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7版:中牟播报 记忆 上一版3  4下一版
土山与宝峰寺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土山与宝峰寺
“二奶奶”庙平躺在地的石碑
“二奶奶”庙旧址
荀继生所站之处即为土山之上东南角水井旧址

土山之名在中牟,古已有之。据《中牟地名志》记载:“土山位于县城南13公里,土山店村西,面积13000平方米,海拔102.3米。”据土山店村民荀继生讲,土山之下埋葬着32名荀姓之人,正是东汉末年曹操手下的官兵;而他本人则是曹操谋士荀彧的后人。8月22日,记者跟随荀继生登上土山之巅,探寻它的故事。

中牟播报 谢鹏飞

通讯员 康玉霞 文/图

土山之巅曾有座宝峰寺

据历代所传,1800年前的东汉末年,曹操于官渡之战前夕,曾登临中牟的土山。土山之巅,早在唐代时期已有寺院。《中牟县志》有这样一段记载:“宝峰寺在县南土山里。金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十月初十,礼部尚书牒南京开封府中牟县保甲,到本县看土山佛堂,僧宁坚告称,本处有佛殿佛堂一十九间半,乞立院名……奉书敕(皇帝诏书)可特赐名宝峰院。”

从这段珍贵的文字记载可以推断,早在800多年前的金世宗完颜雄执政时期,土山之巅的宝峰寺院,虽然有些破落,但仍有佛殿佛堂19间半,有宁坚等僧人。更可惊叹的是,土山之巅的宝峰寺院还惊动了定都北京的金国朝廷礼部尚书,且特赐名宝峰院。可见当时的宝峰院在华夏之金国也颇有名气。

宝峰寺外有土寨 易守难攻

土山之巅宝峰寺四周还建有一座长方形的土寨,四面围护。据传此寨乃明初所建,坐北面南,南有寨门,东西寨墙各有炮楼一座。寨东南隅有水井一眼。寨外四面皆深壕掩护。1965年中牟县政府派陈贺成到土山店村发展桑树时,曾对土山店村民荀贵河等人说,他在北京服兵役期间,看到一本书中记载,中牟县土山寨,寨墙坚厚,形势险峻,内有古寺。南门一闭,寨东北角只有一条曲曲折折的羊肠小路,两边长满荆棘,下寨方向的枝条皆刀削尖茬,易守难攻。所以他一到土山店,先登山看寨。陈贺成所言和800多年前的金国礼部尚书特赐名宝峰院之事相契合。

宝峰寺内有圣贤 曾为中牟八大景之一

据土山店村民代代相传,宝峰寺大殿有3尊铁佛(高六尺许)即佛祖释迦牟尼,大成至圣先师孔圣人,道祖太上老君李耳。经土山店村民之手移入土山店村北土山寺之后,建筑后大殿。另据记载,宝峰寺曾来了位角化和尚,角化和尚告诉大家,他是开封相国寺派来的,土山寺直属相国寺所辖。

到了明清时期,土山与宝峰寺进入了黄金时代,“土山凝翠”已荣居中牟县八景之一。宝峰寺院松柏掩映,佛殿佛堂巍巍壮观。土山及方圆10余里林木葱茏,沙拥大陵,成为骚人墨客登临吟咏的胜地。清康熙年间大理学家翰林院检讨冉觐祖,曾在土山留下足迹,且留有五律《土山凝翠》诗云:层崖翠欲滴,偕友一登临。苔厚行无迹,林疏听有音。岚披古寺隐,沙拥大陵深。归路饶请赏,牧儿犊背吟。

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出清代康乾盛世土山风景优美,以及当时土山周围农民惬意的田园生活。

传说故事代代相传

有关土山和宝峰寺的传说故事家喻户晓,代代相传。听着故事,踏着杂草,记者跟随荀继生的脚步来到了土山之巅,他指点着:“这里是宝峰寺大殿……这里是二殿……这里是土寨……这里是水井……这里是古墓群入口……”

“听村里老人讲,进入清末、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时期,风景如画的土山与宝峰寺连遭兵燹(xiǎn,野火),昔日的辉煌走向败落。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宝峰寺已荡然无存,寨内只有碎砖乱瓦,仅存寨墙原型。土山遍地砂礓石,古墓群野草生长。”荀继生说。

又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至今,土山之上的土寨也已消失不见,只有杂草丛生。“现在已很少有人再上土山了,偶有人来也是烧炷香,拜拜菩萨。”荀继生说,虽然土山辉煌已不在,但有关它的故事却代代相传。

“相传古时候,曾有个来自尉氏的人驾马车拉运东西停留在土山之上休息,待到喂马时便在宝峰寺外捡了一块烂瓦盆,倒上粮食便躺下休息,醒来时却发现瓦盆里的粮食竟然丝毫未动(不见少)。重新起程一路上马儿异常有力,到家后也不见劳累。”从此土山上有聚宝盆的故事就相传开来,荀继生说。

有关宝峰寺内供奉的三位神仙,村里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较为真实:“三位神仙分别是‘大奶奶、二奶奶和关二爷’,宋朝时期,有位在朝廷当官之人,家里母亲大病一场,当时无论哪位医生诊治都不见好,这位大人便来到土山之上宝峰寺内为三位神仙烧香,祈祷母亲恢复健康,没想到回去之后他母亲的病真的好了。为此这位大人产生感恩之心,便虔诚地想将三位神仙请到其老家(中牟岗王村)。最终他将大奶奶和关二爷请回来并供奉在如今的裴度庙内。”为什么不把“二奶奶”也请来呢?村里老人说,当时请“二奶奶”走到土山之下四岗(地名)处“二奶奶”不愿走了,这位大人便在那里建了一座庙供奉“二奶奶”。

中牟土山具有考古价值

说起这座庙,荀继生说,现在村里的希望小学便是“二奶奶”庙的旧址,他说,自己上高中的时候就在那里,那时候是中牟四高。后来,四高搬到了县城,那里又建成了姚家镇初中,再后来初中搬走后,这里才成了现在的希望小学(又称土山店小学)。

“我上高中的时候庙还在,我们上课就在庙里,经过几次修建只剩下了一个石碑。上面的字迹已非常模糊,村里人曾研究过,但并没有准确的说法。”荀继生讲述道。

就在记者来访的前段时间,村里人说有一批考古人员和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曾来过,说将来可能会重新探寻土山和土山之下的秘密。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97866 2014-08-29 00:00:00 五 土山与宝峰寺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