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版:TOP学习 热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孩子期中考试不理想 家长换个角度看问题
陈中数理化“41校联庆”为家长送温暖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孩子期中考试不理想 家长换个角度看问题
把关注点从结果转到引导过程,多做“加法”少做“减法”
考试

期中考试后,面对孩子成绩下降,家长一定很着急:“你是怎么搞的,还能不能学好?”采访时,业内人士强调:其实,家长应该问自己:“我是否能够带领我的孩子把学习学好?”那么,面对期中成绩不如意的孩子,家长该如何去做? 郑州晚报记者 唐善普

学会拉长焦距看孩子的学习成绩

“孩子的教育就像是一场长跑比赛,而跑道的长度是孩子的一生。要想取得长跑比赛的胜利,不需要途中每一个阶段都跑在前面,而关键在于赢在终点。”教育心理咨询师李庆华分析认为,一个缺少战略战术的运动员才会不惜体力、不计后果,为了追求眼前的领先而导致最终的失败。

他提醒家长:孩子目前的状况并不能代表孩子的未来,尤其是几次考试分数更不能决定孩子的一生。要鼓励孩子抓住“未来”。所以,家长要学会拉长焦距看孩子的教育,也就是既看到眼前,更要看到长远的将来。

要把关注点从结果转到引导的过程

一个平时没有学好的孩子如果考出好成绩,其实不值得高兴,因为要么是靠运气蒙的,要不可能就是作弊。一个平时学习过程做得很好的孩子,如果考出了糟糕的成绩,家长应该给予鼓励和安慰,因为很有可能是孩子考试心理或者方法出了问题。这时候,家长要做的就是与孩子一起分析导致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既然结果无法改变,在李老师看来,“家长该做的是在心态平和的情况下,冷静思考产生成绩下降这个结果的原因,并将接下来的主要工作放在引导孩子下次有一个好结果的过程上。要学会‘亡羊补牢’。”

多做进步“加法”,少做指责“减法”

表扬孩子的优点、特长、进步属于“加法”,指责孩子的缺点、错误、过失是“减法”。很多家长往往只顾着进攻(指责孩子的缺点),而忽略了防守(守住孩子的优点)。李老师举例说,当孩子考试得了57分的时候,其实第一步要做的是该让孩子这57分守住,然后再去考虑失去的43分。因为,孩子得到的分数中可能有多种情况,不能排除在做对的题目中有些是孩子并不理解,而是靠感觉蒙上的,也就是说在得到的分数中仍可能有知识的死角。

“家长要引导孩子在这个成果的基础上,以点带面拓展知识,孩子往往容易接受。”李老师表示,因为这属于正向心理循环的过程,容易让孩子收获自信和成就感。如果在孩子考完试后,家长对分数不闻不问,而是死扣孩子失去的分数和不会的题目,让孩子不断地改错、改错再改错,时间久了孩子会失去信心和兴趣,并在心理上暗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进而形成负向心理循环。

找原因练内功,学会“工夫在诗外”

在担任初二班主任多年的王洪老师看来,学生学习成绩的根源,有的时候不在学习这件事情上,所谓“工夫在诗外”。孩子的情感、意志、价值观、习惯、交往等种种因素往往会直接影响学习成绩的优劣。就像一棵树枝繁叶茂的背后,是依靠埋藏于地下不断给枝叶提供养分的根,根基越深、越广,枝叶就越茂盛。可是根上的东西容易被世人所忽略,做根上的工程也因为有延迟性而不被人重视,但这正是教育的规律。

“教育不像工业上流水线上的计件工作,付出劳动立竿见影;而像农业上的春种秋收,一定要做到顺其自然。”王老师认为,每个孩子在自己的一生中,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孩子一定可以航行得更远。所以,家长要对孩子保持适当的期望值,让孩子做到心中有志,并培养信念,这样才可以拨开云雾,见到希望;驶向成功的彼岸。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15028 2014-11-18 00:00:00 二 孩子期中考试不理想 家长换个角度看问题KeywordPh把关注点从结果转到引导过程,多做“加法”少做“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