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2版:TOP养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预防脑溢血,控好血压是关键
膝关节痛10年,分分钟像刀剜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预防脑溢血,控好血压是关键
发病不仅有前兆,更有昼夜季节规律,凌晨5点左右血压最活跃

11月21日,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扮演者、我国著名歌唱家王昆去世。据报道,王昆死于脑溢血。近日,郑州地区气温降低,气候变得干燥,早晚温差加大,这些外界因素都是诱发脑溢血的因素。专家提醒,脑溢血发病主要原因是长期高血压、动脉硬化,平时要注意先兆症状,及时就医治疗,而预防的关键就是控制血压。郑州晚报记者 蒋晓蕾

现象

气温下降、受冷易致脑溢血

英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气温若降低到零下5摄氏度,每百万人的脑溢血病死亡率每天将达到4.8人,而在17摄氏度时的死亡数为3.2人。

“在门诊中,有的老人因在严寒天外出购物而突发脑出血。还有一些老人仅仅因为用手擦掉汽车挡风玻璃上的积雪而诱发。”郑州市中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楚海波告诉记者,寒冷刺激会使血管猛然收缩、血压升高,使原本脆弱的脑血管破裂而引起脑溢血。而寒冷也易使血黏度增高而致脑栓。一般来说,凌晨2~6点的血黏度最高,此时温度最低,受冷就更易发生脑溢血了。

楚海波提醒,平时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中老年人,在冷天一定要注意保暖,睡前最好用热水泡泡脚。

信号

发病有前兆、昼夜季节规律

“需要注意的是,脑溢血的发生有一定的昼夜季节规律,例如在一天中,凌晨是脑溢血发生的高峰时期;四季中,冬季的发生率最高。这种规律在老年人显得更明显,尤应引起注意。”楚海波指出,冬季发生脑溢血事件明显高于夏季,凌晨醒来时交感神经兴奋以及相应的血压升高,也使得凌晨成为高峰时间。

另外,脑溢血发病前也有早期信号,如果有高血压、冠心病或其他慢性疾病病史的患者,出现短暂性视力障碍、哈欠连天、突然眩晕或头痛、吞咽麻痹、恶心呕吐、嗜睡等症状,应高度警觉,及时就医检查,不能耽搁,这些症状有可能就是发病前兆。

关键控制好血压是预防的关键

季节变换,使血压、血糖及身体内分泌状况出现变化,临床上,几乎一半以上的脑溢血是高血压引起的。当患者血压出现剧烈波动时,发生脑溢血的概率更大。此外,脑动脉瘤患者、血管畸形患者、血液病患者及部分因嗜酒导致凝血机制较差的人,也容易在季节变换时患上脑溢血。

楚海波提醒,预防脑溢血,控制血压是首要任务。临床发现,凌晨5点左右是血压波动的一个高峰。所以,控制好凌晨5点左右的血压非常重要。

而平时血压偏高的人,应尽量避免激动、气愤。另外,血压偏高者应尽量避免过于剧烈的体育活动。因为和脑血栓相比,脑溢血更容易在患者剧烈活动的时候发病。

建议一旦发病应立即平躺休息

“一旦遇到脑溢血的老年病人,切莫慌张。一定要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在未送往医院之前,如果患者昏迷、呕吐,应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的胃内容物误吸至气道中;高热的患者可用湿毛巾擦拭全身,取冰袋置于腋窝下及额头降温;抽搐的患者可按压人中穴及合谷穴缓解痉挛。”楚海波告诉记者,脑溢血可以发生在脑部不同的位置。其中,由于高血压导致的脑出血,大部分属于基底节出血。基底节出血的主要表现是肢体活动出现障碍、失语、头痛。这个时候,患者应该平躺,不可随意搬动,同时第一时间拨打120。当基底节出血超过50毫升的时候,患者属于重度出血,需要手术治疗。之所以建议患者静止平躺,就是要发挥人体自身抑制血液渗出的功能,尽量减少血液渗出量。

他提醒,目前临床上发现很多年轻的脑溢血患者,属于脑干出血。脑干出血只要在5毫升以上,就容易造成死亡。脑干出血的主要症状是意识出现障碍、呼吸困难、四肢瘫痪。所以,三四十岁的青壮年一定要养成科学的作息规律,避免这种凶险疾病的发生。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17072 2014-11-26 00:00:00 三 预防脑溢血,控好血压是关键KeywordPh发病不仅有前兆,更有昼夜季节规律,凌晨5点左右血压最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