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13版:关注内蒙古呼格吉勒图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呼格吉勒图对妈妈说的最后一句话:
“妈,我替你看会儿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他很孝顺,初二时想去参军,想着转业安排个好工作
给家人买个大房子
呼格吉勒图对妈妈说的最后一句话:
“妈,我替你看会儿摊”
呼格吉勒图生前照片

他很孝顺,初二时想去参军,想着转业安排个好工作

给家人买个大房子

呼格吉勒图对妈妈说的最后一句话:

“妈,我替你看会儿摊”

核心提示

“妈,我替你看会儿摊。”62岁的尚爱云怎么也没想到, 18年前那个中午,儿子这句懂事的话,竟是孩子留给母亲最后的话。

18年前,呼格吉勒图18岁,正值人生花季。在邻居眼里,他是个腼腆善良、别人杀鸡都不敢看的小伙子;在朋友眼中,他是个热情稳重、慷慨仗义的好哥们;在家人心里,他是个“要好好工作挣钱给全家人买大房子住”的孝顺孩子。在蒙语中,“呼格吉勒图”有“大好前途”的美好寓意。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横祸,让这个年轻的生命戛然而止,匆匆画上休止符。

郑州晚报记者 路文兵 徐富盈/文

周甬/图 呼和浩特报道

“妈你回家给爸爸做中午饭吧,我替你看会儿摊”

11月8日下午,阳光斜斜刺进呼和浩特市山丹小区一间狭小的屋子,打在李三仁与老伴尚爱云的脸上。面对郑州晚报记者,枯瘦如柴的老两口还未开口便开始哽咽,泪水涔涔而下。

1996年4月9日,那天呼和浩特的街头,春寒依然料峭。18岁的呼格吉勒图,在离家不远的马路边帮妈妈看小摊。妈妈尚爱云是呼和浩特第一毛纺厂的职工,家里面有三个孩子,呼格排行老二。沉重的家庭负担,让妈妈在下班时间摆起了小摊,卖点毛线补贴家用。懂事的呼格吉勒图便在工作之余帮母亲看摊。

那天中午生意不错,尚爱云就没回家做午饭。“孩子很懂事,他说,‘爸爸快下班了,妈你回家给爸爸做中午饭吧,我替你看会儿摊。’我应了一声就回家做饭了。没想到,这竟是我们母子最后一句话。”尚爱云说,丈夫下班后接替儿子看摊,儿子直接去厂里了。

当天晚上,年仅18周岁的呼格吉勒图被认定为一起“毛纺厂女厕奸杀案”凶手。当时正值全国“严打”的当口,办案速度要求“从严、从重、从快”。案发仅仅61天后,法院便判决呼格吉勒图死刑,并立即执行。

“我不信我儿子会杀人,我自己的小孩,我太了解他了,他胆子小又懂事,根本不会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尚爱云斩钉截铁地说。

从案发一直到61天后他被执行死刑,他们母子二人再没有机会说上一句话。一审时,看到儿子戴着手铐脚镣,压得腰都直不起来,尚爱云和老伴泪如雨下。看儿子的表情,似乎有很多话要对她说,但最终法庭并没有允许她跟儿子说上一句。二审什么时候进行的,没有人通知她。

没有人知道,当尚爱云恍恍惚惚地走出审判大会的现场时,心里在想些什么。1996年6月10日上午10时许,呼格吉勒图与另外3个死刑犯在呼和浩特市最大的影剧院接受公开审判后,随即被带走执行死刑。

“我一路连哭带抖地追到审判大会,在人山人海中看到了我儿子最后一面。他被五花大绑,脖子上勒得青一道紫一道。警察不让我上前跟儿子说最后几句话,怎么求也没用。他转过脸来看见我了,又面无表情地扭过头被带走,只留下最后一个背影。”尚爱云告诉郑州晚报记者。

他曾想去参军,转业安排个好工作,给家人买个大房子

18年前,呼格吉勒图18岁,他喜欢看NBA,偶像是乔丹。正是青春好年华,他短暂的生命戛然而止,匆匆画上休止符。

“刚听说呼格吉勒图这孩子犯了命案时,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很震惊,这孩子是被冤枉的!”陈守天,当年李三仁家房前屋后的老邻居说。

他告诉郑州晚报记者,呼格吉勒图是个老实的好孩子,干不出这种事。孩子胆小,小时候别人杀鸡他都不敢看。那时候家属院很多十八九岁的小孩到处瞎混,惹是生非,但呼格吉勒图很懂事,从来不给父母惹麻烦。甚至在毛纺厂的家属院,好多人还不知道这个不爱露面、有点腼腆的小伙子是谁家的孩子。

