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独家责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贵州深山希望小学的十年美丽梦(上篇)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10年前,本报关注的大学生徐本禹因支教而感动中国
10年后,黔西南乌蒙山深处的大石小学再次受到瞩目
贵州深山希望小学的十年美丽梦(上篇)

10年前,本报关注的大学生徐本禹因支教而感动中国

10年后,黔西南乌蒙山深处的大石小学再次受到瞩目

■核心提示

7月6日,黔西北,鸟语花香的乌蒙山漫山披绿,野生杜鹃绵延百里,匿身其中,名不见经传的大石小学热闹起来,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云集于此纪念建校十周年。2004年,因华中农业大学毕业生徐本禹在此支教并感动中国而方为外界所知,当时成为关注的焦点。

在关注中,大石小学乃至这个村庄也正在慢慢地发生着变化,纳入国家5A级景区的百里杜鹃、推广烤烟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学校和村庄也正在告别贫穷的过往。

郑州晚报记者

王战龙 贵州报道

他和它一夜成名

翠绿的群山叠峦起伏,宛如一条绿色的丝带缠绕在四周,头顶上白云似海,低垂在上空,仿佛触手都可揽入怀中。

“欢迎老朋友!”一个身影从校园后面急促地走了出来,深灰色略显褶皱的衬衫,蓝色西装裤,校长王成范最近很是繁忙,因为学校即将迎来一个特别的纪念日——华农大石希望小学建校十周年,确切地说,应该是徐本禹及其继任者支教十周年。

大石小学成立于1942年,前身是由村民集资修建的“大石国立小学”,1947~1948年,国家动荡,曾停办两年,1949年解放后,当地村民再次集资建成了3间草木结构的教室,学校也正式更名为“大石小学”,自2004年至今,学校一直是大石村及周边村庄小学教育中心。

徐本禹,华中农业大学2003届毕业生,同年在高分考取本校研究生后,他做出了一个“反转”的决定,前往贵州省大方县支教,先后在猫场镇狗吊岩村和大水乡大石小学支教两年。

那时的村庄像一座大山深处的孤岛,不通公路、不通电话,物质文化生活极度匮乏,晚上只能点油灯照明,寄一封信要跑上18公里山路,吃的只有玉米面、土豆和酸汤。

2004年7月11日,在考察徐本禹支教归来后,华中农业大学原党委宣传部部长彭光芒挑选了部分在大方县的见闻照片,配以简要文字,以《两所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为题发到了网上。

泥泞难行的羊肠小道,破旧不堪的草木教室……尤其是在那背后是一双双清澈明亮的孩子的眼睛,迅速成为各大论坛的焦点,他们感动了徐本禹,也感动了中国。

2005年2月17日,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4年年度人物评选”于当日揭晓,徐本禹入选“感动中国·2004年年度人物”。大石小学,这个承载着乌蒙山深处山村几代人希望的小学方走出大山,为外界所关注。

爱心筑新校

在轻快的音乐中,孩子们和支教老师、爱心人士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圈,在操场上跳起了学校的早操——彝族舞蹈。

操场后面是一座二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教学楼,两边分别是图书馆、洗澡间、食堂和教职工办公及居住的宿舍。

“以前的教室就在那里。”校长王成范指着操场一侧一小片草地说,二层草木结构的房子,冬不避风夏不遮雨,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在那里追逐着自己的梦想。

王成范,1992年参加工作,徐本禹支教时便在学校教书,见证了大石小学的10年变迁,在他的讲述中,学校10年变化的脉络逐渐清晰。

2004年7月,徐本禹来大石小学支教,后当选“感动中国人物”,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资37万,为学校筹建新校舍。

2005年六一儿童节,二层新教学楼正式落成,大石小学告别透风漏雨、阴暗潮湿的木板房,迎来了明亮的新校舍。

2006年,华中农业大学的第一批接力支教志愿者曹建强、田庚,利用一个扩音器,开办了大石小学历史上第一个广播电台,锻炼孩子们每天播报大石新闻和小故事。他们用泥瓦、土坯搭建了一座简易的爱心食堂,结束了孩子们没有午餐吃的窘境。

