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追踪 祭城社区一个小小创新 解决了小区电动车充电难题 图方便,私拉乱接电线给电动车充电,由此引发的火灾不时见诸报端。 昨日,根据市民反映的情况,郑州晚报记者走访了郑东新区祭城、庙张、陈岗3个社区,这3个社区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由城中村改造成的小区。 第一个感觉是:有隐患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隐患的麻木。 还有一个发现是:如果想想办法,这个难题其实不难解决。 郑州晚报记者 张玉东 文/图 庙张社区 充电的电动车旁就是天然气表箱 昨日下午4点10分,记者来到畅和街中兴路口的庙张社区,这个小区基本是五层楼高,不带电梯。 各种横的、竖的线缆环抱着这里的每栋建筑,各个单元门前都是电动车扎堆,从四五层窗口耷拉出来的电线比比皆是,有的正在给电动车充电。这些电动车旁边就是“严禁烟火”的天然气表箱和管道。 在小区10号楼与12楼之间,摆放了一人高的纸箱等垃圾,旁边是一辆正在充电的电动车。 这里就没有集中充电的车棚吗?一名居民说,有两个电动车车棚,但从来没去过,也没人强制叫去。 记者找到其中一个电动车车棚。管理员说,里面可以放下一两百辆电动车;另一个电动车棚和这个规模差不多,但小区每户居民至少有两辆电动车,根本不够用。 陈岗社区 居民已对高空充电习以为常 有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士反映,她在陈岗小区租住,这里都是从窗户扯出来电线给电动车充电的。 随后,记者来到熊儿河路相济路口陈岗小区,这里的建筑物大都六层左右,有的电线插板贴着楼房墙壁在空中悬浮着。路过的一名女士说,这都是充过电为图方便没有收回的。当谈及这里有无电动车车棚时,她说:“有啊,不过只让本村人用,外人用要掏钱。” “对这种充电方式是否心存安全忧虑?”记者问。 她说:“不都是一家扯下一根线,有啥好怕的。”当听记者说起香桔市小区电动车起火的事,她的表情迟疑了片刻后恢复正常离去。记者来到陈岗小区电动车车棚,管理人员说:“只能本村的人用,就这本村的人还不够用呢。车棚只能存放不能充电,谁充电谁自己想办法。” 祭城社区 “一户一盒”得到居民认可 祭城社区和陈岗特别近,记者顺带走访一下。 熊儿河路的祭城社区大都是五层建筑,虽然建筑物同样有线缆环绕,但很难见到“高空充电”的情况,每个单元门左右两侧都有4个带锁眼的小铁盒,里面就是给电动车充电的插座。 “我得表扬表扬俺大队,过去俺们这儿也都是乱拉乱扯的,自从装了这充电盒,大家都方便了。”居民曹先生说。 “去年装的,好像每户70元,一户一盒。”祭城物业一位工作人员说,“电动车充电难问题之前一直困扰着我们,但你不能叫居民自己想办法,得给他们创造条件,谁也不想天天扯电线充电动车。”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