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不会讽刺”的相声很讽刺
该剪的不是头发而是教育陋习
“不安全用药”,折射执业药师匮乏
辅警敲诈案中的灰色执法权
需进一步厘清
f0812skth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该剪的不是头发而是教育陋习

9月1日是开学首日,但怀柔一中多名男生却被拦在了校门外不让进,原因是“头发不达标”。被拦下的学生需要重新理发,剪成板寸才能获准入校。除了男生,该校也要求女生不得披发、染烫发,也不能涂指甲油。对此,多名学生表示“太苛刻”,校方解释是为了让学生更专注学习。(9月2日《新京报》)

都说板寸是检验帅哥的唯一标准,相信学校规定不是冲着辨明帅哥正身而去的,但是却不影响让无数“刘海帅哥”暴露原形的结局。所谓“头可断,血可流,发型不能乱”,都教授也怕没刘海,更何况一群学生娃们?孩子已经拥有自己的审美观,有自己的独立意识,强制剪板寸损伤了学生的自尊,让正处于爱美的叛逆青春期的孩子们感受到了不公平,极易引发学生对校规的反弹,从而反感校规,反感学校。

据介绍,学校规定学生剪板寸,是基于教育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的规定。但男生的短发造型种类繁多,不只板寸一种,根据发质、脸型、气质,可表达出不同的个性特征,规定板寸未免曲解了短发的定义,也抹杀了孩子的个性。不烫发、不染发,是基于学生的身体健康考虑,同时,也培养了朴素、不攀比的精神,可以理解,但是,普通的短发想来并不影响学习,这只是学生根据自身特点的选择而已,相反,或许还会让一些学生过于关注自己的“丑发型”而影响学习。

忽略孩子的个性需要,强制理板寸,是对孩子选择权利的侵犯,对个性化思想的压制。虽不比“留发不留头”残暴,但背后所表达的权力至高的意义却是一样的,此类陋习早已有之,现在一些教育意识提高的学校已经去除了此类要求,但部分学校仍秉持这一传统,固守成规、画地为牢,将教育思想的糟粕视为不可动的“原则”,笔者认为该剪的不是学生的头发,而是教育陋习的尾巴。素质教育是围绕着培养学生个性和创意展开的,如果此类束缚学生权力和个性的陋习继续横行,那么学校培养的仍是一群面目模糊、外表言行均无分别的机器人罢了。

关于各种奇葩校规,人们已经看得太多,而感触最深的应该是孩子们。学校应更尊重孩子的意见,可号召学生、家长等共同修订校规,参与到校规的树立中来,让学生学会从学校的角度着想,更理解校规,从而自行遵守校规,热爱校规。毕竟,我们要的不是一味顺从的孩子,也不是表面认同、背后咒骂的孩子,教会孩子掌握合理解决事物的方法和习惯,远比一味地强迫他们更有价值。 □王琦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98585 2014-09-03 00:00:00 三 该剪的不是头发而是教育陋习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