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郑荐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市骨科医院关节健康俱乐部成立
此心安处 便是吾乡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此心安处 便是吾乡
——记南水北调移民安置郑州的这四年

南水入

移民·综述

4年前的8月17日一大早,一排中巴车停靠在淅川县移民村村口,他们携家带口陆续上车。坐满移民的中巴后边,跟着的是满载家电、家具,甚至有锄头、镰刀等农具的卡车车队,故乡逐渐消失在泪水中……

在他们心里,这一幕永远不会忘记。

想寻找他们很容易。淅川县住在金河镇石井村的,移民后住在中牟县官渡镇石井移民新村;在淅川县住在上集镇蛮子营村的,移民后住在新郑市梨河镇新蛮子营村……虽相距数百里,但村名都和老家一样。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利国利民,他们义无反顾,舍小家为大家,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故乡,坚定地踏上了新生活之路。漂亮的新房子、畅通无阻的宽敞道路……来到新家后,这一切都深深吸引了恋家的他们。从不适应到适应,再到爱上新家,郑州乃至全省各地的各个移民新村,已成为他们的故乡。

几乎每户淅川移民家里,都有一张从新家开往故乡淅川的长途客车名片。

44岁的陈明耀一家的新家在新郑市梨河镇,他现在干建筑工地外墙保温工作,和在淅川老家时干的一样。刚离开故乡时,一年至少要回去4次。

“桂花,你家房子给拆了!”46岁的柴桂花搬到新家不久,接到这个电话时,心里很不是滋味。

房子拆之前,桂花和孩子们都用手机拍了照片。来到中牟后,想老家时,她常打开手机看。

柜子、床、洗衣机、电视机……从淅川来郑州,柴桂花带来了不少家具、家电,甚至农具。“经常梦见在淅川老家种地,不知道梦见多少回了。”柴桂花说,她白天在中牟,晚上在淅川。

“来中牟前,公公就交代过后事了,希望百年后回到淅川,到中牟后他还不止一次这样交代。”石井村另一村民王桂花说,刚搬来时,她每年都要回家五六次,现在回家的次数少了,今年只回去了两回。

搬到新郑市梨河镇新蛮子营村后,陈明耀的儿子在新郑市龙湖镇一家企业当驾驶员,找到了新家邻村的漂亮媳妇。

更令人欣喜的是,今年8月21日,陈明耀的孙女呱呱坠地。平时,陈明耀在龙湖镇打工,妻子刘凤英在一所初中餐厅帮忙,一家其乐融融。他的女儿今年刚上初一,“说的都是新郑话”。

“这次搬家搬对了,可美。”彭新亭是个苦命人,1991年刚结婚时连白面都吃不上。她说,自己从故乡来郑州是“苦尽甘来”。

现在,彭新亭开了一家鱼庄。“计划年底买一辆‘赖车’,过年回家开着回去串亲戚。”她说,自己过上了吃啥有啥的生活。

“给10万元钱,也不离开郑州。”跟彭新亭一样,很多移民已扎根郑州,安居乐业。

鸣谢:河南省政府移民办公室 中牟县委宣传部 新郑市梨河镇政府 中牟县官渡镇石井村委会 新郑市梨河镇新蛮子营村委会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03318 2014-09-24 00:00:00 三 此心安处 便是吾乡KeywordPh——记南水北调移民安置郑州的这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