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6版:时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们需要这样的精神食粮”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们需要这样的精神食粮”
胡佩兰先进事迹在青川两省反响强烈
报告团成员深情追忆“百岁仁医”
◀2013年7月,98岁的胡佩兰在坐诊。 郑州晚报记者 白韬 图

胡佩兰先进事迹在青川两省反响强烈

报告团成员深情追忆“百岁仁医”

崇高的精神震撼心灵,榜样的力量催人奋进。连日来,无论是在“世界屋脊”,还是在“天府之国”,“百岁仁医”胡佩兰老人的先进事迹都引起了强烈反响。

昨日,报告团回到郑州,准备前往辽宁、上海巡讲,借此机会,记者采访了报告团成员,他们深情讲述了胡佩兰老人的感人故事。

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的“我们的胡佩兰、永远的胡佩兰”——胡佩兰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近日在青海、四川两省四地作巡回报告,引起强烈反响。

7月15日,报告团走进青海高原。青海省是个多民族省份,尤其藏族群众占了一定的比例。“曼巴”是藏语里对医生的称呼。在青海省举办的报告会结束后,“做胡佩兰式的好曼巴”成为与会听众的共同心声。

在西宁市报告会现场,在认真听完报告后,青海省天峻县人民医院院长马石明激动地说:“我早就听说过胡佩兰老人的事迹,在媒体上也看过相关报道。今天听了报告团的报告,还是把我镇住了。她德艺双馨、德高寿高,这是一个好医生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

青海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张进京,更是由衷地表达谢意说:“报告团送来了正能量,弘扬了主旋律,胡佩兰医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青海这样一个高海拔地区,更需要正面的能量,以激发我们在较艰苦的环境中更好地坚持工作。”

在青海海东市报告会现场,整个礼堂鸦雀无声,与会人员专心致志地聆听报告。报告会结束后,掌声经久不息。不少卫生管理者、医疗工作者意犹未尽,纷纷围住报告团成员,进一步向他们“取经”。

“您能发现和留住胡佩兰医生这样的人才,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管理智慧。”海东市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谭玲专门向报告团成员陈启明讨教,表示准备找机会到郑州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习管理经验。还有几名医生围住胡佩兰的学生唐利平,想多打听一些老人的临床经验。

18日,在成都报告会会场,由于场地有限,每场报告会只能容纳几百名观众。为了让更多的人接受这场职业精神的洗礼,当地卫生计生部门还准备了录像、摄影人员,把视频、报告文稿要了过去,准备今后组织广大职工收看。

“胡佩兰精神如今真是稀缺,值得在整个系统宣传推广。”成都市一家医院的纪检书记感叹地说,希望能有更多医务人员接受教育。

“好人的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四川省卫生计生委机关党委书记冉茂琴表示,“我们要向榜样看齐,像爱护生命一样维护群众利益、行业形象、系统荣誉,维护医学圣洁。”

19日,在四川南充市报告会后,不少与会卫生计生工作者更是表示“要得、要得”。

郑州报业集团记者 汪辉

通讯员 张岚 张晓华

长子胡大一:“母亲把时间都留给病人”

著名的心血管内科专家胡大一教授,作为胡佩兰老人的长子,和母亲的感情尤为深厚。

“母亲这辈子,最离不开的,是她的病人。”谈及母亲,胡大一愧疚地说,在北京生活50年了,而母亲来北京的次数屈指可数。每次劝母亲来北京,可以说是软硬兼施,可她说什么也不答应。

两年前的一个早上,母亲突然打电话给胡大一,说她想好了,再干两年,干够70年,就彻底退休,来北京找他。他心里明白,只要在郑州有母亲的病人,甭说两年,3年后她也未必会来北京。

从记事起,周围的人说母亲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她对病人是真好!”胡大一一辈子没见过母亲对病人发脾气、对病人失去耐心。

“刚开始,我真的不理解,直到后来自己也成了医生,才真正理解母亲。当医生,就要时刻想着病人!”胡大一深情回忆,1947年夏天,母亲在潢川行医,身怀六甲。遇上一个难产产妇,她跟着病人家属就往信阳赶。当时正下大雨,汽车也翻到了路边,司机一不留神还蹬了母亲一脚。母亲忍着疼痛,坚持抢救病人,母子两条命保住了。可当天夜里,不足7个月的二弟提前诞生了。

“母亲常说,当医生要把心掏给病人,病人也会将心比心,理解医生。”胡大一说,每次看见母亲埋头写病历、脸贴着脸给病人问诊检查,对他触动都特别大。母亲对病人的一腔赤诚之心,诠释了医学的真谛。正如“感动中国”对母亲的颁奖肇事所说,“开的是药,给的是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

学生唐利平:“为病人燃烧生命”

5个多月了,每次打开手机,胡佩兰老人的学生唐利平,看到手机屏保上和老师的合影照,鼻子总是酸酸的。

那是8年前,她和老师在照相馆拍摄的唯一一张合影照,老师还特意让写上——“师徒情深”。看到它,唐利平就想起了老师一辈子为病人燃烧生命的人生轨迹。

28年前,唐利平大学毕业,想拜胡佩兰老师学习。唐利平说,第一次见面就让她惊讶不已,那天上午老师一共看了46位病人,都是直呼名字。更让她感叹的是,拨打病人电话时,老师都不需要电话本。

为了每天能8点半赶到诊室,老师常常5点起床,简单吃点儿饭,就窝在沙发上,紧盯着电话。她和司机的约定,只要电话响三声,她就下去。遇到天气不好,劝她别去了,老师一听就生气:“这样的天气,病人还来找,说明他们很着急,我咋能不去呢!”

