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常怀感恩之心 □石楠 常怀感激之情可以愉悦身心,促进健康。这已得到心理学家的科学论证。 不久前,美国杜克大学生物心理学家杜雷思沃密教授继而证实说,感恩心理,不论是对父母、配偶、子女、朋友的感恩,还是对上苍、大自然、社会甚至陌生人的感恩,也不论是用说的、写的,或者默默的、自言自语等方式,都可明显有助身心两方面健康,尤其能减轻抑郁症状。因感恩心理而产生的感激、满足、愉悦等积极心情,都可以促进脑部加速释放出包括多马胺和5-羟色胺在内的让人“愉悦”的化学物质,让人感到快乐。大脑同时还会加大量分泌一种激素——催产素。催产素有放松神经系统作用,能缓解焦虑、紧张、沮丧等心理压力,进一步使感恩者长时间地保持心境平和。而这种积极心态,不仅有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还能促进病体快速康复。 我们随时随地都有感恩的机遇,从呱呱坠地,直至走完人生的旅程,都离不开社会、大自然和与自己有社会关系的人。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的生命;没有父母的抚养,我们就不可能长大成人;没有先贤的文化遗产和师长的教育培植,我们就不可能获得知识,成为一个有用之人;没有朋友的友情,我们会很孤独;没有亲人的爱,就不能享受到快乐的天伦。我们在成长,在获得知识和财富的过程中,处处时时受惠于人。就说最简单生存的饱暖,少不了农民为我们生产的粮食和棉花;工人为我们织布制衣提供生活必需品;我们病了,需要医药,没有医生护士和创造生产医疗器械和药品的人,我们就很难恢复健康。任何一个人,都离不开社会他人的智慧创造和劳动,更离不开全社会人的扶助和帮助,我们和全人类相依相存。就是说,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若离开了他人,就无法生存。更不会有健康和快乐的生活。我们对所有的人,应该常怀感恩之心。 我常常接到陌生人的电话和短信,说他们是我的一个普通读者,只因为喜欢我的文字,读了我某本书或某篇文章,想对我说声谢谢。我被这声谢谢深深感动。读者是作者的上帝、衣食父母,他们买我的书读我的文章,是我的恩主,说感谢的人应该是我,对之我心怀感激,也更加认识到一个笔耕者的责任。 难忘我70岁的生日。故乡100多位文友、网友和乡亲,自发地凑份子钱为我庆贺70岁生日,开了十几桌,来了100多人,做了个巨大的7层蛋糕,我被簇拥在鲜花丛中。幼儿园的小宝宝们,特地排演了以我少年生活为素材编导的歌舞节目,当时我就哭了,我何德何能,享受到如此厚爱,我感动得涕泪肆淋,深感受之有愧。我永远感恩故乡的大情大恩。 我有两儿一女三孙,这是上天对我的恩赐,感谢上天和生活赐予我的幸福。我为有了他们而快乐无比,他们记着我的生日,一早就能收到他们祝福的短信,他们在祝愿我健康长寿的同时,还常说感谢上天让他们成为我的孩子,他们为是我的子孙而深感幸运。特别是我的孙子们,他们的短信更是动人。我记着他们每个人的生日,一早就给他们发去生日的祝福。孙子的回复总要让我快乐好些日子。相互感恩带给我们无比的快乐。 可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的人对给予我们恩惠的人心怀感激之情,而是觉得社会和他人亏欠了他。有个熟人常在我面前嘀咕,埋怨国家给他养老金少了,拿他与一个一级教授比较,说不及他拿的零头。这个人向来不肯好好工作,两天打鱼三天晒网,不是请病假就请事假,青春就在混世中溜走了,没工作几年,又赶上了单位改制,像他这种不想干活只想拿钱的人能不走人吗?下岗了,也不愿再找个工作,在家里休闲到退休年龄。他最后一次在我面前说这话的时候,我不客气地对他说,你不要老说国家给你的钱少了,你得想想你给国家做了多少事。你现在还能拿到1000多块钱,你得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感恩纳税人。他有段时间不来了,过了一个多月,他又来看我了,我说你生我的气了吧?他说没有,说我的话震撼了他,真是振聋发聩,过去没人这样说过他,他找到了一份工作,他要我将批评他的话写成文章,让更多的人知道感恩的必需和意义。 有一些啃老的人,对于父母给他们的爱和付出无动于衷,认为那是天经地义的,不但不知感激,还不领情。有人天天赖在父母家里吃饭,不到开饭时间绝不回家,还理直气壮地说父母的养老金不给他们花给谁花,他们回家吃饭是为了父母能天天看到他们。 感恩是我们人类共有的一种美好情感,与宗教信仰无关,但与良知、良心、善良和思想境界有关。我还认为它是滋润心灵的甘露,一个知恩感恩的人,会是一个心地光明的好人。常怀感恩之心,不仅会使我们的身心有更多的愉悦,还有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让我们的生活更美更和谐。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