“呼格吉勒图父母是毛纺厂双职工,都是本分人,教育出来的孩子也很本分。家里三个孩子数他最懂事,最听话。以前去他家玩,大多时候都是在安静地看书或看电视,打个招呼都有点害羞。”李三仁的多年好友张恒奎说。

在大哥昭力格图眼中,呼格吉勒图是个孝顺的弟弟。初二下学期时,呼格吉勒图想去参军。愿望很朴素,就是想让不堪重负的爸妈过上好日子。“他说我想去当兵,回来后肯定会安排个好工作,到时候就买个大楼房,咱们全家都搬进去住。”结果呼格吉勒图没被选上,便去了离家不远的卷烟厂做了掐烟工。

“二弟有些内向,平日里沉默寡言。虽然话少,但对朋友却有情有义,平时有不少朋友到家里找他玩。闫峰的那辆新自行车,就是我二弟借钱给他买的。”

闫峰,呼格吉勒图在卷烟厂时的工友。他与呼格吉勒图同时进入卷烟厂,两人同岁,聊天投机,很快成了好朋友。呼格吉勒图见他的自行车已经破烂得不能骑,便向母亲借钱给他买了一辆新自行车。闫峰很感激,便在4月9日那天晚上请呼格吉勒图吃饭。

没想到那顿饭,竟成了两人最后的晚餐。

如果老二不死

如今也该有孩子了

呼格吉勒图被匆忙执行死刑后,他所背负的“奸杀”罪名,并没有随着这个年轻的生命一并消逝。它残酷地盘踞在这个家庭,成为这一家人最沉重的枷锁。

邻居陈守天说,自从老二出事后,李三仁夫妇几乎很少走亲访友。喜欢跳舞的尚爱云,变得沉默寡言,形销骨立。李三仁戒了烟、戒了酒,也戒了象棋。

“我们家是第一毛纺厂的双职工,这事发生后孩子妈气坏了身体,就在厂里办了个内退。我也气得成天都睡不着觉,3年前得了肿瘤。我们住在毛纺厂的家属院,与老同事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但当时的报道铺天盖地,好多人在我们背后指指点点。”李三仁说。

“老大当时也在毛纺厂,后来也被舆论所迫买断工龄出去做小买卖;老三当时上初中,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平时也比较活泼淘气。他二哥出事之后,他就变得话少了,还说不想去学校念书了,因为同学们歧视他,说他哥是杀人犯。老三开始大片大片地掉头发,几乎都掉光了,医生说是压力太大。后来迫于压力转学读了职业高中,现在在外面打工。”

“老二冤死后,我们这一大家子算是毁了。”李三仁说。

老两口告诉记者,呼格吉勒图他们兄弟仨一个比一个大2岁,当年邻居都羡慕得不得了。如今,老大与老三都在外地打零工,虽然生活艰难,但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这给了老两口一些安慰。“如果当年老二不被冤死,现在也应该成家有孩子了。”李三仁叹息。

这一天终于快到了

还我儿子一个清白

“我们一直都相信,法治终将给老二一个交代,还给我们孩子一个清白。这一天终于快到了。”尚爱云说。

2005年,被媒体称为“杀人恶魔”的内蒙古系列强奸杀人案凶手赵志红落网。其交代的第一起杀人案就是“4.9毛纺厂女厕女尸案”。“真凶”落网,该案随即在2006年3月由内蒙古自治区政法委组成的案件复核组进行调查。同年8月,复核得出结论,“呼格案”确为冤案。

吊诡的是,该案自2006年复核后便悄无声息,一拖就是9年。9年来,尚爱云几乎每个星期都会去高院。老两口穷尽一切办法,想为儿子讨回公道。

看新闻、看报成为老两口生活不可缺的一部分。他们每天雷打不动地看新闻联播,买法制类报纸。《刑事错案与七种证据》等专业书籍,也成为李三仁的“枕边书”。

11月20日上午,法院将呼格吉勒图案的《再审决定书》送到了李三仁夫妇的手中。

“案子终于迎来了转机。我们相信法治的力量,法律一定会还儿子一个清白,还我家一个公道,也还法律自身一个公正。”尚爱云说。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16188 2014-11-21 00:00:00 五 呼格吉勒图对妈妈说的最后一句话:<BR/>“妈,我替你看会儿摊”KeywordPh他很孝顺,初二时想去参军,想着转业安排个好工作
给家人买个大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