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8版:文化产业周刊 影视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为何法国导演的电影代表中国“申奥”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为何法国导演的电影代表中国“申奥”
中法合拍片《夜莺》今日上映,导演、制片人答疑
利普·弥勒
《夜莺》剧照

代表中国内地角逐第87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影片,不是张艺谋的《归来》,也不是在柏林电影节拿下金熊奖的《白日焰火》,而是一部低调的中法合拍片《夜莺》,导演是执导过《蝴蝶》的法国名导费利普·弥勒。本月初,各国选送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名单公布,它不仅让业内外愣了一下,费利普·弥勒自己也颇感意外。

法方制片人保罗透露,接下来他们将前往美国洛杉矶点映,邀请评委、影评人、媒体看片,“不能只是等待,我们必须发出声音有所动作,让更多的人注意到这部电影。今年有83部电影角逐最佳外语片,争夺5个提名名额,若是什么都不做,很容易就无声无息了”。

这部影片凭什么脱颖而出?记者向导演以及该片法方、中方的负责人了解详情,也参加了试映场,看看它有什么过人之处。

Q:这位导演是法国人,代表中国真的没问题吗?

A:官方报名资格本来就没规定导演的国籍啊

《夜莺》是一部中法合拍片,由法国著名导演费利普·弥勒担任导演、编剧,中国演员李保田、李小冉、秦昊、杨心仪主演。选送一部非本国导演的作品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这样的情况在国际上都非常罕见,在国内更属首次。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对报名资格有一些规定,比如“片长长于40分钟,在美国之外的地方发行制作,主要用非英文对话”、“参赛外语片必须在规定时间段(本届的时间规定是2013年10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在代表国内首映,用35mm或70mm胶片在商业剧院连续上映7天以上”、“选用对话应该是该国母语,并有一个准确达意的英文片名”、“一个国家只能递交一部影片”……尽管以往有过主要岗位上并非代表国人员而被拒绝(2007年《色,戒》因美国焦点影业主投而失去外语片报名资格),但报名资格中并没有规定导演必须持代表国的国籍。历史上比较知名的例子是,获得1975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电影《德尔苏·乌扎拉》是苏联与日本合拍的,推选国是苏联,但导演是日本名导黑泽明。退一步说,拍国产片的导演有几个仍然是中国籍还得打个问号呢。

Q:《夜莺》是有什么“后台”吗?为什么送选一部那么低调的电影?

A:其实《夜莺》还一直挺活跃的……

其实《夜莺》没有大多数人想象中那么低调。记者了解到,今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夜莺》作为中法合拍片较容易受到电影局的关注;而这部电影也多次在业内外活动中亮相。

该片中方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夜莺》先后参加了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李保田获得上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佳男演员,费利普·弥勒担任北京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评委。此外,该片还在广西举行的“2014第八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2014东盟经济与企业发展高峰论坛”举行点映活动,广西电影集团正是影片的出品方之一。

Q:那《夜莺》好看吗?比《归来》和《白日焰火》更有“申奥”气质吗?

A:展示老百姓的生活,情感小而美,充满阳光

《夜莺》讲述了老爷子李保田为兑现对亡妻的承诺,准备与一只18岁“高龄”的鸟开始一次远行,从北京回到老家广西阳朔。而由于儿子儿媳同时出差,他只得带上8岁的孙女任幸同时上路。爷爷与孙女,两个年龄、背景和生活习惯迥异的旅伴,注定让这次旅途充满曲折、意外与惊喜。记者的最直接观感是:虽然影片节奏缓慢,有些情节的细节也有待商榷,但这场独特的爷孙二人组的旅行让人看得津津有味,爷爷与孙女、爷爷与儿子、儿子与儿媳三代人之间的感情危机最终也顺利化解,影片的情感小而美,气质与画面充满阳光。从这点上来看,《夜莺》所传递的温暖、幸福与正能量,与催泪悲情的《归来》、灰色调的《白日焰火》的风格都大为不同,展现当下中国老百姓生活的“阳光感”或许恰恰成为最打动官方的地方。

国外观众评价好,也许也是一个加分项。今年5月7日起,《夜莺》在法国院线公映已超过4个月,反响不俗,观影人次超过12万。在IMDB网站上,该片目前有107位用户打分,平均分为7.1(满分10分),属于中上水平。

■你可能不知道

中国土豪突然撤资

制片人自掏腰包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制片人保罗提到,此次合拍经历中,拍摄过程倒是没有太大的困难,最难的是融资阶段,“因为投资人不看好这个题材,我们曾被中国土豪撤资”。该片的中方负责人进一步描述了当时情形:“开拍前投资人突然撤资,让主创们相当被动,最后没办法,制片人宁宁与保罗只得自己掏腰包顶上。”

Q:《夜莺》本来说是去年6月就要上映,后来说是今年5月,却一直未见踪影,直到在报名资格规定的最后时刻(9月23日起)在广西南宁小规模放映了一周。宣布成为中国“申奥”代表没几天就公布10月31日公映。《夜莺》从几时开始打“申奥”的算盘?

A:推迟上映是没钱做宣发,9月中旬报名“申奥”的

《夜莺》的中方负责人解释,2013年全片还在法国做后期,说其6月上映的消息显然是有误的;至于今年5月的档期,片方的确考虑过,“原计划是5月与法国同时上映,但是我们没钱做宣发了,不想在没有任何曝光度的情况下贸然上映,于是只能先搁着,再一点点去找钱”。到了今年9月中旬,片方向电影局报名“申奥”。按照制片人的说法是:“我们觉得从内容、题材到艺术品质等各方面,《夜莺》比较独特,是从个体家庭着眼,有一个以小见大的角度。这个时代需要这样的影片,这同时也是中国市场上比较稀缺的。而从法国连续上映近半年的市场反响来看,这也是世界上需要的片子,同时属于中国电影可以‘走出去’并‘走进去’的一个实例。当时我们是有这个意识,主动去报名,抱着试试的态度,没敢抱什么奢望。报了名之后没有再去多想,也不知道其他还有哪些影片送选。”至于成为中国“申奥”代表之后,趁热定档10月31日这一明显针对市场的考虑,片方则浪漫地解释为:“这个温情的故事,更适合放在秋季,天气稍微变凉时观看。”陆欣

■网友拍砖

大奇特:好多导演都有翻拍自个儿旧作的嗜好,入乡随俗后BUG实在太多,拼凑的桥段,风景来凑。风景和民俗有法国人自己独特的视角,人物给的大特写太多,儿女的戏份再弱化再低端一些会更好,李小冉和秦昊太端着了。

何小沁:《蝴蝶》导演又拍了个中国版,还是祖孙情+大自然+小动物,一场旅行弥合年龄代沟和家庭裂痕。各种熟悉的北京地标,不过小情小调还是法式的。情感铺垫稍欠,萝莉总结略鸡汤,总体还行吧。

栎榛:法国导演对汉语对白的把握实在需要人来帮一把,中国人不是这样讲话的。

毒舌X小姜:并不是《蝴蝶》的翻拍版,全新故事,画面看着很舒服,但内容不走心,所有东西感觉都是蜻蜓点水,甚至云里雾里。

海堂立夏:一部温情治愈的片子,或许有些情节因为时间限制而显得有点仓促,但我认为瑕不掩瑜。

来源:时光、豆瓣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11019 2014-10-31 00:00:00 五 为何法国导演的电影代表中国“申奥”KeywordPh中法合拍片《夜莺》今日上映,导演、制片人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