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脑瘫≠弱智 早治疗康复率高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脑瘫患儿约有300万~400万例,每年新发病有6万例,其中0~14岁的重症脑瘫儿童约有100万人左右。脑瘫患儿被家庭遗弃的概率非常高,从而使一些脑瘫儿童错过了最佳治疗期,造成了终生残疾。武警河南总队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刘刚强表示:“以往人们对脑瘫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有些脑瘫患儿的智力并无问题,早诊断、早治疗再辅以科学的康复训练,是能够好转甚至康复的。” 郑州晚报记者 蒋晓蕾 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 新生儿期 (1个月) 吸吮能力很差 经常呛奶 基本无觅食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等 婴儿期 (28天~1周岁) 运动发育落后 肌张力及姿势异常 主动运动少,5个月后仍不能主动伸手抓取自己喜欢的东西 出现异常反射,即一些原始反射延迟消失,而正常保护性反射减弱或不出现 幼儿期 (1~3周岁) 出现肢体运动障碍,如脚尖着地、剪刀步态、跛行、不能下蹲等 智力、语言发育落后或语言障碍,或视力异常、听力减退等 有的会出现手足徐动、肌张力低下及强直、震颤等 现状:孩子脑瘫但并不“傻” 据刘刚强介绍,脑瘫指的是产前或出生早期(1个月以内),由于脑损伤导致运动发育落后及运动、姿势异常的一种综合征。“脑瘫最主要的表现是运动功能障碍,同时也常常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进食困难、语言障碍、行为异常,以及听力、视力障碍等。” “很多人认为脑瘫患儿智力上也有缺陷,觉得这些孩子是傻子。” 刘刚强指出,“实际上,这种认识是片面的,脑瘫并不等于弱智,部分脑瘫患儿仅是运动功能障碍,智力并没有问题,有些人甚至智商还会高于一般同龄儿童。还有部分脑损伤较严重的患儿,合并有语言、视、听、智能障碍,其中程度较轻的患儿通过早期发现、科学合理的训练治疗,也有望达到一般孩子的智力水平。” 治疗:生物治疗配合康复训练效果佳 脑瘫是目前小儿疾病中常见的一种,严重威胁着社会和家庭,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更有很大的损害。想要尽快恢复患儿的身体情况,就必须积极地进行脑瘫治疗。 据刘刚强介绍,常规治疗脑瘫,主要是采用药物、康复训练、针灸、物理治疗等,这些方法早期能够改善脑瘫孩子的症状,但想要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就要标本兼治,既要改善孩子的外在症状,也要从根源上解决孩子受损的神经细胞,内外结合,双管齐下,为脑瘫患者康复提供更多的可能。 刘刚强说:“上个月,我们医院通过残联救助了一名重度脑瘫患儿——楠楠,孩子除了脑子思维稍清醒外,别的什么都不会:不能坐、不能站、不会说话、不会拿东西,也不会咀嚼食物。就连最基本的‘饿不饿’,都需要父母从孩子的表情中揣测。经过我们专家团队的评估,我们对其实施神经组织修复疗法的治疗,外加康复训练。目前,孩子已经完成一个疗程的治疗,正在进行康复训练。现在看,初期训练已见成效,孩子可以自己坐在那儿,不用大人搀扶;语言、走路等也得到大幅度改善。相信继续坚持康复训练,楠楠会有更大的进步!” 解析:权威专家详解新疗法治疗原理 据刘刚强介绍,神经组织修复疗法就是把培育好的活体神经细胞,通过颈动脉介入、髓鞘介入、静脉滴注或局部介入等方式移植到患者体内。神经细胞的自我归巢性能,能自动到达患者病损区域,神经细胞在患者体内自我分化和增殖的过程中,不断生成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以促进神经细胞自身分化和自我更新、促进神经细胞的新陈代谢,实现持续分化新的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并代替损伤或死亡神经细胞,使神经细胞功能得以长期稳定正常,逐步恢复患儿神经组织正常功能。 据悉,神经组织修复疗法具有长期稳定的治疗效果,且配合科学、系统的康复训练,内外结合,可以在短时间内帮助脑瘫患儿恢复正常智力、语言及运动等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日得以康复。 对于这样一种治疗方法,武警河南总队医院细胞实验室赵燕用了一种形象的比喻为读者进行了详细介绍。赵燕说,脑瘫孩子主要是大脑中枢神经受损,发挥不了本有的功能,才会出现肢体运动障碍、语言功能障碍、智力障碍等。脑瘫最重要的病因在大脑,打个比方,就如同一块儿庄稼地,庄稼苗的根部受损了,我们再给它一味地浇水、施肥,虽说有些帮助,让它有一定的生长,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平日里采用的药物、针灸、手术治疗,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一些症状,但要想有效治疗脑瘫,还需从受损神经元入手,植入新的神经细胞,就如同重新播种一样,让它再次得以生长。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