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村口几十名孩子排队过马路
大喇叭反复播着“遵守交通”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村口几十名孩子排队过马路
大喇叭反复播着“遵守交通”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郑汴物流通道5天来发生两起车祸
现在村民们不仅过马路看红绿灯,还劝告亲朋这样做
村支书和老师每天放学都带领小学生们过马路。学生多,年龄小,绿灯变了红灯后,尚未过完,护送很重要。
爸妈走了,留下余广淼和妹妹余佳颖。 这几天,7岁的小佳颖问爷爷“爸爸妈妈去哪儿了”?爷爷不知道怎么回答,只好说“出远门打工了”,想等孩子大了再慢慢告诉她。

村口几十名孩子排队过马路

大喇叭反复播着“遵守交通”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郑汴物流通道5天来发生两起车祸

现在村民们不仅过马路看红绿灯,还劝告亲朋这样做

9月2日上午11点半,中牟县大孟镇邱堂村小学门口,几十名不同年级的孩子排成了3个队列,在邱堂村支书李书领和老师们的带领下,依次走到郑汴物流通道邱堂村口,小心翼翼地过马路。孩子前后左右竖起了6面红旗。“这是为了醒目,引起司机警惕。”老师说。

“乡亲们,请遵守交通法规,维护交通秩序,不闯红灯,珍爱生命,安全第一……”村委会有一台扩音喇叭,村干部和热心村民不时会在路口大声进行宣讲,还在路口安装了监控。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前几天发生的两起车祸。短短5天夺走两对夫妻4条生命,还有一名3岁男童仍在抢救中。

郑州晚报记者

石闯 张玉东 文/图

缘 由

“这下成了白发人送黑发人”

一切来得毫无征兆。撇下一对幼小的儿女,35岁的余志民没留下一句话,走了,是和大他一岁的妻子李芹一块走的。

余志民是中牟县大孟镇邱堂村村民,和妻子、哥哥均在郑州泰新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上班。这家公司地处中牟县城,离家不远。上班10多年后,凭借一股干劲,初中毕业的他当上了车间主任。每逢周末或农忙时节,他总要回家收大蒜和玉米等。

8月23日,周六,吃罢午饭,他骑电动车带妻子李芹从郑汴物流通道邱堂村口由北向西行驶,去晒玉米。下午3点04分,一辆车牌号为豫B13159的黑色大众朗逸轿车从后面快速驶了过来……尽管只有几秒,却夺走了余志民两口的生命。

肇事司机王某,30岁,管城区人。交通事故认定书显示,他超速驾驶,负全责,随即被警方控制。

事故发生后,11岁的余广淼和7岁的余佳颖成了孤儿。“儿子儿媳全走了,俩孩子小,我老了,干不动了,老伴身体有病,以后的事儿压根不敢想!”64岁的余平均含泪说,原本指望儿子志民和儿媳李芹给他们养老的,这下成了白发人送黑发人。

“该尽孝了,却没机会了”

5天后,几乎相同的地点,又出了一场车祸。同村村民武双林骑电动三轮车带妻子周春娣、外孙李宗越穿过马路时,又出事了。

8月28日晚上7点03分,57岁的武双林和妻子、外孙从县城回来,从郑汴物流通道邱堂村口由南向北过马路,刚过南半幅,就被一辆车牌号为豫G98078的大吊车撞了。

一目击村民称,周春娣、李宗越被撞出几十米远,武双林遭碾轧当场命丧车轮下,而大吊车上还发出震耳的音乐声。事故认定书显示,肇事司机李某,25岁,中牟县万滩乡人,闯红灯、超速等,负全责。李某很快被警方控制。

老两口突然撒手人寰,这让去年刚从河大毕业的儿子武国增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该尽孝了,却没机会了”。

武双林的大女儿、小宗越的妈妈武焕玲说,在省人民医院连续抢救后,3岁零8个月的儿子生命体征渐趋平稳,转到急诊创伤外科26床,“一天花费1万多块,家里掏空了,老公到处筹钱,都累出病来了”。

生命已逝,令人痛惜,留下了两个破碎的家庭。然而,车祸无情人间有爱。如果你想帮帮余广淼、余佳颖两个孤儿,请与他们爷爷余平均联系,手机号为13513718882;如果想帮助3岁零8个月的男童李宗越早日摆脱伤痛,请与他的妈妈武焕玲联系,手机号为13803827565,或者直接拨打郑州晚报新闻热线96678。

现 状

整个村子谈论最多的就是过马路问题

昨日上午,余平均告诉郑州晚报记者,在儿子和儿媳出事后,郑州泰新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自发组织了一场募捐,几百名职工给他们家捐了10万块钱。大孟镇党委、政府也给予救助1万元,以解燃眉之急。一些村民还到家里嘘寒问暖,让他们很感动。

邱堂村支书李书领介绍,邱堂村共有350多户1780多口人,之前村里只有一条南北方向的乡间小路,可以通往县城。2012年10月,郑汴物流通道正式建成通车后是一条东西方向的双向8车道,与原来道路交叉,将村子的道路状况改变了,出行更方便了。

“郑汴物流通道将邱堂村一分为二,村民每天都需要过马路,过往大货车又特别多,安全隐患大。”李书领说,村口的交通信号灯设在道路中间,村民们过马路需要看红绿灯,起初很不适应。然而,接连两起车祸发生后,大多村民再也不敢掉以轻心了。

“乡亲们,请遵守交通法规,维护交通秩序,不闯红灯,珍爱生命,安全第一……”李书领说,村两委有一台扩音喇叭,村干部或热心村民时不时地会在路口大声进行宣讲,还在路口安装了监控。

48岁的村民武金好说,最近几天,整个村子谈论最多的就是过马路问题,意识到了车祸的严重危害,“现实给大家上了最生动的一课”。现在,村民们不仅过马路看红绿灯,开车遵守规则,而且劝告身旁的亲朋好友都来这样做。

呼 吁

“我们想通过晚报,说出自己的心声”

邱堂小学校长王新杰说,全校共有205名学生,10名教师。由于小学校园距离郑汴物流通道路口仅有40多米,他们要求家长每天必须将孩子送到学校,还要签字。“每天上下学需要过马路的有78名学生,这些是我们看护的重点对象。”李书领也坦言,担任村支书一年多来,交通安全至关重要,几乎每天上下午下学时间,他都会和老师们一起带领孩子们过马路。

“物流通道邱堂村口接连不断的车祸无疑敲响了警钟,这是用生命的代价换来的,值得每个人铭记。我们想借助《郑州晚报》的影响力,说出自己的心声。”昨日上午,王新杰代表邱堂小学全体师生提出了3点建议:

希望交通管理部门尽快在郑汴物流大道通过的村庄、路口设置完整的交通标志、红绿灯、高质量的减速带及电子监控设备;

希望广大司机朋友在行车时遵守交通规则,做到文明行车,不酒后驾驶,不疲劳驾驶;

希望乡亲们在过马路时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99226 2014-09-04 00:00:00 四 村口几十名孩子排队过马路<BR/>大喇叭反复播着“遵守交通”KeywordPh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郑汴物流通道5天来发生两起车祸
现在村民们不仅过马路看红绿灯,还劝告亲朋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