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9版:独家责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临沣寨:神秘古寨的前世今生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临沣寨:神秘古寨的前世今生
临沣寨
红石砌成的古寨墙
朱家大院雕梁画栋掩映在绿树中

■美丽乡愁——河南传统村落大型系列报道之四

核心提示

平顶山郏县堂街镇的临沣寨,有“汝河南岸第一府”、“古村寨博物馆”、“中原第一红石古寨”的美誉。登上临沣寨寨墙,可以居高临下地环顾四周。寨墙外,直通长江的护寨河沿着弧形的寨墙向两旁延伸,讲述着这座古寨曾经的繁华;寨墙内,朱家大院青砖灰瓦古木森森,精心设计的曲折小巷暗藏玄机。

曾经,它是一座易守难攻、坚若磐石的神秘古寨,保一方平安;现如今,它又该如何再次焕发新的活力?

郑州晚报记者

路文兵 文/图 平顶山报道

歪门邪道,暗藏玄机

8月20日早上,秋风送爽。汽车驶过曲曲折折的乡间小路,停在临沣寨口。穿过树林,一座“红色长城”赫然抢入眼帘。

这座红色长城,便是临沣寨的寨墙。记者看到,寨墙由红石砌成,看起来古朴而厚重。厚厚的两扇榆木大门开启在两边,外面包裹的锈迹斑斑的铁皮诉说着历史的沧桑,铁皮上“同治元年”、“在壬戌”的字样清晰可辨。

“临沣寨的寨墙,现在有1100米长。这石头是材质优良的天然红石,全部取自50公里外的紫云山。”尹亮亮,临沣寨保护开发办公室主任,在临沣寨工作了十多个年头。

据尹亮亮介绍,临沣寨始建于明末,最初的寨墙为土墙。清同治元年,用红石重修了寨墙。临沣寨共有3个寨门,分别称为“溥滨门”、“临沣门”、“来曛门”,按八卦的三个方向设置,其中西北门因临沣溪而取名“临沣”。这也正是今天临沣寨寨名的由来。

寨门外两边各有两道石槽,是防洪闸门。汛期发洪水时,用木闸板插入,里边用沙袋填实,防止洪水进入寨内;在寨门下抬头望去,可以看到寨门上也设有水槽。“这个设计非常巧妙,可以防止敌方火攻。你看,从里边灌水,可以直接浇在城门上,扑灭大火。”尹亮亮介绍。

穿过厚厚的寨门,仿佛穿过了一条时空隧道,回荡着古寨前世的回响。进门左手边,沿着台阶拾级而上便可登上寨墙。寨墙高约6米,宽约3米,并有墙垛800多个、哨所5座。

登上寨墙,可以居高临下地环顾四周。寨墙外,弯弯的护寨河沿着弧形的寨墙向两旁延伸,仿佛讲述着这座古寨的前世今生;寨墙内,树木掩映中青砖灰瓦,古意盎然。

记者注意到,临沣寨村子的布局特别而神秘:宅子的东门不朝正东,偏向东南。站在寨门外,看不到寨门里的任何一条街道。寨墙里面的道路弯道居多,居民沿街而居。

“村民自己也开玩笑说,这里‘邪门歪道’。寨内只有东南西北四条大街是直道,其他全部是丁字形的死胡同。万一敌人打破城门,就像进入了一个封闭的瓮城,立刻会陷入巷战。而临沣寨则以静制动,处处藏兵,步步杀人。所以,这一切的设计,都是为了安全,避免敌人长驱直入。”尹亮亮说。

朱氏三兄弟卖盐致富修村寨

78岁的村民朱小根,是临沣寨的“活字典”。关于寨子的故事和传说,“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老人告诉记者,很久以前,这里叫“张家埂”。明朝万历年间,山西洪洞县一支朱姓人家移民至此,靠给张姓人家种田为生。经过长期发展,朱氏靠着聪明勤奋逐渐发迹,张姓人家反主为佃,村名“张家埂”也由此改为“朱家洼”。

“清道光和咸丰年间,朱氏家族达到鼎盛时期。朱紫贵、朱紫云、朱紫峰三兄弟是当时的风云人物。老三朱紫峰是二品盐运司知事,朱紫贵、朱紫云是大盐商,三兄弟合力垄断了河南的食盐专卖权。临沣寨外面的护城河连着长江,全河南省消费的盐都要到临沣寨集中,价钱提高十几倍以后再转卖出去。”朱小根老人介绍。

朱氏三兄弟积累的财富,富可敌国。据村里老人说,朱家常年豢养的账房先生就有20多个,深夜还能传出算盘声。“当时三兄弟分家,元宝不是过秤的,而是按筐分的。出了寨门方圆走8里地,也走不出自家的地头。”朱小根说。

巨额的财富,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安。于是,朱氏兄弟耗巨资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给村子修筑了高大的寨墙,在寨内修筑了错综复杂的道路,也把朱家大院修建得规制恢弘。朱家大院现今保存得比较完整,其中朱紫峰的官宅,更是号称“汝河南岸第一府”。

填补中国“明代村寨”空白

“临沣寨能保存到现在,是偶然又是幸运的。”尹亮亮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后,各地开始拆除古寨墙,郏县也拆除了100多处,唯有临沣寨幸存了下来。临沣寨在两河交界处,地势低洼,易发生洪涝灾害。1957年郏县发生水灾,洪水围困寨墙数米高而寨内安然无恙。出于防汛需要,临沣寨侥幸逃过一劫。

2002年,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到这里考察后惊叹:“在紫禁城9999间古建筑中,只有一间半是明代民居,想不到临沣寨居然有3间!”罗哲文认为,临沣寨民居建筑从明至清,在时代上没有缺环。它们集中地出现在一个村落中,这在中国实属罕见,“填补了中国古建筑在村寨方面的空白”。

“临沣寨内现存明代建筑一栋3间,清代建筑100余栋400余间,这些明清民居均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或楼房,其中不少因年代久远亟须修缮。”尹亮亮说。

尹亮亮告诉记者,政府正在对临沣寨进行保护性修复。“目前已经修复完成了16套宅院。但是因为资金不足以及一些其他问题,临沣寨的保护开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尹亮亮表示。

专家观点:

传统村落与现代生活

并不冲突

针对临沣寨居民出于改善住房条件、自主翻新修葺老宅的情况,清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国家住建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委员会副主任罗德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保护传统村落与居民改善住房条件并不冲突,只要方式适当,传统村落与现代生活可以兼得。

“像故宫,这么重要的文化遗产,也需要做出一些改变。比如安装照明设施、消防设施以及监控设备等,这种改变我认为是允许的,它没有形成严重的破坏。对于传统村落来说,实现上下水、现代卫生用具、厨房用具等改造升级,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实践证明,古村落民居和历史建筑通过内部改造,基本都可以适应现代生活。”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96990 2014-08-27 00:00:00 三 临沣寨:神秘古寨的前世今生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