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6版:文化专栏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从“五禽戏”到“降龙十八掌”
★暗香专栏 尘埃烟火
过七夕
军阀的吃喝
★王国华专栏 野史新说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过七夕

过七夕

说起七月七乞巧节,我们可能会联想到与之相关联的“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但具体到如何过这个节,恐怕很多人都不明白。倘若不是目睹过七个女孩的一场七夕“盛宴”,其中的文化内涵也许就永远无法打捞了。

大概是1970年代末的一个乞巧节,本村七个家庭比较殷实(因为要分摊粮、油,贫穷的家庭肯定做不到)的女孩,一大早便在家长的包办下开始筹备过节:七个女孩的母亲, 每人兑一升(1.5公斤)小麦,在某一家会合,把麦子倒在笆斗篮里,再到石磨房,七个人轮流推磨,折腾一大晌,把麦子磨成面。

这中间,女孩们并不影响上学,忙碌的主要是她们的母亲。下午放学后,主角——七个十多岁的女孩才开始投入到过节的工作中。她们悄悄地相约,在离学校门口不远的地方相聚,然后一起踩着云一样曼妙、轻快的步伐,直奔生产队的菜地(顾不得把书包放回家),她们要去“偷”菜。“偷”菜是豫北女孩七月七的习俗,看菜园的老农只会表演性地吆喝几声,让女孩们真实地体会是在“偷”,而不是在名正言顺地“收”。

七个女孩在菜园里酣畅地偷到了韭菜、葱、黄瓜、菜瓜、豆角、茄子、西红柿、笋瓜等时令菜,然后在其中一家集合。这时候,她们的母亲早就等在这里了。菜“偷”来了,接下来仍然是母亲越俎代庖:把大家兑的十四个鸡蛋,用油(每家还要兑一勺油)炒了,再配上韭菜做成饺子馅。面早就和好了,接下来大家齐上阵包饺子。

这天的饺子,针对女孩有个很有意思的仪式:专门为她们煮七个里边包着做衣服的针的饺子,每个人端起这个饺子,要先轻轻咬饺子的一端,咬开之后,让大家看咬的是针尖还是针鼻——倘若是针尖,就说明这女孩心灵手巧,针鼻则反之,就是愚笨手拙了。当然,这也就是一个喜剧,大家并不当真,开几句玩笑,就开始畅吃饺子等美餐了。

在那个时代的乡村,有鸡蛋韭菜馅的饺子,加上凉拌、煎炒的各样时令蔬菜,堪称一顿丰富的“盛宴”,令男孩们羡慕不已。

如今,豫北的乡村,几乎见不到女孩们七月七“偷”菜聚餐的情景了。这个节日,也从单纯的女孩节日,演变成了国人的情人节,似乎被赋予了更广泛的意义。

★八月天专栏 乡村记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90541 2014-07-31 00:00:00 四 过七夕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