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个是饭店老板,一个是大三学生 两人都当上过老总级传销人物,成为受害者和为害者 如今他们脱离组织成为反传志愿者,在全国各地帮助受害者 刘海军,40岁,曾是一名饭店老板。李昌雄,26岁,曾是一名大三学生,两人均因传销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他们曾经是受害者,又是为害者,成为老总级传销人物。后来,脱离传销组织后,两人怀着救赎助人的目的,在全国各地帮助传销受害者。 像刘海军、李昌雄这样的反传销志愿者,在全国有上百人,他们明白,打击传销不能仅仅依靠几个人的民间行为,更要靠完善的法律和相关职能部门更有力度的执法。 郑州晚报记者 潘登 相信兄弟,做了传销 刘海军,早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经营着一家饭店,妻子是蒙古族,日子过得红火。 他隔壁饭店的老板跟他关系很近,他用“亲兄弟”来形容。 2010年,他兄弟对他说,有个好项目,能挣大钱,让他一起去考察。 他没多想,跟着兄弟去了合肥。到了后,上课的内容让他觉得无聊、不太靠谱,他就低头玩手机。 兄弟对他说,怎么不用心听课,他说:“我就信你,你说咋干,就咋干。” 他跟着兄弟一起投了69800元,慢慢也适应了传销环境,进了一家南派传销。 刘海军颇有头脑,也想发大财,经过两年苦心经营,他从底层业务员做到了老总级别。 他所在传销组织,随着政府打击,再加上他“传销分子”的恶名,很快发展不下去了,拉不来新人,体系崩盘了。 他找到执法者,说自己是受害者,投入的钱能不能给退回来,被告知这是违法收入,要没收。 那时,他才觉得自己是受害者,不仅一贫如洗,而且无法面对各方亲友。 于是他跟传销较上了劲儿,成了一名反传销志愿者。 我不是堂吉诃德 刘海军更喜欢被称之为“民间打击传销人士”,他说自己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反传销志愿者,他是奔跑在打击传销一线。 2011年以来,他跑过全国300多座大中小城市,打击传销,帮助受害者。 凭着自己对传销的了如指掌,他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但在一次打击传销现场,传销者报警,他被警方以非法拘禁罪抓了。 此后,他很注意自己的身份,强调自己是配合政府职能部门,在从事打击传销活动时,讲究“先礼后兵”策略,会提前报告当地职能部门。 除了丰富的传销知识和反传销经验,他加强了国家法律法规的学习,《刑法》和《禁止传销条例》两本法规,他随身不离。 随着反传销名气大起来,他被一些城市职能部门邀请,成为反传销顾问。对此,他很有成就感。 对于屡打不绝的传销,他不认为自己是堂吉诃德,他说国家打击传销的力度和成绩都很明显,他不是孤军作战,但也希望有关反传销的法律能进一步完善,更具操作性。 好胜的他没扛住煽动 2009年,还在长沙一所高校读大三的他,跟着一名同班同学暑假去大同打工。 到大同的第三天,同学带着他去听课,他一听就觉得不太靠谱,但在同学的挽留下,他没走,想着自己也不会受骗。 同学找来各种人陪着他,其中还有一个女孩。这些人天天在他耳边说着课堂上的内容、什么行业能赚钱。 “我一开始挺好胜,后来也信了,一个只有谎言的环境里,孤立的我没法不改变,谎言说一遍、三遍、五遍、十遍,人人都在说,你听着就信了。”李昌雄说。 李昌雄从受害者变成为害者,成了撒谎者,“撒谎的最高境界是说的人也相信是真的”。 李昌雄将传销者的谎言称之为“善意的谎言”,在发展新人时,会当面揭谎言,称“你不希望我骗你来挣钱吗”? 尽量挽救更多的受害者 悟性高的他很快也做到了老总级,但后来他厌倦了传销内部的勾心斗角,“下面的人绞尽脑汁想拉你下来,自己上去”。 当了老总,也不意味着有钱,这样他离开了传销组织。 虽然出来了,他“传销分子”的名声在外,找工作时受到不少挫折。 后来,他加入了反传销志愿者组织。 “我想让自己走出心里的阴影,调整自己”,他将自己的反传销行为称之为“一场心灵的救赎。” 他见了太多深受传销危害的人间惨剧:女儿头往墙上撞得头破血流,劝传销母亲回头,母亲丝毫不为所动。 他要尽量挽救更多的受害者,挽救更多的家庭。他说有位受害者家人求助,他迟去了一天,银行卡上的25万元就没了。 刘海军说,自从上世纪90年代,传销在我国兴起,国家一直在加大打击力度,2005年颁行了《禁止传销条例》,打击传销的成就喜人。 他希望国家对相关法律进一步完善,使之更具操作性,比如在指证传销头目时,有关规定必须是30名传销成员,而一些传销头目发展不到30名下线。 他还希望工商、公安、城管、法院等职能部门的执法联动程度进一步提高。除了法律、执法外,全社会反传销必须深入人心,不能给传销以生存空间。 ■链接 历史上著名的传销骗局 1.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是金字塔传销的模板之一,是一种非法集资。“庞氏骗局”得名于查尔斯·庞兹,他1920年开始从事投资欺诈,不断吸纳新投资者的钱,并将其付给前期投资者。前期投资者获得了巨大的投资回报,就宣称他是投资天才,于是,更多新投资者携带现金纷至沓来。而此时,庞兹却卷走了这些新投资者的钱财,逃得无影无踪。大约4万人被卷入骗局,被骗金额达1500万美元。庞兹最后锒铛入狱。 2.“女人授权给女人”诈骗案 2001年,一个名为“女人授权给女人”的金字塔传销诈骗案成为世界报纸重点报道的对象,这一诈骗案席卷整个英国,令许多英国妇女遭受巨大损失。这一骗局采取缴纳入会费的方式,鼓励女性投资,许诺投资3000英镑就可以得到2.4万英镑的回报,还竭力从会员那里套取其家人和朋友的联系方式。很多人因此失去了3000英镑的入会费。 3.虚拟银行骗局 2008年初在线游戏《第二人生》中出现了一个虚拟银行,它声称可以给投资者带来高额回报。但该虚拟银行很快倒闭,导致许多人无法拿回自己的投资。之后,《第二人生》上又出现一个银行,在吸收了众多虚拟货币之后关门大吉,银行的两位开办者把虚拟货币兑换成了现实中的货币——5000美元,再也不在《第二人生》上露面。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