2007年,支教老师和学校老师共同筹资4万元,修建了两间房屋,建起了大石小学的“图书馆”。

…… ……

2013年至今,大石小学组建了舞龙队、篮球队、足球队,并在爱心企业的捐资下建成了小学的微机室和洗澡堂。志愿者利用互联网为学生启动了计算机课程,帮助留守儿童实现了与在外打工亲人之间的视频通话。

“每个人只能献出一份微笑的力量,但当众多微力量汇聚时,改变或许就会发生。”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丁记峰曾在日记中写道。

大石村的美丽经济

大石村200多户人家,散居在连绵起伏的山沟里。行走在村庄,你可以发现很多村民家翻修了房屋,平房或者二层小楼代替了原来草木结构的旧式房屋。“大部分都是在徐本禹老师支教后翻修的。”村里支书说。

大石村所在的大水乡位于毕节市大方、黔西、金沙三县交界处,是个多民族聚居乡,居住着汉族、苗族、彝族、布依族、仡佬、满族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66.67%。

天然的杜鹃林带绵延50多公里,最为难得的是一树不同花,即一棵树上开出不同颜色的花朵,最多的达7 种之多,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园”,有“世界级的国宝精品”之美称。

2007年,毕节地区成立百里杜鹃管委会,由大方县和黔西县的6个乡镇办事处组成,大水乡也在其中,

村支书介绍,10年前,徐本禹进村支教时,进村数公里的道路还只是一条草丛中踏出来仅容摩托车通过的“水泥路”,当地村民出村都要骑着骡子或者马。现在,大石村的发展也纳入到了百里杜鹃景区的发展规划中,进村的道路正在进行拓宽。

现在百里杜鹃已经升格为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当地气候温凉湿润,年平均气温11.9℃,是个“天然空调”。百里杜鹃管委会驻村干部易宇说,考虑到“杜鹃花花期较短,旅游的季节性强”,当地也正在规划“春赏花,夏避暑,秋看湖,冬观雪”,拉长产业链条。

改变观念即是改变命运

叶才锦,14岁,即将升入小学六年级,家在距离学校较远的兴隆,父母在江浙一带打工,他、小学三年级的弟弟和年迈的奶奶留守在家。

每天早上5点钟,叶才锦起床做饭,电饭锅蒸米饭,炒土豆。然后叫醒弟弟,吃完早饭,沿曲折的山路步行四五十分钟,7点50分之前赶到学校。

在大石小学,叶才锦并非孤例,这里的大部分孩子都会做饭。支教老师吴跃告诉记者,和其他地方一样,新一代的大石村民也走出大山,远赴沿海一带打工,留下年幼的孩子和老人在家。学校96名学生,留守儿童占到了60%以上。

以前,学校没有食堂,中午都要步行回家吃饭。2012年,当地政府推行“营养午餐计划”——每个学生每天补助4元的午餐费。雇了一个当地大厨给学生们做午饭。

在硬件上,大石小学已经比10年前“翻了不止十倍”,但是,观念依旧落后。吴跃说,有个学生有天旷课在家,老师们打电话给其父亲,他父亲淡淡地答道:“他在家,我问问吧!”“你都没法相信,上课期间,孩子没上学,当家长的一点也不在意。”

在徐本禹希望小学支教的任超群看来,当地孩子普遍入学较晚,有些孩子到了五六年级都十六七岁了,她去年刚到本禹希望小学支教时,班里曾有个16岁的女学生没来,一问“她竟然结婚了”,还有一个女学生,上六年级的时候,结婚怀孕了。

“我们或许改变不了这一代的命运,我们能做的就是改变他们的观念,从而改变他们下一代的命运。”吴跃说。

那天,一个学生腼腆地说着自己的理想:长大了要上中学,上大学,当博士,“报答小时候帮助过我的人”,或许,这就是改变。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84229 2014-07-09 00:00:00 三 贵州深山希望小学的十年美丽梦(上篇)KeywordPh10年前,本报关注的大学生徐本禹因支教而感动中国
10年后,黔西南乌蒙山深处的大石小学再次受到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