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郑荐 上一版3  4下一版
率先开展人工关节置换与翻修
4家酒店因缺少疏散楼梯被消防督办
宠物“打飞的”需携检疫证明
网上买火车票请提前换票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率先开展人工关节置换与翻修
郑州市骨科医院关节病科两大核心技术品牌领先全省
郑州市骨科医院第四届关节置换学习班成功举办

9月27日上午,由郑州市骨科医院关节病I科主办的“关节置换学习班”在医院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160余名骨科专业医生参加了此次学习班。

这160余名学员来自各基层医院,基本覆盖了全省18个省辖市,大多为郑州市骨科医院医联体的成员单位和协作医院。

郑州市骨科医院院长张业龙说,举办此次学习班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基层医疗机构的关节置换技术,使广大基层患者受益。

作为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创立于1998年,在全省最早开展关节置换技术的“王牌”科室,举办此次学习班,是对市骨科医院关节病科业界地位的肯定。

郑州晚报记者 邢进 通讯员 李晖/文 通讯员 李庆/图

关节病I科年人工关节置换平均手术量近千例

今年4月份,关节病I科主任邹士平收到了一张照片。照片里的老人,满面笑容,和爱人骑在马上,头顶是丽江的蓝天白云。

照片背面写了一行字“邹主任,谢谢你,手术后我又能够和老伴到处旅游了,今天是我手术一周年的日子,特意在丽江拍了这张照片留作纪念。”

这名老人姓杨,今年67岁,因为患上骨性关节炎,行动不便,关节疼痛,十分苦恼。2013年4月,他在郑州市骨科医院关节病I科接受了膝关节置换手术,效果很好。他和老伴特意选择了旅游的方式,来纪念关节置换手术一周年,并且在丽江的拉市海拍下了这张照片,寄给邹士平。

“看到病人康复,是医生最幸福的事”,这张照片,至今还放在邹士平的案头。

关节置换技术,是关节病I科的核心品牌。1998年他们在全省率先开展这项技术,从起初的一年20余例手术,发展到如今的平均一年近千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随着技术的越来越精湛和规范,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也越来越长,邹士平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在20~30年以上。

针对人工关节特性开展关节翻修技术

如果做一个比喻的话,人工关节就像人体的一个零件,如果安装和使用不当,就会出现问题,这时就需要对它进行修理。

根据人工关节的这个特性,近年来,邹士平和他的团队又开展了人工关节翻修技术。

大约在10年之前,我省开始广泛开展人工关节置换手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到了人工关节翻修的高峰期。

“所谓人工关节翻修,是指术后一段时间,人工关节产生的松动、感染,这种情况下要取出重装,这就是关节翻修。”

邹士平说,人工关节的翻修率,与人工关节置换时的规范化程度、术后是否听从医生指导进行科学“保养”都有密切关系。

关节病I科开展人工关节翻修技术已经近5年的时间,从手术技术到手术数量都有明显提升。

2013年,邹士平的病区收治了一名来自周口的患者,这名70岁的患者2012年在当地医院做了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术后一年出现感染,肿胀、疼痛,由于多方求治无果,老人甚至想锯掉这条腿。

邹士平为他做了详细检查,确定了手术方案,先为老人做了旷置手术,取出假体,用骨水泥间隔垫固定,待感染消除后,重装人工关节。

老人术后康复非常顺利,今年8月份,邹士平电话随访时,老人高兴地告诉他,自己已经完全恢复了行动能力,现在正在田里浇地。

争取申请河南省关节置换规范化培训基地

随着社会发展和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人的寿命越来越长,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人工关节置换技术开展之前,关节病患者只能忍受疼痛,减少活动。

而关节置换的技术的诞生,使得人们有了新的选择,以人工关节代替功能退化的病变关节,从而恢复行动能力。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工关节已经做得越来越好,耐磨性也不断提高,如保养得当,关节使用寿命普遍可达到20-30年,对于六七十岁的老年患者来说,这个关节可以使用一辈子。”邹士平说,很多老人受传统观念影响,不愿意接受置换手术,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现在的人工关节已经基本接近自然关节,可以胜任除了重体力劳动之外的其他任何行动。

无论是之前的关节健康俱乐部,还是此次的关节置换学习班,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将这种观念通过医生传递给患者,使更多的患者早日受益。

据悉,关节病科每年都举办关节置换学习班,本次学习班已经是第四届。

作为郑州市重点培育学科,关节病I科的核心品牌技术人工关节置换和人工关节翻修手术领先全省,邹士平表示,下一步科室将申请河南省人工关节置换规范化培训基地。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04545 2014-09-29 00:00:00 一 率先开展人工关节置换与翻修KeywordPh郑州市骨科医院关节病科两大核心技术品牌领先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