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S15版:荥阳播报 我爱拍拍 上一版3  4下一版
荥阳盛“柿”时代的最后一片“绿洲”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崔庙郑岗村
荥阳盛“柿”时代的最后一片“绿洲”

古人云:“千年柏,万年槐,老槐还得向柿叫伯伯。”这说明柿子树生命力强,坚实而长寿。

荥阳柿子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总株数和产量名列全国各县之首,素有“荥阳柿子甲天下”之美称。

今年又是个柿子丰收年,郑岗村的郑廷占说:“荥阳柿子全国有名,柿子集观赏食用药用于一身,是个宝贝。如果能搞个荥阳柿子文化节,对荥阳柿子产业的发展壮大也是个推动作用。”如今,他的愿望可能要实现了。

荥阳四大特产就有柿子

以前,荥阳有四大特产:金银花、桥辫(草帽辫)、河阴石榴、柿子。

柿子应首当其冲,每年一到秋季后,荥阳的大批鲜柿、柿饼、柿霜、柿子醋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日本和东南亚各国。

据统计,1949年荥阳境内有60万株柿树,年产鲜柿1500万公斤;1982年有45万株,鲜柿1100万公斤;1999年仅存23万株,年产鲜柿148万公斤。1982年,日本山田和生公司在荥阳收柿饼22.8万公斤。

因种种原因,荥阳柿树大面积逐年减少,并且一直没有像新郑大枣那样被打造成知名产业。

“荥阳柿子甲天下”之美称尽管逐步有所弱化,但荥阳市南部山区的崔庙镇郑岗村还保留着历史的美貌,红红的柿子年年旺盛,成为荥阳盛“柿”时代的最后一片“绿洲”。

而这最后一片“绿洲”近些年有点“星火燎原”之势,有重振“荥阳市子甲天下”雄风之魄力。

秋天漫山遍野的“红灯笼”

郑岗村位于崔庙镇南部山村的一个土山丘陵上,沟的东侧是塔山,西边有荥密路与更西边的石头山相隔。东西两侧都是石山,唯这里是一个孤岛一样的土山丘陵,没有矿山优势也没有地理优势,这里就成了一片净土。

这里一到秋季柿子成熟季节,层林尽染,红霞满天,沟沟坎坎、地边地头、村里村外到处一片红红火火。满山遍野的红柿子像红灯笼,照亮着这个丘陵上的村庄,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崔庙镇有柿树20万余株,郑岗村最集中,有6万余株,老柿树依然勤劳生产着,新培育的柿树结果也很卖力。这里平均每株产量150~200公斤。

郑岗村有个能人叫郑廷占,经营柿子已有20多年了,为了发展柿树,他自己有苗圃,育苗10万株,品种为火罐儿,八月黄,甜柿。

他在2009年1月成立专业合作社,当时有28户加入,现在新增100多户1000多亩,社员已涉及城关乡、崔庙镇、贾峪镇、广武镇、王村镇、乔楼镇、刘河镇。

现在由于种植户的增多,郑廷占又牵头成立了“荥阳联强柿子专业联合社”,下辖5个分社,荥阳的柿树目前也达到30多万株。

柿子是较好的木本食粮

柿子树质地硬果丰寿命长。在郑岗的山上多有一搂粗以上的柿树,据当地老人讲,有一搂粗的柿树至少是500年的树龄。

柿子含有较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葡萄糖、淀粉、蛋白质、脂肪和钙、磷、钾、多种元素,其维生素C、糖含量比一般水果高1~2倍,且是单糖。

晒成饼,每5千克柿饼相当于4千克标粉或4.3千克大米所产生的热量。

《乾隆·荥阳县志》记有:“今荥蚩蚩之众,为资生口食计,种柿者十之九,枣梨者十之一”,由此可见柿子又是一种较好的木本粮食。

入药,能治胃病、止血、解酒毒,对降低血压、软化血管、治疗冠心病有一定疗效。

柿霜糖又对咽喉痛、口舌生疮有很好的作用。

其木材质坚硬,木纹细致,是制作机械、工具、家具、手工艺品的上好材料。其叶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与芦丁、胆碱、黄铜、甙等成分,制成柿叶茶饮用,可降血压、软化血管、治疗冠心病有一定疗效。

其延伸产品为柿饼、柿脯、柿霜糖、柿蜜酒、柿子醋、柿子醋饮等柿子成熟后,存放数天软化糖化,称作“哄柿”,食之凉甜可口。用糖化的“哄柿”和面烙馍、蒸糕,吃着软甜。

你喜欢摄影吗?

你喜欢用镜头

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吗?

《郑州晚报·上街播报》

“我爱拍拍”版块专门为你而设。

从现在起,就拿起你手中的相机开拍吧!

用镜头记录发生在你身边的一切。

在这里每个人都是摄影家。

有趣的、好玩的、好看的、稀奇古怪的……

都是有价值的。

请发送图片至

zzwbxyjb@163.com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14447 2014-11-14 00:00:00 五 荥阳盛“柿”时代的最后一片“绿洲”KeywordPh崔庙郑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