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小兴趣使然初识武术,二十八载习武生涯,从拮据办武堂到跌落理想之谷,从逆境咬牙坚持到以德育武术人,现年48岁的孙全林,不懈努力创办的登封民族少林武术学院,不仅填补了登封市民族武术的空白,潜心研究回族拳也使其有了国内第一套较为系统的研究书籍。 登封播报 付晓文 文/图 力排万难 艰难办校 1975年,年仅9岁的孙全林跟随师傅杨聚才学习武术。13岁时,一次偶然机会,初出茅庐的孙全林受到少林寺师傅青睐得以系统学习少林拳。自此,孙全力开始了长达18年最艰苦的习武生涯。然而,为了办校,困难也随着家庭式武校规模的扩大逐渐暴露。这个难题,着实让孙全林陷入苦闷,此时,一封来自毕业学生的信,让他充分认识了办校的意义和对社会的重要性。 于是,他用大量时间做社会调查,并组织专业人士进行论证。他发现,因信仰饮食等问题,让全国各地很多少数民族学子高兴而至、败兴而归,创办特色民族武院的想法就这样萌生了。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2000年初,创办了特色民族武院一事终得登封市委市政府认可和关注。2001年,登封民族少林武术学院建校工作正式启动,一所专为少数民族服务的特色武院也应运而生。 习武先育德 树人先树根 在登封民族少林武术学院,为提高学生文化课成绩,孙全林对进校学生进行统一考试,根据文化课水平分班次年级。“学起来不吃力,孩子自然有兴趣,成绩就提高了。” “习武先育德、树人先树根”,是办校14年来孙全林始终坚守的理念。2002年前后,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学生千余人,学校也先后多次获得省市级武术赛奖项。孙全林也有幸成为国家武术运动中心认定的武术六段拳师、国家一级教练、郑州市伊斯兰教协会副秘书长。2004年任登封市政协委员至今。2009年,当选为郑州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 殊荣加身、倾力办校之余,孙全林仍然挤时间研究武术,创制回族心意拳、编辑出版《回族拳发展史》等,使回族拳法有了国内第一套较为系统的学习、研究书籍。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