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4版:时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注重质量 全面提升
全域城市化谱写上街新华章
准确宣传阐释全会精神 深入贯彻落实各项部署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全域城市化谱写上街新华章

□郑 研

编者按

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郑州市坚持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按照“政府主导、规划先行、政策引领、群众自愿、产城融合、就业为本”的原则,走出一条“中心城市带动、县域组团发展、产业集聚区支撑、统筹社区建设”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为更好地推进全市新型城市化建设,今日,《郑州日报》《郑州晚报》《中原网》、中原手机报及报业集团新媒体矩阵同步刊发“新型城镇化系列报道之三”——

因铝而建、因铝而兴,素有“中国铝都”之称的上街区,是郑州市6个市辖区中唯一的工业型城区,人均多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但由于历史原因,该区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和空间严重匮乏、生态和环境要素制约等深层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民增产增收困难等一系列“三农”问题也亟待解决。

近年来,上街区紧紧围绕省、市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顺应发展趋势和群众期盼,立足实际,把全域城市化确定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导向,按照“一个主体两个载体”的“三位一体”城乡统筹发展理念,以新型城镇化六个切入点为载体,大胆实践,持续探索,走出了一条以全域城市化为特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之路。

健全机制体制 完善整体设计

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老问题,上街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把统筹城乡作为破解发展难题、改善民生福祉、提升综合实力的关键突破口和重要着力点,积极进行探索和实践。2011年年底,将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由“城乡一体化”调整为“全域城市化”,标志着上街区全域城市化发展目标的正式确立。

全域统筹,规划先行。按照全域规划、全域开发的理念和“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集中”的原则,先后高标准修编了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新“三化”协调发展空间布局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形成了全面覆盖、层次清晰、衔接紧密、管理严格的规划体系。

加强领导,健全机制。2010年在全市率先成立新型城镇化办公室,定编定人,比郑州市统一部署提前将近2年。同时,每年确定一批重点项目,由区四个班子领导分包,急难险重任务实行区委常委牵头,并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督导、观摩、考核、奖惩等一系列推进机制,形成常态化的高位推动态势。

建设新型社区 推进城乡融合

2006年,为了彻底改变南部山区5个省、市级贫困村的落后面貌,上街区大胆作出了整体易地扶贫搬迁的决策。按照“搬得出、稳得住、有产业、促致富”的总体思路,引入居易国际集团,采取“政府谋划引导、村民民主决策、市场机制参与、土地规模经营、群众利益至上”的方式,分三期将5村1321户4629名村民整体搬迁至毗邻310国道、省级装备制造业集聚区附近的新型社区,群众长期面临的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就业难、发展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上街区通过同步实施山区综合生态开发,大力发展山地运动、休闲度假等产业,有效带动了经济发展和群众就业,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交通、生态并进 增强城市承载

按照郑州都市区规划,上街区未来将纳入郑州市中心城区建设,意味着上街区将逐步发展成为中心城区的一部分。因此,推进全域城市化是郑州市对上街区发展定位的客观要求。

交通先行,基础配套。2010年以来,该区先后高标准修建城乡道路33条、长途客运站1座、社区公交站点62个,形成了“十纵十横、内外联通”的全域交通路网格局,路网触角延伸到每一个新型社区。

生态优先,品位提升。一方面通过大力推进五云山综合生态开发,山区植被覆盖率由63.1%增长到86.3%,已成为上街区的重要城市名片;另一方面谋划建设了“五湖一河一库”生态水系工程,让群众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实现了生态环境由“短板”到“亮点”的转变。

依托产城融合 建宜居宜业家园

上街区规划建设的12个新型社区,全部位于或毗邻建成区、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群众可以实现就地就近就业,也进一步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产业体系构建。

2013年,以通用航空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和以装备制造为代表的战略支撑产业比重大幅上升,原来一枝独秀的铝工业比重下降至不足20%,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已入住新型社区的劳动力有89%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或创业,人均纯收入由搬迁前的12464元增长到14632元。

软件硬件齐抓 统一城乡服务

上街区逐步把工作着力点转移到了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等“软件”完善上,确保搬迁群众安居乐业,真正融入城市。

2012年,以五云中心社区的5个搬迁村为试点,按照“农民既得的利益要保留,城乡能统一的尽可能统一,城乡不能统一的,农民在城乡政策中可自由选择”的原则,试行十个方面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同时,以聂寨、夏侯两个城中村新型社区为试点,完成了集体经济体制和“村改居”两项改革,实现了由村到社区、由农民到市民的历史性转变。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13597 2014-11-12 00:00:00 三 全域城市化谱写上街新华章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