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7版:经济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土物流企业抱团谋发展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整合资源 成立城市共同配送联盟
本土物流企业抱团谋发展

面对飞速发展的经济和不断改变的商业格局,无论哪个行业都不会是一个人的江湖,物流行业也是如此。从最初的“各自为战”,颇有点仗剑独闯江湖的侠气,到如今坐下来共同探讨本土物流企业的出路,河南本土物流企业家们的头脑从未如此的清醒和冷静。

不仅看到了目前正处于寒冬的现状,本土物流企业家们也看到在全国和大部分省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河南经济依然逆势增长带来的机遇。开始做足功课,内外兼修,抱团发展。一年多来,相继有六七家联盟自发成立,本土物流企业开始坐到一起。有业内人士建议,除了企业要自己做足功课外,政府也要对本土中小物流企业给予扶持。

郑州晚报记者 徐智慧

实习生 邓雯/文

郑州晚报记者 马健/图

土生土长 ▶ 服务更适合本土文化

“小散乱”、信息化程度低、管理水平不高,从业人员不够专业……是很多人对本土中小物流企业的印象。“河南本土物流的劣势很明显,但是发展的优势也很多。”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产业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李金铠分析说。

对本土企业的优势,有业内人士分析,郑州作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全省物流中转中心为本地物流企业提供了地理位置优势,作为本地物流企业可以利用这种先天的地理交通优势,发展物流中转分拨配送业务;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国家战略极大地提升了本地产业的发展速度,也为本地物流业发展带来了更广泛的市场需求。另外本土物流企业更了解企业和消费者的习惯,也就能提供更适合本地文化的物流服务。

目前河南有物流企业1000多家,大型物流公司13家,更多的都是中小物流企业。如果按所占业务的比例来说,大型物流公司加上快递等所占比例还不到10%,而专线物流则占到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前景广阔,市场蛋糕非常大、非常诱人,可如何把它收入囊中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资源整合 ▶ 一年多成立六七家联盟

最近一年多来,更多的中小企业都意识到了抱团发展的重要性,开始自发组织联盟。根据不完全统计,河南最近一年多来有六七家联盟成立。河南百友汇联盟就是其中之一。河南百友汇联盟今年5月成立,22家公司抱团成立一家大的公司,共享客户,相互交融,资源共享。河南百友汇成员之一郑州长顺物流负责人介绍,现在22家企业客户可以达到1万多家,客户群增加了,货源也就增多了,抵抗风险的能力也增强了。

百友汇联盟成立后,原来面对几家物流企业的客户现在只需要找到百友汇就可以解决问题了。“业务增加的幅度,每一家比原来增加了5%~10%的客户群。长期下来增加的业务量可以成倍增加。”该负责人说。此外,联盟成立后,由于公司集中,保额增加,保费降低,每家公司一年仅保险费用就减少2万元左右,此外实现了资源共享,节省了员工培训、管理等费用。

依托产业带 ▶ 抱团发展

河南物流商会(筹备)秘书长袁伯合分析,目前郑州的物流带主要集中在东、南两个方向。其中,郑州东侧集中的有新加坡物流园、万邦农产品、国际物流园区、保税物流园区等;南有百荣物流产业带、华南城、华商会、中小型物流带等;北有农资化肥产品物流带、元通纺织物流带等。“很多物流企业都是紧邻批发市场,对这些产业带的分析,有助于确定物流公司提升的方向,进而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袁伯合说。

面对“乱世纷争”的河南物流现状,越来越多的物流人认识到:抱团才能更好地发展。河南物流商会(筹备)应运而生,将于本月挂牌成立,口号就是“整形本土物流,发扬豫商精神”,初步加入的企业有300家物流公司。目的就是将各物流企业进行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抱团取暖,实现行业自律,提升物流行业知名度。

城市共同配送联盟 ▶

为本地企业

带来更大市场份额

今年5月份郑州在全国率先启动城市共同配送联盟,得到了商务部的认可。联盟成立以后,有11家联盟理事单位,加强了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合作。

郑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城市共同配送联盟是把所有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实现对资源的共享,主要扶持对象还是自己本土的大型物流企业,目前正在做平台的规划建设。“大约在本月就可以试运营,现在主要是寻找好的运营模式,运营好的话平台才能生存下去。整体运营的好坏,模式还需要不断地征求企业资源包括意见,需要不断地调整。”该负责人说。

对此,郑州现代正和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瑞霞也认为,联盟的物流基础和装备资源能够满足更大的市场需求,为本地物流企业带来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客户资源;联盟的信息服务平台技术支持能够提升更高的服务水平,这为本地物流企业发展信息化节约了投入成本,同时也为行业间的信息共享提供便利条件;此外,联盟的政策和资金扶持能够带来更好的市场优势,本地物流企业在与外来大企业的市场竞争中将有更多话语权。

专家建议 ▶

引导扶持本土企业

很多物流企业经历了多次搬迁,由于客户黏性不大,很多企业元气大伤。对此,有业内人士建议政府层面,应该为本土中小物流企业规划物流产业园,不仅要重视知名品牌物流企业,而且要看到中小型物流公司对郑州乃至河南经济发展的影响。物流行业的繁荣绝对不仅仅是大物流的繁荣,而是整个物流行业的繁荣发展。

李金铠分析说,政府目前多重视宏观产业,对微观产业方面的重视不够,建议政府层面出台相关政策进行鼓励。在产业整合上,税费优惠上应该有扶持性的政策。对河南本土物流自身来说,中介协会组织多聚会交流,抱团取暖,自身谋求发展。通过产业的重组、组合,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物流企业本身是一个现代服务业,面向客户的终端物流工作人员的素质与服务意识都需要提高。目前河南很多院校开设物流本科专业,但90%以上的毕业生都去大型物流公司、国有企业和跨国公司。河南本省中小型物流的人才较少。企业重组了就有一个平台优势,能吸引专业人才,对本土企业来说,队伍建设很重要,企业要从现在开始重视起来。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92332 2014-08-07 00:00:00 四 本土物流企业抱团谋发展KeywordPh整合资源 成立城市共同配送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