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X03版:新密播报 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保障城市供水
电费最高月支出1.5万元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密播报记者兵分三路,探访当地用水情况
城乡居民饮用水得到保障,灌溉用水仍是问题
保障城市供水
电费最高月支出1.5万元
水务部门:
全员出动忙抗旱气象局:24小时待命
李湾水库缺水现状,水库出现满水位已是11年前。
自来水公司在王庄排水阵地新修的工程

新密播报记者兵分三路,探访当地用水情况

城乡居民饮用水得到保障,灌溉用水仍是问题

保障城市供水

电费最高月支出1.5万元

7月28日,新密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扩大)会上,新密市市委书记蒿铁群强调,近期持续高温少雨,相关部门要提前做好抗旱的物资、人员准备,特别是关注山区居民饮水问题,确保基本用水需求。

近日,新密播报记者兵分三路,探访了解各地用水情况,以及相关部门为抗旱所做的工作进展。

郑州晚报记者 顾翔 新密播报 田俊娟 王颖 孙浩 姜立强 屈绍甫 文/图

■记者探访

为保障城市供水

电费最高一月支出1.5万元

进入“水荒”期以来,李湾水库以及王庄排水阵地无疑成为了居民最为关注的地方。因为,它们承载着整个城市的用水。

自去年春节前后供水以来,由于李湾水库水位下降较快,进水口用钩机、人工多次清淤,直至3月份进水口断流,4月份新密市黄河供水有限公司被迫全体员工放假,在这段时间,加压泵抽水、人员出资、机械淤泥清理、净化水质药品投加等费用已经超出新密市自来水公司结算价格。

进入5月份,市区供水告急,出现大面积停水现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李湾水库坐镇指挥,号召电力、管理处、供水公司不惜一切代价,通过导流注水加压往市区供水,24小时不停,大大缓解了城市供水的紧张局面。5月份仅电费一项供水公司就支出1.5万元,进入6月份,李湾水库水位到了最低点,牛店镇武村加压站正式启动,由于整体水位下降,再加上附近村民用水,每天抽水10小时左右,平均日供水量800多吨,按月结算金额仅1.4万元,而电费,人员工资及药品投加等费用,就达到了4.5万多元,新密市黄河供水有限公司运行成本过高,已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因此需停止供水。

城区用水基本无“水荒”

记者走访了新密的沿街门市,商户普遍反映如今用水没有受到限制。5月份“水荒”时政府曾下令暂时关闭洗浴洗车行业的水阀,随后居民用水正常供应后,立刻恢复了洗浴洗车行业的供水。

北环路一家洗车行的老板告诉记者,当时停止供水后店里只关门了一天,随后都是买水,基本没有影响正常营业,现在行里的供水都属正常。

经过走访发现,目前新密市区居民供水情况基本正常,北环路以南居民家中生活用水都能正常供应,但是北环路以北有部分居民反映会有短暂停水,不影响正常生活。家住北环路西段的付先生告诉记者,自从初夏那次长时间停水之后,家里供水还算正常,最起码在饭点时都有水做饭,基本不影响生活。

武村:距离水库近,灌溉能保证

王庄排水阵地所在的武村村民周长松说:“没有往市区供水时,多余的水也是流到河里,虽然现在向新密市里供了一个月水,对排水基地基本没什么影响,村里的地都能灌溉到,收成还可以。”由排水阵地流出水汇聚成的小河,河水清澈,依稀可见小鱼游来游去。在附近工作的人员也不时到河边垂钓消遣。

方沟村:

机井水供应了村里80%的居民用水需求

正值玉米拔节期,田地出现旱情,山区用水也备受关注。袁庄乡方沟村地处山区,属省级贫困村,有村民千余人。石头山环绕的村落水源相当难找,各户都是从十几里外的袁庄村买水。2013年11月,该村探测到水源,建设了机井。2014年4月,机井水供应了村里80%的居民用水需求。但田地的灌溉工程却因资金短缺,管道设施供应不足而一直停滞,今年的玉米收成恐将不保。

