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8版:2014教育培训行业巡检之优质课大赛各2/2014-06/27/B28/20140627B28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场教育培训行业的业务探讨盛会
0627czjy
0627dsjy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展示观摩分享 反思成长提升
一场教育培训行业的业务探讨盛会

6月12日,来自郑州、洛阳、开封、焦作、平顶山等地的16所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共108名优秀选手报名参加了比赛。这些由机构选送的教师精英们,准备充分,让我们领略了不同的课堂风格和不同的人格魅力。在少儿英语组、艺术组、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的5个组别的比赛阶段,选手们教学内容设计新颖,课件制作精美,说课精彩纷呈,各具特色,充分展现了各自的课堂魅力。每一位选手在这个舞台上都充分展现出教学的艺术性和创造性,彰显了新时代教师的风采,给评委和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赢得了在场听众的阵阵掌声。

郑州晚报记者 唐善普

选手心中的大赛——

给自己提供学习、借鉴和提高的难得机会

参加优质课大赛的老师们都精心创设情境、巧妙布置,从课堂的导入到课堂环节的设置再到最后的课堂小结,都能看到参赛老师的辛勤付出和充分准备,多方面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20分钟的比赛课堂气氛融洽、精彩不断。

采访中,几乎所有的选手都认为:优质课大赛为民办老师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提高了民办教师自身素质,激发了教师进一步学习、探索、领会课改精神,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民办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

来自洛阳的选手吕世欢,用10幅画开始了《醉翁亭记》的导课,尤其是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课文文章,分组探讨学生提出的问题,得到学生和评委的一致好评。对此,他表示:学生从画中能找出知识点,踊跃回答,然后从画中引导、指点,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课程目的设置总体上实现了。

另外,吕老师表示对郑州选手的表现及课件准备“有许多借鉴学习的地方”。他认为,多媒体上课的多样性,课堂的活泼,很好地调动孩子积极性。学习这些选手经典的具有创意的方法,积累多了,自己也可以游刃有余地去设计一个课时。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及教育教学水平,业务素养才能有所加强。

同为洛阳选手的郭晓雅老师接受采访时说:“参加这样的比赛,收获很大,能促进自身快速成长。郑州选手的模式化强,规范化新颖独到。发挥好,风趣幽默又不乏严谨,为省会以外的辅导机构老师提供了一个沟通观摩学习的机会。对提升二三级城市老师授课水平,更快提升促进很大。希望多些这样的机会,给他们以认可。”

第一次参赛的初中组选手刘秀梅告诉记者“收获很大”。刘老师为参赛准备了半个多月,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她认为重要的是参与,是对同行选手方法和手段的学习借鉴。在以后给学生讲课中注意运用最好的学习方法。明年有机会还想参加这样的比赛。

初中组选手贺新媛也深有体会: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许多选手的很多经验值得借鉴。如课件的创意与创新;准备充分些;与学生的互动性,多些活跃及幽默,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感觉不是在学习,而是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老师教授的知识点。

“一是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老师有机会展示自己,二是能让老师有更多的平台借鉴学习他人好的方式与教学技巧,三是更好地运用道具及PPT等,让学生多角度更快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郑州选手丁静,以前在商丘参加过类似的比赛。她坦承这次选手们讲课这么好、水平这么高,确实让自己学到不少经验。

评委眼中的选手——

展现出教学艺术创造性,彰显了新时代教师风采

对于选手来说,每一个个体都具有特殊性。此次优质课评选活动中,选手们让听课者领略了不同的课堂风格和不同的人格魅力。在评委眼中,有的课堂生动热闹、掌声不断;有的课堂情感深邃、引人深思;有的老师亲切可爱、循循善诱;有的老师激情澎湃、滔滔不绝。总之,每一位老师在这个舞台上都充分展现出教学的艺术性和创造性,都彰显了新时代教师的风采。谈起选手们的表现,评委们都有一肚子话要说。

