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版:TOP通信 上一版3  4下一版
吸流量、窃隐私
手机APP还要猖狂多久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吸流量、窃隐私
手机APP还要猖狂多久
网信办将推APP管理办法,用法律打造规范的互联网

吸流量、窃隐私

手机APP还要猖狂多久

近年来,智能手机风生水起,依靠骄人的配置,强悍的性能,占据了整个手机市场。同时,智能手机的飞跃发展,也催生了APP应用程序行业的兴起。然而,类别各样的APP在让智能手机日益缤纷多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安全问题,吸流量、扣话费、窃隐私、携病毒……多种隐患层出不穷。有专家预测,若不加以管制,到2014年年底,携带不良问题的APP将超过300万款。不少消费者都会发问:不良APP到底还要猖狂多久?近日,中央网信办主任鲁炜在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座谈会上透露,我国将加强互联网立法,同时将会出台APP应用程序发展管理办法。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不“自重”的APP也将“自重”起来。 郑州晚报记者 李冬生

随着科技的飞跃发展,PC越来越薄,越来越小,功能却越来越强大。有“小电脑”之称的智能手机也有大幅度的跃进,屏幕越来越大,配置越来越高,性能越来越强悍。但是,没有APP,性能再好的智能手机也只是摆设,并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就拿近日刚刚火爆一把的iPhone来说,虽然新机会自带一些软件,诸如:视频、音乐、报纸杂志……但是,这些软件是需要注册的,并且需要从iTunes Store里下载音乐、电影或杂志。“如果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完全使用这些软件,那无疑将有极大的不变。”一位李姓的iPhone用户说道。

现在的智能手机不仅可以和PC一样能够看高清电影、听高质音乐,而且还可以进行各种工作和娱乐,手机游戏、手机炒股、手机淘宝、手机办公……这些,都可以借助APP来轻松实现。

“在我的智能手机里,有将近40个APP,游戏类的有天天酷跑、全民飞机大战、神庙逃亡、2048等;视频类的软件也有好几个,像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我都下载有,有比较才有最好;当然还有音乐播放器、网络浏览器等之类的APP。”大二学生崔志晓告诉我们。

而白领谢明轩也借助智能手机、APP来进行证券投资,下载安装一个手机炒股软件,就可以用智能手机来进行投资,而且可以随意走动,在开盘时间也不会影响工作。

其实,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几乎所有智能手机用户都装备有APP,手机APP就像“万花筒”一样,让智能手机更加缤纷多彩。

缤纷“万花筒”

让智能手机更多彩

市场新机遇,使手机APP日益成熟

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带来了流量经营时代。现在的智能手机早已不限于短信、语音、拍照等简单的功能。借助APP,短信、语音都可以通过流量来实现,而且还可以进行视频聊天、联网游戏。虽然这一现象对运营商造成了很大冲击,但是给APP客户端厂家带来了极大的盈利机遇。

据米点科技提供的数据表明,APP给手机电商带来的流量远远超过了传统互联网(PC端)的流量,通过APP进行盈利也是各大电商平台的发展方向。

业内专家表示,各大电商平台向APP应用的倾斜也是十分明显的,原因不仅仅是每天增加的流量,更重要的是由于智能手机的便捷,为企业积累了更多的用户,更有一些用户体验不错的APP使得用户的忠诚度、活跃度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从而为企业的创收和未来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市场杂乱无章

手机APP缘何监管难

手机APP吸取流量、窃取隐私等隐患,早在几年前就已经频繁出现,为何截至现在仍然没有应对措施?

甚至在7月份,一个名叫“XXshenqi”的病毒软件还袭击了安卓手机。为何个人也可以独自制作软件,APP市场难道如此杂乱无章吗?

艾媒咨询CEO张毅表示,APP混乱主要体现在管理和权限开放混乱两个方面。“在APP管理上,目前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比如一款消费类的APP,就涉及多个管理部门,包括工商、消协等部门,而一款影视传播的视频APP,则涉及文化部门或广电部门的管理。”

乱象或遏制

APP管理办法将出台

面对APP乱象,国家网信办将出台App应用程序发展管理办法,以此监管移动应用行业出现的各种乱象。

中央网信办主任鲁炜在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座谈会上透露,我国将加强互联网立法,依靠严密的法律网来打造规范的互联网。根据国务院授权,国家网信办负责网上内容管理和网上执法。

有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是用法律来驾驭互联网,规范APP应用的权限和能够涵盖的基本范围。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研究员、副教授朱巍表示,在当前情况下,国家网信办对APP管理进行立法是非常必要、非常及时的。“目前APP发展的速度非常快,进入门槛也很低。技术没有道德性可言,只有法律能赋予其道德性。”朱巍认为,有必要提高APP的入门门槛,尤其是特殊的APP领域,如新闻客户端或网络交易的应用程序,“这样做并不是限制APP发展,而是为了营造健康有序、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

隐患频出现,手机APP成众矢之的

在手机APP给我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各种隐患也渐渐显露出来,窃取流量、泄露隐私、偷取话费、携带病毒……使得手机APP成为消费者茶前饭后的谈资。

DCCI联合360手机卫士通过对1200个APP检测发现,92%的安卓应用获取了隐私权限。获取1~5项隐私权限的APP占61.5%,获取6~10项隐私权限的APP占26.2%,获取隐私权限超过11项的应用占4.3%。

在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对10款广告插件分析中发现,有8款会收集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7款会收集WiFi列表信息,4款收集安装应用列表信息,3款收集电话号码信息。所有广告插件均会全部收集用户的敏感隐私信息、手机唯一标识、联网相关信息、手机硬件配置信息和软件环境信息五大个人隐私信息。

除此之外,APP窃取流量、偷取话费的现象在生活中也时常出现。在一家国企上班的赵女士表示,自己就曾经遭遇过APP吸取流量。赵女士刚使用上4G时,为验证4G的极速,曾下载过一款名为“speedtest”的软件。“只是使用它测了几次速,到晚上就收到10086发来的流量超标短信,我套餐内有2G的流量根本不可能用超。”赵女士说,“通过流量账单查询得知,仅‘speedtest’这款软件就使用了将近1.5G流量,按照一般测速软件的标准,测一次速只需1M左右的流量。”

因为手机APP,也有不少智能手机用户“中招”。我们了解到,有部分APP,为窃取用户隐私往往会携带病毒,可造成智能手机频繁死机、无法开机等现象。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10802 2014-10-31 00:00:00 五 吸流量、窃隐私<BR/>手机APP还要猖狂多久KeywordPh网信办将推APP管理办法,用法律打造规范的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