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7版:招生直通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昨天孩子们终于报上名了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报记者陪同须水镇进城务工家长奔走一天
昨天孩子们终于报上名了
提醒:进城务工家长要了解清楚相关政策,六证准备齐全
在郑上路二小门前,须水镇的进城务工家长们把各自的居住证摆在一起,给记者观看。
在须水镇中心小学,进城务工的家长咨询情况

凌晨4点,程保明来到中原区郑上路第二小学校门前时,发现已经有二三十个家长在排队了。他只能耐心等待。早晨7点,这个队伍已经排了100多人,后面还不断有家长拥来。这支队伍都是进城务工人员,须水镇的就有30多人。他们起早贪黑,只为这一天能给孩子报名入学,因为当日已经是幼升小的最后一天。

但结果还是令人失望,程保明终于排到负责招生的老师面前,对方一听说他居住地是须水镇,便没有再看他准备好的各种证件。“我们这里只招收城区范围内的进城务工子弟,须水属于乡镇,不归我们。你们还是去镇上学校联系吧。”

须水镇的进城务工家长们聚在一起,一筹莫展。经历了几番折腾的他们拨通本报热线求助,昨日上午9点,记者赶到了郑上路第二小学。

郑州晚报记者 张翼飞 文/图

须水镇3所小学容纳新生数量有限

随着城中村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尚未进行拆迁的须水镇,成为中原区大批进城务工人员租住的理想地点。今年的幼升小,这里有不少孩子也到了入学年龄,家长们早早就开始为他们上学奔波。

尚彬2004年来到郑州打拼,干过许多工作,终于稳定下来,他把老婆孩子从开封老家接了过来。今年,他的女儿该入学了,他提前打听政策,把报名需要的“六证”全部准备好,但孩子到底在哪儿上学,他心里没底。

8月18日,他到离自己租住地最近的须水镇第六小学(铁炉村小学)询问情况,得到的答复是:该校只招收本村和附近拆迁村庄的学生,要有本村的户口。

和他情况差不多,开出租车的程保明给儿子找学校,他去的是须水镇中心小学,负责招生的老师门都没让进,称“不招外地学生,学校容纳新生数量有限,今年不仅要接收本村学生,还要接收附近两个拆迁村庄分流来的学生,压力太大”。对方建议他去中原区专门招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8个报名点试试。

须水镇共有3所小学,分别是须水镇中心小学、须水镇第六小学和须水镇第八小学(小李庄小学)。这些学校过去就是本村居民的子弟小学,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大量拥入,他们也或多或少地接收了一些学生。但今年情况比较特殊,附近桐树王、大李两个颇具规模的城中村拆迁改造,这些村庄的适龄儿童,也要就近分流到这3所学校,而他们的一年级只能开两三个班,一个班50人左右。

指定的市区接收学校也说不符合要求

被拒之后,尚彬、程保明等家长来到了离他们最近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收学校——郑上路第二小学。

校门上贴着中原区教文体局的相关规定:市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凭相关手续选择相对就近的一个报名点进行登记,中原区教体局将对报名登记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进行统一调配,安排到相关学校就读。

郑上路二小招生老师解释,须水属于乡镇,乡镇的进城务工子女,还是要到乡镇解决入学问题。

须水镇的进城务工家长们不放弃希望,还想再争取。他们多方打听,得到这样的消息,即使郑上路二小招收城中村的孩子,也只限在学校附近的柿园、宋庄等范围之内。

镇上学校称进城务工子女第二天再办理报名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郑上路二小,须水镇的10多个外来务工家长在等候,有一部分家长在两头落空之后,急不可耐,就到中原区教体局去询问了。

上午10点,从教体局咨询回来的家长王先生说:“教体局工作人员说,按照就近的原则,须水镇的3所小学理应接收。这个问题他们之前已经协调过了,校方都接到了通知,他们再落实。让我们下午再去一趟,应该能报上名。”

得到这个反馈,大部分家长非常急切,不愿意再等到下午,决定立即到须水镇的3所学校去看情况,越早报上名,悬着的心就越早落地。

10点30分,大家来到了须水镇中心小学,校门口有两位女教师负责新生报名工作。家长们上前询问,她们的回答是,今天还是接收本村和临近拆迁村庄的子女,进城务工子女只能明天再办理。根据估算,本村的子女加上附近村庄分流的,他们计划的一年级3个班的学位非常紧张。

11点左右,家长们又来到了须水镇第六小学,学校大门已经关闭。记者找到该校的李副校长,他说,今天学校确实要以招收本村子女为主,如果招完之后还有空余的学位,明天可以受理进城务工子女。但孩子年龄一定要够,六证一定要齐全。

虽然说是第二天受理,但毕竟只是口头承诺,家长们依然满怀疑虑。

记者陪同家长奔走,进城务工子女终于报上名了

下午2点40分,中原区教体局教育科,家长们见到了科长赵全福。赵全福说,须水镇的情况他们都了解,中心小学确实已经饱和。另两所学校还有接收条件,中午他们已经又和学校领导进行了协调,家长们再去一趟,今天应该可以报名,起码可以先进行登记。

记者把这批家长自己打印的名单递交给中原区教体局相关领导,他们表示,会安排专人逐一落实,符合政策要求的,尽快解决。“今天下午6点之前,学生应该都能报名或登记,如果到时还没有满意结果,我晚上7点钟在这里等你们。我们一定保证每一个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子女的孩子都有学上!”

家长们急忙分别赶往须水镇第六小学和须水镇第八小学。截至昨天下午6点,记者不断接到家长们打来的电话,告知孩子已经在学校报上了名,有的还领到了录取通知书。

通过陪同家长一番奔走,记者感受到,因为每年的幼升小情况都有不同,进城务工子女更是情况复杂,除了家长们要提前做好对相关政策的了解,教育部门也要做好沟通解释,根据实际情况传达精神也更加及时准确,让家长们明白状况,不着急,不上火,不白跑。

■链接

外来务工子女

要“六证”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则需要“六证”,即郑州市居住证、父母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须是规范的劳动合同文本)或工商行政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户籍所在地的户口簿、父母身份证,以及户口所在地乡(镇)级人民政府或县(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准予在郑就读的证明和计划免疫保偿证或预防接种卡,到实际居住地所在区教育局(教体局)指定的报名点报名。经审查同意,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安排到相关学校就读。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95201 2014-08-20 00:00:00 三 昨天孩子们终于报上名了KeywordPh提醒:进城务工家长要了解清楚相关政策,六证准备齐全本报记者陪同须水镇进城务工家长奔走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