初中组评委朱晓瑜:感觉选手整体水平不错,比赛进入到了教学的“常态化”,即,是上课而不是为了比赛,少了做作,多了自然的成分。同时,学科的趣味性较浓。另外,在问题的设计上,多以观察和探索性居多。道具准备充分,把握课堂内容准确。这些对学生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升、洞察力及人文气质的表现都非常好。因为这些优秀的老师基本做到了不是以教而教(老师为主体)而是以学而教(学生为主体地位)。不足之处是多数选手没带学生,没了互动,只能按教案走,不能发现课堂在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教学成效。带着学生来参赛的,参与性强,有碰撞,有了教学思想的碰撞,就能体现出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外地选手与郑州选手有些差别,表现在道具的运用、标准答案及现存教案的讲解等,相比较来说,郑州选手在引导上整体表现不错。

初中组评委熊衍新:培训机构越来越重视优质课大赛,推荐人员积极,一是一届比一届参赛的人数多,影响大。以往的活动半天就比赛完了,这次要一天时间。二是选手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说明选手的责任心强,善于钻研业务。三是准备充分,借鉴处也多。四是教学手段的多样性,讲课和课件多样化。

幼儿组评委陈小凤: 选手准备非常充分,水平很高。看到了选手的创新及创意,值得其他选手借鉴与学习。尤其是一些选手发音准。比如选手杨兵,课件准备很好,教具制作精美,善于运用多媒体。课堂设计紧凑,活泼动感十足,肢体语言丰富,放得开,孩子很喜欢,而且结尾总结提升了课堂教学目的。

幼儿组评委李加加:去年板书得多,道具和PPT用得少,今年这些因素就非常普遍。另外,歌舞歌曲、电影视频等,在课堂上的导入非常自然,如一根线引导学生。通俗易懂,到位大方,互动性好。另外,选手去年多数比较紧张,今年大多数是在享受这个过程而不是比赛本身。心态很稳,表现到位。

高中组评委孟昭峰:选手整体水平高,熟练。但时间很短,20分钟内如果没有学生的互动,很难全面评估选手的基本功。不能展现自身的优势及应变能力。另外缺少板书,不能评估选手的字体及熟练度。同时有些选手准备不充分,甚至有些个别发音错误。

组委会成员——

看到了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优质课堂教学精神

在河南省民办教育研究会秘书长曹占武看来,参赛的老师都下工夫准备了,都是用心去上了这堂优质课,在他们的课堂上运用了各种手段来为教学服务。老师年轻有激情,幽默感十足,用的材料、语言都是最新的、流行的,贴近学生生活的。虽然是短短的一天优质课展示,但选手们展示了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课堂。这些精彩的课堂,让人们看到了一线教师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之路。

“一节课,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展现,也是他们实践经验的总结展示。每一节课都凝聚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情感。他们在讲台上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微笑,都值得我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曹占武说,比赛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可以让听课的老师收获多多,这就是今年比赛规则允许其他选手可以听课的原因。对他们来说,在台下观摩时,看到选手的激情与付出,可以反思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足,比如材料事例和视频,讨论的精心设计与正确引导,放开让同学去说去做,以讨论引发思考,在争辩中明事理。这也最能考验老师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和课堂调控能力。

“总体而言,各个选手老师的课都各具特色,充满个人魅力和浓郁的地方特色,精心设计,层层深入。但同时也有一个感觉,那就是对探究活动的把握程度上各有差异,不仅折射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不同理解,也让课堂的韵味因此不同。”河南省民办教育研究会教育培训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郑学春接受采访时表示,如一些课印证了“课如其人”,可以用“富有激情而又不乏温文尔雅”来形容。环节设计自然流畅,发挥“润物细无声”的功能。总结中巧妙地结合学生辩论过程中传递的信息总结提升,画龙点睛,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升华,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层层深入地自主获得知识,提高认识。

但他同时也表示,并不是每一位老师能都很好地把握课堂。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方法和技巧,要说“准”教材;说“明”教法;说“会”学法;说“清”教学意图;说“清”练习层次。有利于教学,以此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81190 2014-06-27 00:00:00 五 一场教育培训行业的业务探讨盛会KeywordPh展示观摩分享 反思成长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