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郑荐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通航产业前景广阔
“飞行改变你的视野”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飞行改变你的视野”
通用航空专家为郑州通航试验区建设建言献策

昨日,郑州航空嘉年华通用航空发展高峰论坛上嘉宾云集,来自中国知名航空大学及航空运输协会的专家、学者与部分国内外通用航空企业负责人相聚上街,讨论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方向,纵论通用航空对未来生活的巨大影响,为郑州通航试验区建设建言献策。

郑州晚报记者 邓红超 孙庆辉 通讯员 李显文 文/图

高远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通用航空是大众化的产业

“通用航空是一个大众化的产业。它跟我们现在大家讨论的大型飞机如空客,不是一个概念。可能业界,包括通用航空消费者,还有一个误解,认为门槛很高,其实它就是一个大众化的产业,就是每个人都能感知。在美国买一架通用航空小飞机大概不到20万元。从消费的角度,它门槛不高。跟汽车产业一样,它应该是一个大众化的产业。”

通用航空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唯一没有开放的大产业,而这个产业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巨大的。通用航空的产业链很长很庞大。比如涉及运营、地面维护、航油、维修、保险等,它是个庞大的体系。但目前通用航空发展受到一些关键因素制约,比如空域基本上是处于严格管制的状态;不像美国,3000米以下是通用航空的飞行空域。

王霞 中航运协通用航空委员会总干事 通用航空是中国转型期的好抓手

“通用航空是目前中国转型期最好的抓手。”王霞介绍,2013年,全国通用航空完成生产飞行59.1万小时,比上年增长14.3%。

中国通用航空最近几年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汶川地震后,27名院士联合呼吁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行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在此带动下,我国的通用飞机驾数增长很快,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以及通用航空企业各方共同面对和解决。

比如,中国大飞机产业振兴也需要众多小飞机制造企业的探索和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我国航空研发制造的基础。但有一个问题要注意,近年来频发“黑飞(未经登记的民用航空飞行)”事件,无人机成了“黑飞”事件中的重要角色,其严重影响了飞行安全,这需要有关部门加强对无人机生产、销售等方面的监控,而通用航空企业也一定要加强自律,只有生产出让政府放心、群众满意的产品才能得到社会支持,才能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各级党委政府、社会资本对于通用航空的关注持续提升是好事,但政府也要转变观念,理清思路,以便制定出合理科学的通用航空产业规划。

曹允春 中国民航大学教授 航空物流业是核心

临空经济区内的航空物流业是核心。目前,空港物流业在临空经济区发展的模式就是利用机场口岸的功能和机场周边物流基地的保税功能,满足临空经济区内园区企业对物流的需求,实现港区联动推动临空经济的发展。

临空产业链作为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临空产业链在机场周围集聚,通过交易成本的降低、外部经济利益的获得和创新能力的增强,实现发展之边际效益递增,成为不断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临空经济区的园区通过加速产业集聚,促进“低、散、小”企业的集约化进程,形成专业信息、专业人才、资本等要素的集聚,实现临空经济区内重点产业集群的培育。当前,国际产业正向中国转移,我们要扩大招商引资,提高开放合作水平,力促临空经济区内产业的调整和布局的优化。

蒋力 西锐飞机中国区首席代表 飞行改变你的视野

“一个人如果用两条腿,他的活动半径就在三五公里,骑自行车也就几十公里,驾车也就一两百公里,但若拥有飞机,那就有上千公里的活动半径。所以,飞行能改变你的视野。”

私驾飞行在中国现在还实现不了,但在国外(私驾出行)很平常。飞行可让你的工作效率更高,改变你的出行方式,让你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生活。

私驾飞行在美国我们叫第二代飞行。第一代飞行是坐民航的飞机,第二代飞行是自己开飞机。

美国平均每年有160万飞行小时,而私人飞行就占了一半以上,也就是说,作为交通工具来讲,它与公共汽车及私家车等每天跑的公里数有一比。今后5到10年,中国低空空域有望开放,届时中国私人飞机拥有量剧增是必然的,随之必须是私驾飞行的日益增量。

保罗 西锐飞机事务部总监 中国通航运营成本太高

每天在美国天空飞的飞机大约有1.5万架,而其中逾万架是通用航空飞机。由于看好中国开放低空空域的前景,我这几年一直在珠海驻扎。在中国拥有通用航空飞机被认为是奢侈品,而在美国人们驾驶飞机,是为了工作,不是炫耀和娱乐。在中国人们谈论的是购买飞机的费用,而在美国,人们讨论的是用飞机的费用。就像中国20多年前购买私家车一样,仅考虑买车的投入,很少考虑用车的成本,现在人们几乎都明白了这一点。但从目前来说,通用航空在中国的运营成本太高。

中美两国的通航空域管理、通用机场数量等方面差异很大,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加大在政策、资金、舆论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只有这样才能降低通用航空飞行成本,才能实现中国通用航空市场的繁荣。

李海鹏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 通航成本制约发展

中国航空有“天、地、人”之说,“天”是指政策,这就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在政策法规、机制体制上有所突破,只有飞行成本的降低和航天器技术的提高,才能培育出通用航空的“大市场”。“地”则是指机场建设,美国从上世纪40年代就开始建设通用航空机场,目前,美国有通用航空机场上万个,而中国仅有400多个,且分布极不平衡。就像没有路,汽车工业就发展不好一样,没有机场,通用航空产业就发展不起来。所谓“人”,就是飞机驾驶教练,在美国通用航空最大的成本是燃料成本,而在中国,则是人力成本,中国教练员的工资比美国教练员的工资要高不少,原因就是中国教练员少,全国仅有1700多人。

目前,中国制约通用航空的核心因素就是成本,中国通用航空市场的规模化必须控制成本。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01279 2014-09-15 00:00:00 一 “飞行改变你的视野”KeywordPh通用航空专家为郑州通航试验区建设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