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6版:省直机关看郑州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十天考察见证快速发展新形象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十天考察见证快速发展新形象
参观考察人员在威科姆公司车间驻足拍照。

参观活动开展十天来,“震撼、激动、鼓劲”成了省直机关和中央驻郑单位参观团中说得最多的“热词”。大家由衷地感叹到,省直机关尽管工作、生活在郑州,但平时还真是没机会这么全面系统地了解郑州,这么真切地感受郑州巨大的变化。类似活动是多年来所没有的,活动进一步增进了感情、深化了了解,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形成省市加强联系的长效机制。郑州报业集团记者 孙娟 裴其娟 武建玲/文 马健/图

(上接AA05)

现代综合交通枢纽

前景可期

参观过程中,郑州发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打造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的气魄和取得的成绩,让参观者对郑州未来不可替代的交通优势充满期待。

郑州东站是国家规划的“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网中石武客运专线和徐兰客运专线的十字交会枢纽,汇集铁路客运、公路客运、轨道交通、城市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可实现“零换乘”。2012年9月28日,郑州东站通车运营以来累计接纳旅客超过1000万人次,日均客流量3.8万人次。

按照郑州市铁路枢纽规划,郑州将积极推进“米”字形快速铁路网规划建设,以北京—广州、西安—徐州构成“十”字,以郑州—太原、郑州—济南、郑州—合肥、郑州—重庆构成斜“十”字,形成辐射全省省辖市的“1小时交通圈”、高效连接周边省会城市的“两小时交通圈”。同时完善城际轨道交通系统,打造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1小时出行圈”。

“郑州东站的规划建设,充分展现了郑州大都市的新姿态,不仅方便了河南及周边省份群众的出行,更为促进郑州都市区建设做出了贡献。”省民委一名干部表示。

正在建设的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二期工程以2020年为目标年,设计旅客吞吐量为每年29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为每年50万吨、飞机起降量为每年23.6万架次。

根据《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综合交通规划》,未来5至10年航空港将加大投资和建设,以郑州机场构建国际航空枢纽建设为引领,构建市域地铁、省域城轨、国内高铁的综合交通系统,来吸引河南乃至全国的旅客前来郑州机场乘坐飞机出入境,实现中原大枢纽由“国内”向“国际”的转变。

参观完郑州东站和机场二期工程,听取了郑州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情况介绍后,省旅游局一名干部感慨:“现在从郑州东站下了高铁就能坐地铁,相信地铁、轻轨、高铁修到机场后,到郑州机场坐飞机会更方便。”

1

“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全方位观摩身边的城市,感觉到很震撼,很震动,很振奋!”省委组织部副厅级组织员、机关党委书记郭汉斌赞道,震撼来自于一个“新”字,中原西路生态廊道诗情画意的清新,威科姆远程教育网络高科技的新鲜,东风日产、宇通客车现代化流水生产线的新颖,“E贸易”家门口“买全球”的新潮,郑州城乡到处呈现出的新面貌、新气象,让“河南形象”和“郑州形象”越来越闪亮;震动来自于一个“大”字,郑州的发展体现了市委、市政府一班人敢想大事、善抓大事、办成大事的作风,展现了我们河南人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于争先的豪气、充满自信的底气,展现出“河南精神”和“郑州精神”焕发出的非凡力量;振奋来自于一个“高”字,郑州的发展变化,是河南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缩影,更是近年来省委高站位谋划“四个河南”、高标准实施“三大战略”、高起点推动“一个载体、四个体系、五大基础、六个保障”的生动实践。

“郑州是我省的省会,是河南发展的‘火车头’和窗口。要准确把握省委、省政府的总体战略部署,不能不了解郑州。”省委省直工委副书记、机关党委书记孙春永说,“近年来,省直一些干部对郑州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对郑州的大拆迁、交通拥堵、生态环境等城市病有不同看法,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可能会影响到大家对郑州发展的信心。”从郑州的航空经济、新能源汽车、电子商务、物联网、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中,让省直机关党员干部看到了郑州发展的良好势头和美好前景。尤其是加快国际化、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以大枢纽带动大物流、大物流带动大产业、大产业带动大都市的气魄,鼓舞士气,催人奋进。通过这次活动,对郑州都市区建设理解支持的多了,抱怨的少了;肯定认可的多了,挑毛病的少了;建言献策的多了,疑惑偏差少了;叹气的少了,对发展的信心倍增了。

2

“走进郑州都市区,助力‘四个河南’建设”十天的活动组织严密、安排周到、秩序井然,各参观点接待热情、讲解全面、亮点突出,市直各对口陪同单位主动对接、主动服务,效果良好,展示了郑州的工作和服务水平。大家纷纷表示,省直机关和中央驻郑单位要发挥优势和职能,不断加大支持郑州的力度,进一步凝聚共识、上下同心,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总坐标”、“总思路”、“总方略”,围绕“三大一中”战略定位,进一步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和航空港实验区建设两大历史机遇,实施开放创新双驱动战略,推进“三大主体”工作上台阶,加快推进以航空港实验区为统揽的郑州都市区建设步伐,助推“四个河南”、“两项建设”,让中原更出彩。

“郑州市委市政府围绕‘四个河南’建设,书写了让中原更出彩的壮丽篇章。”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机关党委书记陈建良说,河南检验检疫局承担着检验检疫执法把关与服务任务,下一步,将全力推动郑州大口岸建设,支持郑州航空、铁路、公路、邮政口岸以及延伸海港、陆路口岸功能的内陆口岸等“物理”口岸,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等“虚拟”口岸建设,形成具有现代意义的综合性郑州大口岸,推动郑州实施大通关,打造大平台,树立大品牌,使郑州和河南在国家新一轮开放中抢占发展先机。

3

“作为省直机关干部职工,郑州是我们的家,支持郑州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省水利厅副巡视员崔惠琴说,《郑州市2014年水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中提出要建设37公里环城水带,努力实现“水源优、河湖通、流水清、沿岸美”的建设目标。对此,省水利厅全力支持。今年,省水利厅还印发了关于支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水利改革发展的意见,从加强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体系建设、加强水生态文明体系建设三个方面,为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提供水利保障。

在郑州工作生活了30多年的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巡视员、机关党委书记李功勋说,通过考察确实感受到了郑州迅猛的发展势头,作为一名教育人,将强化融入和服务意识,研究服务和支持措施,在人才对接、中小学布局调整、教育综合改革方面给予郑州更多支持。

(请继续阅读AA07)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03057 2014-09-23 00:00:00 二 十天考察见证快速发展新形象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