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4版:TOP学习 上一版3  4下一版
■教育在线
超赞、怒赞!小数点数学“华杯赛”获家长连赞
广告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教育在线

比成绩更重要的是习惯

家长林女士:孩子从幼年进入学校生活,做家长的在引导孩子培养良好学习习惯、配合学校提高孩子学习能力方面,想请专家给些操作性强的建议方法。

从事幼儿教育多年的张龙老师建议: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对低年级学生,习惯好坏直接影响学习能力和其一生的发展。学习习惯的养成必须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生长环境和心理特质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培育,在这方面家庭教育负有重要责任。做家长的应该学会做到以下几点:

不要用别人的“药”去治自己孩子的“病”。培养良好习惯,需要不断诊治和校正各种不良习惯。一百个孩子会有一百种不同的生活成长环境和一百种这种环境造就的不同个性差异,避免简单照搬别人成功的教育经验,不要让自己的孩子去吃别人的“药”,要找到最适合自家孩子的“药”——方法。

不要把学习习惯当成孩子的事。孩子良好的习惯不是在高压监督下强制形成的,而是在对家长和周围人的观察和仿效中逐渐形成的。孩子的特性是模仿,家长的言行习惯对孩子起着言传身教和示范作用,是一种最直观、最形象、最有效的教育。家长要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

不要剥夺孩子失败的机会。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曾提出一个著名的教育法则——自然惩罚,鼓励孩子从经验中取得教训,自己去感受错误,去承受自我的心理惩罚。从心理学上讲,教训引起的心灵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家长应乐见孩子的失败体验,主动创造让孩子从不良习惯的失败中去汲取教训的机会。

不要随便给孩子贴负面标签。孩子的感情态度是直接的,心灵非常脆弱,十分容易感受心理暗示的影响。如果经常给孩子贴上“真的不行”的标签,会使孩子也认为自己“真的不行”,从而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使“预言”成真。

不要养成陪做作业的习惯。陪孩子做作业易让孩子产生依赖感。让孩子经历一些作业小失败、小差错,甚至没完成作业的惩罚,由此带来的作用比帮助孩子完美地完成作业更重要,可以让孩子从中接受教训,自觉调整,最终形成好习惯。

郑州晚报记者 唐善普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98375 2014-09-02 00:00:00 二 ■教育在线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