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5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新力电力创新发展“六字经”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六十年沧桑巨变 历三载凤凰涅槃
郑州新力电力创新发展“六字经”
郑州新力厂景
郑州新力电力总经理王建(左一)带队为发电企业做检修

郑州新力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新公司)的前身是郑州热电厂,于1953年由前苏联援建。几乎与共和国同岁的她曾是河南电力发展的一个标志,也是名副其实的电力“黄埔军校”,曾为电力行业培养出大批的优秀人才。然而,面对几年前燃煤价格的无序飙升,郑新公司也像全国的大多发电企业一样,遭遇多重困难。

2011年5月,郑新公司总经理王建正式上任。三年多时间,该公司不仅多措并举解决了历史遗留的多个问题,更是终结了亏损的历史,连续两年实现盈利,并为未来的健康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无疑得益于郑新公司创新发展的“六字经”。 郑州晚报记者 张华 文/图 通讯员 郭勇

“干”字经 ▶领导身先士卒 员工一呼百应

在总经理王建上任之前,郑新公司面对的境地用“悬崖边缘”形容并不为过——年年亏损:原有机组单机容量小,煤耗大成本高,加之机组老化严重,维护费用居高不下,公司亏损年年达到上亿元;人员包袱:郑新公司在职员工2400多人,再加上1600多名离退休人员,人员成了沉重包袱;信誉下降:连年亏损致使信誉度降低,贷款难,资金链曾经几近断裂;环保质疑:郑州城区的扩张让郑新公司的位置由“远郊”变为“闹市”,而近几年日趋严重的雾霾天气也让一向重视环保工作的郑新公司成为责难对象……

正是在这样一个艰难境地中,王建走马上任。在他上任后的第一天就紧急召开了总经理办公会议。会议开了整整一天,研究了如何走出困境的详细策略,制定了公司的发展规划,勾勒出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

蓝图绘画好,还是要看执行。在王建的工作日程中,向来没有节假日。曾经有几日,因为过度劳累,高烧不退,而到医务室挂了吊瓶之后,他拔下针头就急匆匆赶回办公室工作,持笔的手上还有从针眼渗出的血迹……

正是在这种领导身先士卒,班子成员率先垂范的示范效应之下,公司员工一呼百应。全公司上下一心,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这个“亏损大户”现如今已连续两年实现盈利,并在多方面取得优异业绩,受到了上级单位河南投资集团的高度评价。

“谋”字经 ▶立足长远发展 力推“上大压小”

新上任的郑新公司总经理王建曾在河南投资集团的多个部门任职,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超人的胆识造就了他做事果断、敢于担当的大将风范。当他看到现有的5台200MW机组,有3台超过或接近20年服役期,公司又同时面临环保等多重压力时,在其上任的第一周就成立筹建处,将“上大压小,异地新建”工程列为公司的头等大事。

经过三年努力, “上大压小,异地新建”项目终获郑州市委、市政府的认可和支持,郑新公司引进环保新技术,让郑新公司建成环保示范项目。

目前,郑州市发改委和市政府已同意郑新公司实施“上大压小”,老厂关停,异地建设6台350MW高效环保型供热机组,改善郑州市的环境,满足郑州市民的集中供热。该项目工程被郑州市政府列为2014年十大民生工程之一。

与此同时,项目还得到了集团公司的高度关注和支持,集团公司专门成立领导小组,“上大压小”工作得到大力推进。

8月15日,郑新公司“上大压小”项目被河南省重点项目办公室列为重点项目。

“安”字经 ▶紧扼安全命门 实现骄人业绩

安全是电力行业的命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市民的供电和供热,影响到机组的安全运行。三年来,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下,郑新公司大力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高设备可靠性,连续三年消除了困扰电力行业多年的锅炉“四管爆破”现象,开创了三年无事故的安全工作新局面。

目前,郑新公司生产系统无事故安全运行达到2000天。就在发稿前,郑新公司又传喜讯:该公司2#机组已经突破连续安全运行440天,且继续运行,这在国内同类型燃煤发电机组中处于领先地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冬季供暖以来,郑新公司5台机组安全运行,特别是热网系统运行情况明显好于往年,保证了市民的可靠采暖。

“术”字经 ▶机组改中水 一举三利好

郑新公司为节省社会资源,降低运营成本,努力协调市政府以及市城市管理局推进了中水回用改造工程。

该工程经过近一年的施工,于2013年12月11日正式通水。郑新公司5台机组已全部改用中水后,不仅为公司每年节省2000万元左右的水费,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水资源紧缺的供需矛盾。而根据相关政策,使用中水的发电机组每年可增加100个可利用小时数,这也意味着郑新公司每年可增加发电量1亿度。

“拓”字经 ▶守住主业拓市场 人员包袱成财富

就在三年前,刚到郑新公司的王建还对下属检修公司的状况忧心忡忡,现如今,郑新检修已成为本土电力检修市场的金字招牌。

王建刚上任时,郑新公司的下属检修公司有600多人的队伍,只围着面临淘汰的5台机组转,而在公司外部,又有着很大的检修市场需求。王建遂要求检修公司:在做好内部机组维护检修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实施 “走出去”战略。

三年来,检修公司对外经营收入呈快速上升趋势, 2011年2000万元;2012年5200万元;2013年,检修公司合同总额为1.0037亿元。目前,郑新公司的检修公司已经取得市场最高等级检修资质——电力承修一级、承试一级资质。通过一系列大容量机组检修任务的高质量完成,不仅赢得了对手和甲方企业的尊重,也标志着其正在向“上市”这一目标一步步迈进。

“改”字经 ▶力推多项改革 减轻发展负担

3年来,郑新公司为彻底解决长期以来形成的三产企业多、产权不清晰、管理不规范、很多往来账没清理、部分企业法人代表未变更等问题,王建召集领导班子成立了整改组织机构,通过整合、注销、撤销、出售等方式整改。通过整改,将原来股权关系复杂、性质多样的15家企业减少到4家,为郑新公司的轻装简行、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后记

3年多来,郑新公司在总经理王建的带领下,不仅完成了扭亏为盈的历史性突破,还收获了“河南省文明单位”、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郑州市2012年度百强企业”、“2013年中国企业形象管理十佳单位”、“河南投资集团2013年管理创新奖”等荣誉。

郑新公司的明天值得期待,而这三年磨砺的“六字经”或更值得正身处困境的电企借鉴。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97438 2014-08-28 00:00:00 四 郑州新力电力创新发展“六字经”KeywordPh六十年沧桑巨变 历三载凤凰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