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建伟44岁,家住中牟县韩寺镇半截楼村,今年种了4亩露地西瓜,产量2万斤,以平均每斤0.35元的价格批发给了外地客商,种瓜收入是7000元,除去育苗、施肥、嫁接等每亩1000元的成本,忙了小半年,总收入是3000元。 自6月份以来,受南方气候等因素影响,中牟西瓜市场价格降到近几年来价格最低,多数种植露地瓜的瓜农忙活几个月后,收入甚微。 中牟播报 刘客白 文/图 受伤的瓜农 6月26日凌晨4点多,李建伟就和妻子来到瓜田采摘成熟的西瓜,6点左右,农用三轮车已被装得满满的。随后,他开着车来到了距村子几公里外的大洪村西瓜交易市场。 李建伟种瓜已有17个年头。在2013年之前,每到瓜熟时节,他都会拉着西瓜到中牟周边的县、市销售。今年,他在瓜田里又种了辣椒,“脱不开身,所以就在家门口销售。” 中午时分,天气炎热,宽约10米的马路两边停满了大大小小的农用机动车,车上都满载着新鲜的西瓜,前后绵延两公里多。 李建伟坐在驾驶室里,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半天了,只有一个买家前来询问价格。”他说,“去年这个时候,10多个买家,供不应求。” 下午1点左右,看到有买家来到交易市场,李建伟马上振作起来,“只要价钱合适,就打算把这车西瓜卖掉。” 商贩提出的价格是0.35元一斤。李建伟认为价格太低,要4毛钱一斤,买卖没有谈成。 李建伟说,即使是4毛钱一斤,一车西瓜5000斤,也只是卖2000元左右,“每亩产量也就是5000斤,光成本就投入了1000多元,肯定要赔本。到明天看看啥情况。” 像李健伟这样等待“明天”的瓜农还有很多。 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的价格还不如当天。无奈,他们只能以比当天还便宜的价格把西瓜卖掉。瓜农秦小磨说,今年种瓜很受伤。 据中牟县农委提供的数据显示,自6月份露地瓜上市,价格在每公斤0.6元左右,销售价格较去年同期每公斤下降0.2元,无籽西瓜销售价格0.9元左右,较去年同期每公斤下降0.4元。 不稳定的价格 几十年前,中牟西瓜就以外观好、瓤色正、味道美而享誉全国。 2014年中牟县西瓜生产面积为7.5万亩,主要集中在姚家镇、韩寺镇、刁家乡、黄店镇、官渡镇、大孟镇等乡镇。 位于省道223线与中刁路交叉口向南500米处的大洪村西瓜交易市场已有30多年的历史了。每年西瓜成熟时节,中牟全县的瓜农都前来交易。 今年5月份,在大洪村西瓜交易市场首先上市的无籽瓜,每斤价格在1元左右。进入6月份以来,露地瓜上市,价格降到了每斤4毛以下。 在李建伟的记忆里,西瓜价格最高是在2013年,无籽收到了2元,露地9毛多。“由于西瓜成熟时节,广西长久暴雨,大面积瓜田被淹,而中牟的西瓜获得丰收,几乎所有的买家都来到了中牟,买家多,价格自然就高。” 而今年的价格降到了10年来最低。在李建伟看来,主要是因为广西西瓜大获丰收,南方买家为节省费用,多到广西去收购。前来中牟的少数买家拥有了主动权,把价格往下压,瓜农们很被动。 48岁的大洪村村民林士中已经做了20多年的西瓜经纪人,提起大洪村西瓜交易市场颇为自豪,“湖南、湖北、深圳、广东的客商都来这里买西瓜,甚至还出口了。” 对于今年西瓜价格跌落,在林士中看来,主要是因为去年价格太好,今年种植面积大。 林士中说,从2000年开始起,今年的西瓜价格算是最便宜的一年,“不过,这期间价格一直没稳定过,谁也不敢保证明年价格与今年相比是高还是低。” 据统计,每年大洪村西瓜的交易量在5000万斤左右。在西瓜交易这条产业链上,瓜农决定不了西瓜的价格。 背后的链条 除了瓜农,还有一系列以西瓜为生的不同职业的人们,他们有经纪人、搬运工、货运站等。西瓜价格低廉,他们的生活亦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55岁的大洪村村民洪二建被称为西瓜经纪人中的“开国皇帝”。从18岁开始,洪二建就拉着马车,给外地客商往火车上搬运西瓜。“当时,村里还给我发了经纪人证书,没有这个证书是不能从事经纪工作的。” 如今,在大洪村西瓜经纪人有20多个,他们和洪二建一样,靠给买家介绍卖家为生,介绍一斤西瓜会得到2分钱的收入,好的时候,一天能收入近千元。 6月27日下午,洪二建给一个开封客商促成了一单一万斤的交易,没有收取分文费用,他说,帮乡亲们把瓜卖掉才是最主要的。由于西瓜价格低,他有好几笔交易都没有收取费用。整个6月份,他的收入不足2000元。 45岁的张妮子当西瓜装运工已有10多个年头,她们5个人组成一个小组,装一车3吨左右的货车,费用是500元。2013年6月份,平均每天能装两车,“一个月挣了6000元。” “一个星期就装了一辆车,真的是太不景气了。”张妮子站在西瓜交易市场的马路边,注视着来往的大卡车,希望有一辆是前来收购西瓜的。 张妮子的丈夫洪小伟是种瓜技术人员,每年,他都会被请到瓜农家中培育“中牟无籽瓜苗”,他现在担心,今年瓜价格这么低,明年种瓜的人会不会减少? 中牟县大约有1/3的村民以种植西瓜为生,西瓜背后还有一系列的产业链,从最底层到最高层,今年是他们最发愁的一年。 稳定之路 作为西瓜生产大县,每年一到西瓜成熟时节,销售西瓜各方都在努力。5月30日,中牟县召开西瓜销售服务工作会议,成立了西瓜销售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郑州市区的西瓜直销店分布,认真搞好组织协调、对接、督查和各项日常服务工作,促使瓜农能够平稳、有序、顺畅、便利、快捷入市售瓜。 5月份,韩寺镇政府就组织了报社、电视台、网络媒体召开西瓜评鉴会,为西瓜销售工作宣传造势、挖掘销路拓宽渠道。并与郑州市西瓜销售点、万邦市场、丹尼斯等大型超市进行不间断无缝隙对接销售。韩寺镇党委书记刘永强介绍说,一切以瓜农利益为中心,服务于瓜农,希望更多的市民、企业、客商能够来买瓜,帮助瓜农解决燃眉之急。 5月份,网络上一个叫“西瓜办”的微博突然走红。该“西瓜办”在郑州市人流量较大的社区、家属院等地建设595个西瓜直销点,包括航空港区、经开区等,免费供瓜农使用,引导瓜农有序销售西瓜。 资深网友“韩非子”呼吁,大洪村西瓜交易市场可以借鉴郑州“西瓜办”的模式,在网络上与各地西瓜客商对接。 中牟县供销社业务经理李俊峰认为,销售西瓜不难,难的是如何掌握价格,不让其下跌过低,最低限度降低瓜农的风险。“西瓜的价格,最重要的还是看市场的数量以及竞争力。” 资深西瓜营销人袁明亮说,每年一到西瓜销售时节,外地客商不来拉运西瓜,瓜农们可以自己组织车辆,将西瓜运往外地,抢先占有市场,这样就掌握了西瓜的价格。“占有市场,不能光靠客商,瓜农们得建立起自己的销售渠道。”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