双石庙村:

生活用水只能节约再节约

家住双石庙村的孙大爷与老伴在村外路口开了家小卖部。村外的公路多是拉石粉的大卡车。呼啸而过的卡车总能激起一地的石粉与灰尘,过路人不禁要捂住口鼻。小卖部门口有两个脸盆,盆里还盛有一些脏水,孙大爷的老伴告诉记者,这水还不算脏,还能洗个手或者脚,然后再倒入路边的庄稼地里。“俺的衣服都是穿的可脏了再洗,没水啊,拉的水一吨加上路费都要十几块。”

记者回城时正巧下起了雷阵雨,雨势减小后,一位村民拿着水桶舀起路边的泥水去浇自家门口的菜地。她告诉记者,袁庄村有井,吃水没啥问题,只是这地里太旱,趁着下雨赶紧浇浇菜。

■部门行动

自来水公司:

呼吁居民节约用水

5月份,新密市区2/3的地区供水不足,有些区域甚至停止供水达10天之久。但随着王庄排水阵地的及时利用、3眼机井停止开挖直接供水,新密市区居民夏季用水得到了保障。进入高温7月,新密市平均每日用水量达三万六千立方米。

自来水公司办公室朱主任介绍,除了个别地势较高地区供水可能出现数小时供水缺口以外,城区其他地方用水均能及时供应,保证不会影响居民正常生活,也希望广大市民能节约用水,切勿浪费。

水务部门:

全员出动忙抗旱

水务部门积极行动,充分利用现有水源,抗旱浇地,解决城乡人畜饮水困难。

市水利抗旱服务队主动出击,及时无偿提供抗旱设备,并向人畜饮水困难地区送水。截至目前,全市共出动抗旱人数2300人,投入机井126眼,提灌站20处,机动抗旱设备60台套,出动送水车辆120车次,群众投资2万元,抗旱浇灌面积1500亩,解决1000人的人畜饮水困难问题。

千方百计扩大浇灌面积。利用整修后的东方红灌区已解决500人的人畜饮水困难问题,抗旱浇灌面积10560亩。同时,不断加快灌溉工程建设进度,利用宋沟水库作为水源,已完成了米村镇宋村的抗旱灌溉工程,可恢复灌溉面积350亩。曲梁镇朱寨村项目区新建的3座提灌站,5眼机井已投入使用,恢复灌溉面积2000亩。

气象局:24小时待命

近日,按照省、郑州市、新密市政府(干旱)Ⅲ级应急响应要求和省、市气象局通知精神,新密市气象局立即召开全体会议,具体安排部署抗旱救灾工作,要求局直各科室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坚持领导带班、业务值班、安全防护,综合保障24小时值守。

记者了解到,应急响应启动以来,新密市气象台通过综合气象业务系统调取自动站、雷达、卫星、雷电定位、地面高空形势场、简明雨量查询等资料,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增强短时临近天气系统跟踪、预报、预警能力,实时服务于人工增雨作业;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在市人影办统一指挥下,出动高炮、火箭作业装备,已于7月28日到达作业现场,16名炮手、火箭手、综合应急保障人员连续昼夜做好战位值守,抓住有利天气形势, 7月29日实施了人工增雨作业,一场局地短时强对流降水解除了新密市北半部地区的旱情,人影工作人员将继续待命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农气技术人员每三天一次在四处具有代表性的非灌溉农作物地段开展土壤墒情加密观测,实时掌握本地土壤墒情和旱情,为抗旱减灾工作提供服务。

根据天气预报显示,未来几天新密市晴热少雨,不利于旱情缓解,新密气象局将继续全力服务抗旱减灾工作。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90989 2014-08-01 00:00:00 五 保障城市供水<BR/>电费最高月支出1.5万元KeywordPh水务部门:
全员出动忙抗旱气象局:24小时待命
新密播报记者兵分三路,探访当地用水情况
城乡居民饮用水得到保障,灌溉用水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