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赞助费去哪儿”需要公开透明的回应
儿童长高了免票线也该“长高”
“赡养父母,政府补贴”
并非花钱买孝心
巨奖得主信息应否公开?
f1014sdth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赞助费去哪儿”需要公开透明的回应

■个论

一年内召开160个学术会议,收取医药企业赞助8.2亿元——审计署6月公布的对中华医学会的审计报告,曾引起社会关注。然而,3个多月过去,却一直没有中华医学会的任何整改信息。巨额赞助费到底去哪儿了?药企赞助对学术会及参会者有何影响?医学会有无在药企与医院医生间充当“掮客”?这些疑问,一直萦绕在公众心头。(10月13日《半岛晨报》)

在商业社会,收取赞助费是一些公共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常见做法,在某种意义上,赞助费只是起着软广告的作用——我赞助,我宣传;你知道,你选择。而作为一个公益性的组织,中华医学会的经费有限,其本身又确实承担着促进科研和医学事业发展的责任,这就离不开一些高质量的学术活动、行业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一些经费的使用,这会让资金有限的中华医学会捉襟见肘。所以,收取赞助费成为一种可行的选择。如果没有大量的赞助费,像中华医学会这样的组织,只能关起门来做做管理工作,根本无法大规模、高质量地主动提升学术科研水平。

可话又说回来,赞助费再好也必须用好。用好的表现,不仅仅是一次会议可以拉来多少赞助费,这当然是衡量赞助费使用情况的一个视角,还有更重要的,更关键的问题是,赞助费用在了何处,赞助费是促进还是有损公共利益?如果,赞助费使用的去向不明,甚至用在了某些利益交换方面,那么赞助费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妨碍、损坏公共利益,这样的赞助费收取越多潜规则就会越泛滥,公共利益就会越受损。因此,在审计出中华医学会有如此多的赞助经费之后,赞助费如何使用便成为一个必须作出的回答。回答得好不好,关键在信息公开得够不够。

首先,赞助费有没有倾向性使用?所谓倾向性使用,就是在经费的使用时没有按照公开、公正的原则,将经费合理地分配在学术科研的整体促进上,而是选择性地使用在一些重点医生身上,一些非学术的带有公关性质的活动中。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当一些医生的非学术性活动也可以由赞助商来买单时,过于密切的关系就难免给人以“瓜田李下”之嫌。其次是,赞助费的投入是否意味着资源的交换?比如,因为提供赞助费,就可以获得参会医生的个人资料,甚至是个人的隐私,就可以获得与医生更亲近的机会,就可以获得违背事实的荣誉和奖励。这无疑会让赞助费成为一种公关费。

当然,规范赞助费的使用只是避免公信力寻租的一个方面。还有一个必须注意的问题是,中华医学会并不是赢利机构,在赞助费的收取上既要坚持基本的招标原则,也应该对参标者进行综合的专业的评价,而不仅仅是执行价高者得标的原则。否则,天价的赞助费就会像天价的广告费一样疯长,这种完全市场的行为,既会让医学会的性质产生变异,也会让一些药企把赞助当成是获得利润的捷径。只有在坚持公益的基础上,做到经费收取、使用的公开和透明,赞助费才不会天价,才不会成为被质疑的众矢之的。

□李劭强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06422 2014-10-14 00:00:00 二 “赞助费去哪儿”需要公开透明的回应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