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16版:独家责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李渡口村:茶道渡口百业兴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美丽乡愁——河南传统村落大型系列报道之十七
李渡口村:茶道渡口百业兴
文秀才故居山墙上的精美雕饰被誉为“河南第一花”
老宅门楼的木雕

核心提示

河南省郏县冢头镇李渡口村是“万里茶道”的一个渡口,村名便由此而来。从明清到民国,这里的蓝河漕运码头人来货往,十分热闹。大街上屠行、酒馆、药铺、花行和染布行……商铺林立,生意兴隆,是当时远近闻名的商贸集聚地。

李渡口村有着极为丰富的明清古建筑。“文秀才”李泽之故居、李南娃花行、宏运屠行、兴隆酒行……一处处规模宏大、雕饰繁复精美的老院,犹如一座展品丰富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证明着这里曾经的繁华与荣光。

郑州晚报记者 路文兵 文/图

平顶山报道

一座“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这处屋檐宽大的宅子,是明代建筑。”“这处老宅是清朝道光年间的。”11月中旬的一个下午,阳光透过树叶,铺了一地斑驳的树荫。李渡口村村委会主任李付营,带着记者穿梭在村里一处处青砖灰瓦之间。

“文秀才”李泽之故居、李南娃花行、宏运屠行、兴隆酒行……村里一处处规模宏大的明清古建筑群,向来者诉说着这里曾经的繁华。徜徉其中,仿佛置身于一座展品丰富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村口一处老宅,院落里古木森森。老院主人李建林正在清扫落叶。“我今年77岁了,我爷爷就住在这儿,那时候,这是一所一进三的宅院,从前街通到后街。这里原先是个大影壁,木头的,雕的全是花,从影壁两边走,过影壁就进到了庭院里。”如今,老院只剩下三间房屋,早已没有当年的华丽。

李付营说,这是一处典型的明代建筑。墙体虽然裂缝很大,但是依靠柱子承重,是明代典型的“墙倒屋不塌”的建筑技法。“朱元璋做过乞丐,他当了皇帝以后要求老百姓盖房子都得留出宽屋檐,以便让乞丐在雨雪天气有容身之地。你看这老宅,房门向里缩进去一米多,留出宽宽的门檐,足以遮风避雨。”

李渡口村建筑格局大都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结构,以当地特有的红石打地基,房屋则是砖木结构。两进和三进院落形式居多,前有门楼,中有过厅,后有堂楼,东西建配房。大街红石铺路,石头就像刀切的一样规整,长短错落,古朴精美。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建筑主要集中在大街两侧,大都是当年的商业老铺:染坊、酒馆、屠行、药房、布行、酒店等建筑依次排开,热闹非凡。

在一个街角处,一座褐红色的二层楼房在树影中显得高大华丽。李付营说:“这是举子屋,是李渡口村当年接待官员住宿的地方。这门前有五级红石台阶,屋舍宽大,规格非常高,相当于现在的五星级酒店。”

李付营介绍,李渡口村现存传统建筑830间,其中明清建筑630间,总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代表性建筑组群有20多处,且大部分保存完整,堪称一座内容丰富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古代防盗网——石窗

村里不但明、清两代的古建筑俱全,老宅的雕饰更是堪称一绝。一眼望去,重重的屋脊飞檐斗拱,屋顶五脊六兽庄严端坐,屋脊雕花繁复华丽。砖雕、石雕、木雕,无处不在,无处不精美。“文秀才”李泽之故居山墙上的雕花,麒麟、凤凰、莲花、寿桃、祥鹿等图案栩栩如生,几欲跳脱而出。各种雕塑被有机糅合成一个整体,飞扬洒脱,风姿绰约,被赞誉为“河南第一花”。

“你看,这座老宅门楼上右边雕凤凰,左边雕祥鹿,有凤有鹿,就是有‘俸禄’。说明这户人家是当官的,是当时的国家公职人员的官宅。”村里的雕饰都有着美好的寓意,比如寿桃、牡丹、祥云、悬鱼、梅花,取其富贵或高洁等种种寓意,显露着主人的品位和身份。

村里老宅的窗雕比较独特,除了工艺细腻的透雕花门木窗户,还有简单小巧的石窗。石窗图案简单明了,有“卍”字形,也有铜钱图案。石窗窗口较小且无法开关,透光、透气都算不上好。李付营介绍,清末及民国时期,常有盗匪流窜作案,因此很多人家都装有石窗,防备盗贼,相当于今天的防盗网。

曾经的商业重镇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提到,17世纪的“万里茶道”和中俄油气管道,成为连通两国的“世纪动脉”。

而李渡口,则正是当年“万里茶道”上水运的一个码头。李渡口村所在的冢头镇以前是万里茶道上的一个驿站,从清朝到民国,水运、陆运都从这里经过。从福建的武夷山夏梅村到俄罗斯的恰克图,从清代到民国初年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时光里,这条古商道往俄国运送了25万多吨茶叶,其价值至少有100万两黄金。

“以前,村口那边就是渡口码头。从明清到民国,咱这儿是个漕运码头,人来货往,十分热闹。不过现在码头是没有了。”李付营站在村边的土寨墙上指着脚下的蓝河说。

当时的寨内既有屠行、酒馆、药铺、花行和染布行,又有冀中毛和李才娃旅馆,李老陈和王清现银货,以李冠儒为首的卷烟厂以及李风朝煤行,商号几十家,各行各业,生意都很兴隆。

李渡口由于蓝河漕运的繁盛,成为区域内东西交通的一条纽带,一直发挥着“渡口”的重要作用。明末清初时,李渡口村逐渐发展成远近闻名的商贸集聚地。据《郏县志》载,清同治三年(1864年)全县共有25处集贸市场,李渡口为其中之一。

■专家观点

木结构建筑

要当心火灾隐患

近些年,几栋老屋相继失火。村里不少老屋子都经历过火灾的洗礼,留下黑漆漆的墙壁和烧焦的木柱。当年保卫一方平安的土寨墙,如今被村民种上了瓜豆。寨墙外的蓝河,如今绿草遍布河床,不复当年的漕运盛况。

李付营说,作为传统村落,李渡口的村落规划已经获批,修复工作正准备开工。“重铺红石路,修复部分寨墙,对部分宅院进行保护、修复和重建。希望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能够给我们的后代留下念想。”

村民李廷栋老人说,近些年,不少外地人到村里明码标价收购一些老物件,但大都一无所获。“我家这个两米多的大马槽,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了。他们说给我2000块。我说不卖,给多少钱都不卖。我们村的老人都说,老玩意儿不能卖。但是如果村里要修复发展,我们可以免费把这些老玩意儿捐出来。”

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国家住建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委员会副主任罗德胤曾多次对不同地区的古村落和古建筑进行调研,火灾隐患一直是他悬在心头的一块大石头。“古建筑多为木结构,木结构建筑最怕的就是火灾。很多古城、古村寨的防火问题没有被足够重视,我在一些村寨看到,电线私拉乱接,甚至保险丝都是用铁丝代替。活在这样的古建筑里,就相当于活在柴火堆上。”谈到国外的成熟经验,罗德胤表示,在消防方面欧洲和日本都做得很好,日本的民宿也是以木结构建筑为主,除了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还会定期举行消防演练。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15335 2014-11-19 00:00:00 三 李渡口村:茶道渡口百业兴KeywordPh美丽乡愁——河南传统村落大型系列报道之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