18年前,老师上门给一位病人看病,下楼梯时不小心滑倒了,摔断了3根肋骨,80多岁高龄的老师常常痛苦呻吟着,身子蜷缩成一团。可是一有病人打听着来找她看病,她马上就平静下来。

近10年来,老师患有多种疾病,腰痛、骨质疏松,腰间还缠着30厘米宽的钢板,但仍坚持出诊。2009年11月,下了一场雪,积雪足有几十厘米厚,可老师仍要去坐诊,无奈她们只得用轮椅推着老师艰难行走。下班回家若有人来看病,她还马上折回。有一天,她在路上往返了3趟。

在离开的前两天,老师茶饭不思,身体极度虚弱,但一说起病人的病情,老师马上就来了精神。弥留之际,老师双手摸摸索索地拉过床边的白大褂,捋了捋两边的衣袖,将两支胳膊伸出来,示意学生们给她穿上……

唐利平泪眼婆娑地说:“第一次见面,老师就嘱咐我,要是只想着挣钱,就不用跟着她了;要真想着学医、治病救人,就留下来!如今,我多想每天再听到一句‘病人看完了,咱回家吧’!”

患者陈红:“老人待我比亲娘还亲”

对于患者陈红来说,要是没有胡佩兰老人,可能她20年前就不在了,更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1994年的秋天,结婚多年不孕的陈红,好不容易怀上了,却不幸意外流产了。流产后不断出血,那时农村的医疗条件差,这种流产出血是能死人的。邻家大嫂对她说:“妹子,赶快去城里找胡佩兰医生啊,她肯定能救你!”

因为不熟悉路,到地方时,一打听,老人已下班了。找到老人的家,保姆说老人忙了一天正在休息。她的心一凉。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走过来说:“闺女,是找我看病的吧?快进来!”

这位老人就是胡佩兰。看到她裤子上、手上全是血,老人拉着她就往外走:“闺女,咱们赶紧去医院,打车去!”路上,老人一直紧紧握着她的手,宽慰她:“这个病只要治疗得及时,要不了命。”

老人没让挂号、缴费,直接进了手术室。晚上9时,老人又提着饭盒来到病房给她送饭。看完病后,还请她去家里做客,临走时,给了她一大包补品。

3年后,陈红生下了个大胖儿子,生活也一天天好起来了,家里准备把老房子翻新。去看望老人时,她不经意就说了出来。没过几天,老人让她过去,把一万块钱塞到她怀里说:“闺女,盖房子可是个大事儿,这点儿钱你就拿着。”

“除了娘对闺女,还有谁能这么贴心?”这么多年来,去看望老人,陈红从来没有带过像样的礼物,只有从田间地头挖的野菜,老人见了高兴,说:“这个好啊,绿色、纯天然。”

今年清明节,她带着孩子来到老人墓前,把精挑细选的野菜供上,扑通一声跪下:“娘,闺女看您来了!这么多年来,我没能叫您一声娘,您待我比亲娘还亲!”

社区医生陈启明:

“像老人一样干一辈子”

“在我眼里,她是老师,是前辈,更是一位妙手回春的大医。”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陈启明说,28年前,听说胡佩兰老人退休了,于是登门恳请老人到社区坐诊。

“你请我去,目的是啥?”老人问道,“要是叫我去看病,我就去;要是叫我去挣钱,那我就不去了!”

陈启明说,老人来后,医院妇产科各种疑难杂症都能治了,包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子宫全切手术,使他们这个“小庙”焕发了蓬勃生机。

让他记忆更深刻的是,1990年的一天,听说老人收了一位宫外孕病人,因为宫外孕是很危险的疾病,一旦大出血,随时有生命危险。

刚到病房几分钟,病人红润的脸庞就开始变白了。“是不是大出血了?”他的心立即提到了嗓子眼儿,“主任,转诊吧!”老人却严肃地说:“转诊会死人,到不了医院就死了。准备手术!一切责任,我承担!”

他被老人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镇住了,立即通知麻醉师。当把病人的腹膜切开时,鲜血哗地涌出来,他急得满头大汗。

就在这时,老人从容地把手伸进病人腹腔里,果断地说:“捏住了,抽血吧!”原来,在血呼啦的腹腔里,老人一下子就捏住了输卵管上的出血点。

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一传十,十传百,病人越来越多。老人每周坐诊改成了6天,平均一天看30来个病人,最多一天看了70多个。

如今,老人走了,却在病人心里留下了永远的温暖。

大医有魂,生生不息。陈启明说:“老人在这里一干28年,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我今年64岁了,也准备像老人一样,干上一辈子!”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88354 2014-07-23 00:00:00 三 “我们需要这样的精神食粮”KeywordPh胡佩兰先进事迹在青川两省反响强烈
报告团成员深情追忆“百岁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