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7版:经济新闻 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中原味道”染尽二七商圈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重塑中原文化符号
让“中原味道”染尽二七商圈
二七广场附近的一家电影院,目前二七广场附近的文化消费场所似乎只有几家电影院。

鳞次栉比的高楼商厦、熙来攘往的人流车流、此起彼伏的喇叭声……这是如今的二七商圈给人的最深刻的印象。如果想象一下另外一个场景,逛街购物结束后,到郑州有名的“老三记”品尝美食,听听原汁原味的豫剧,看看少林寺武术表演……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浓浓的文化氛围就会扑面而来。在喧嚣的商业氛围中融入历史文化的元素,让文化和商业结合,无论是法国的香榭丽舍大街,还是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都是非常成功的典范。作为郑州的第一核心商圈,二七商圈的发展也必然要和其历史文化元素交融。如今,二七商圈在商业发展中,更多地融入文化元素成了很多人的共识。 郑州晚报记者 徐智慧 见习记者 王丹桂/文 郑州晚报记者 马健/图

三大文化主线 贯穿二七商圈 彰显商圈特色

说起大二七商圈内的历史文化,“老祖宗留下的文化因子已经可以串成串、连成片了,遗憾的是,我们多数的市民并不知情。”著名商业经济学家、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说。在二七商圈内,有三大文化主线,一是商业文化主线,二是红色文化主线,三是中原文化主线。这三大文化主线共同构成具有悠久历史的厚重的郑州二七核心文化圈。

铭功路青商瓷的发掘,意味着早在3600年前已有瓷器交易;1905年德化街开街;《郑州商战》的热播以及亚细亚模式的推广,使郑州商业成为全国现代商业的示范和样板。这三大商业文化遗址点构成一条贯穿古代、近代和现代的郑州商业文化链,成为郑州商城最有力的支撑。“郑州是中国现代商业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原商业部部长、现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会长胡平誉这样说道。

“除了大家熟悉的二七塔和二七纪念堂,二七商圈内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红色文化遗址——普乐园。抗美援朝时期,豫剧大师常香玉的首场义演就在普乐园,就是现在的二七纪念馆那里。抗美援朝义演捐飞机,这种大爱无私的精神正是我们郑州人需要传承的。”宋向清激动地说道。此外,人民公园的彭公祠,东三马路的日本驻郑州领事馆和司令部,现北京华联前的长春桥等,都是活生生的历史教材。它们既可以使我们缅怀英雄,又可以使我们警钟长鸣,纪念和教育意义极大。

而最能够体现郑州特色的,无疑是中原文化主线。“普乐园,体现的是豫剧文化;东方红影剧院,体现的是中原建筑特色和电影戏剧引导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市民业余文化特色;人民路上的合记烩面、二七广场边上的蔡记蒸饺和大同路东段的葛记焖饼,体现的是富有中原味道的餐饮文化。”宋向清说道。

核心文化元素 将植入商业发展

走在上海的南京路,杭州的河坊街,厚重的文化质感扑面而来,让人在感受繁华的商业氛围时,也品到了历史文化的韵味。文化是一个城市的血脉和灵魂,有了文化的街道,才会更有生命力,有了文化的商业区,才会更加繁荣。

“我们目前正在考虑将更多河南的文化元素和历史符号融入一个个发展的项目中。”二七特色商业区管委会规划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让更多的消费者到了二七特色商业区,不仅能逛街购物,还能开一场豫剧,或者武术表演,或者吃上一碗地地道道的郑州烩面。

对于政府提出的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商业的想法,得到了不少项目的回应。比如正在建的百年德化二期项目和德化无限城都有意将项目和历史文化结合。

对此,宋向清建议,政府要让更多的投资者了解二七商圈历史文化元素,引导企业家进行相关的商业项目投资。建设的时候能够让历史的文化符号、文化元素突出或者改变。“企业投资商业项目时,搞文化项目,这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如果对突出文化符号的项目,给予资金、税收、信贷等相关方面的支持,则更能体现政府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给予支持和关心。”

此外,在文化项目的恢复、筹建上,宋向清认为一定要与相关的商业项目定位相匹配,要看项目是否和文化对接。当然文化项目的恢复和筹建,还需要社会多方面的理解,文化遗址,文化符号重见天日,从长远来看,它发挥的综合效应远远大于某一个项目对郑州经济发展带来的效应。比如二七商圈文化元素的建设,本身可以提升二七商圈的文化氛围,文化涵养,让二七商圈的品位和档次进一步提升。

大型商业网点定位差异化

让二七成为郑州的“会客厅”

如今的大二七商圈,定位差异已经现雏形。万象城的高端,大商走的仍然是中高端路线,而德化新街吸引的更多是年轻人,未来的大卫城附近,则会是奢侈品牌的聚集地。

对于二七商圈每天都在上演的激烈商战,宋向清则建议相关部门在大型商业网点的定位上,一定要注意差异化。比如有些侧重于欧洲领先品牌,有些侧重于国内领先品牌,有些侧重于普通商品,注意差异化,避免出现同质化现象,引起恶性竞争,导致二七商圈蛋糕做不大。

要想让二七商圈人流结构发生改变,不仅仅只是消费者的聚集地,而是要改变二七商圈的氛围了。“二七商圈现在都是年轻人,但是未来的二七商圈应该分几个板块,有年轻人去的地方,有高端的消费者,也要有老年人,不同的板块,不同的人群也不一样。比如百年德化,定位就是流行前线、时尚前言,就是吸引年轻人,商品比较时尚便宜。但是大卫城、万象城都是适合高收入者了,太康路那边就是奢侈品消费区。德化步行街更多的是游客。吃着河南烩面,听着河南豫剧,也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享受。”宋向清说。从长远看,对商家来说是好事。它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也可以成为郑州本地人招待朋友的会客厅。届时二七商圈、二七广场、德化步行街就是整个郑州市的会客厅,也是郑州人心灵寄托的乐园。可以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感知中原文化,饱了眼福,也饱了口福,走的时候还有土特产可以带。

培育新型业态

发展电商试点企业

根据河南省统计局发布的上半年的消费“账单”中,郑州作为全省的省会,零售比重占全省的20%~25%。前6个月,郑州市四大家电卖场和十家大商场的零售额增速,均低于全省限上增速。分析认为,这是因为近年来,网上购物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由于网络销售具备价格低廉、足不出户、搜索面广等一系列特点,对传统的进店销售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如今受电商冲击,以及店面租金成本、员工薪资上涨等压力,百货业的盈利情况早已不如从前,传统零售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转型迫在眉睫。

其实在此前,郑州的一些百货商场也做过电子商务,但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取得什么成效。二七特色商业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二七特色商业区内,培育新型业态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包括试点发展电子商务产业。下一步将积极争取政府部门对电子商务产业的扶持政策,借鉴苏宁的发展模式,争取将大商集团、德化新街等电商试点企业培育壮大,逐步实现电子商务与高端商贸等融合发展。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07165 2014-10-16 00:00:00 四 让“中原味道”染尽二七商圈KeywordPh重塑中原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