辑一行。 法官办案不能让群众说“心黑” “对于群众而言,法官就代表公正,如果作为一名法官秉持不住公正,对不起的不仅是老百姓,还有自己的良心。”对于法官的公正,兰考县人民法院东坝头法庭副庭长闫胜义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有些人眼里,这个老闫太认“死理”,但在老闫看来,法官就是要为群众主持公道。郑州晚报记者 董艳竹 法官办案要凭良心,不让百姓说“心黑” 12岁那年,因一场邻里纠纷,闫胜义的父亲和对方打了起来,由于对方人多势众,父亲受了不少委屈,但他放弃了“找公家说理”。他呵斥说:“就我们这样的穷家,找也没用。” 这件事触动了闫胜义,1987年毕业后,带着“能为穷苦家庭主持公道”的梦想,他成为一名基层法官。 “老闫在办案的时候特别认‘死理’,只要是关系到当事人公平的问题,不管费多大的劲儿,他总会给当事人一个公正的交代。”与闫胜义一起工作几年的刘建平如此评价闫胜义。 而闫胜义则说:“法官就是要在判案的时候维持公平、追求正义。说白了,就是凭良心办案,不能让群众说咱‘心黑’。” 8小时努力达成调解协议 基层法庭受理的案件大都是家庭、村民之间家长里短的民事纠纷,但这些在老闫眼中都是大事。他说:“法庭如果不能为老百姓办实事,就不是合格的法庭。” 坝头村的王某受雇于李某在车上装木料,工作期间不慎从车上滑落,被木料砸中胸部死亡。闫胜义立即赶到出事现场,李某坚称是王某自己不小心滑下来,自己不承担赔偿责任,只能出于道义给王某家属一些补偿。为尽力保护受害方的合法权益,闫胜义决定当场立案,当场调解。 从上午9点一直到下午5点,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双方终于达成调解协议,李某当场给付王某家属各项费用8万多元。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