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5版:独家责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程庄村:防匪防盗“同协寨”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美丽乡愁——河南传统村落大型系列报道之十八
程庄村:防匪防盗“同协寨”
专家观点
古民居应该融入现代生活

红石为基古宅院

11月13日,程庄村暖阳高悬,一大片青砖灰瓦的老宅,正安静地沐浴阳光。

程庄村委会主任程先豪说,程庄村的古建筑主要包括两处院落:程家大院和刘家大院,都是清代建筑,有程文明老宅、程文奇老宅、程文郁老宅以及刘氏故居等院落。“程家大院的几套院落占地50多亩,刘家院也两三亩,规模不小,而且建得又气派又精致。”

程文明老宅如今保存得较为完整,倒座、过厅、西厢房、正房……一间间屋子走过去,仿佛穿越在历史的幽冥中。老宅正房高高耸立,是一栋三层阁楼式的建筑,有十几米高。正房门前的九级台阶是由条石组成,有近两米高。第一层为暗室,暗藏机关陷阱;二层窗户用红石雕成,坚不可破,内有木质楼梯、楼板及隔断;三层正中有一方窗,两侧各有一圆首窗户。

“以前这屋顶的五脊六兽威风着呢,可惜文革时期被毁了,现在残缺不全了。”村民程广善老人说,所谓的“五脊六兽”,指的是起脊的硬山式建筑形式。一是起脊的建筑需要主人的身份和权利,二是造价高。所以一般老百姓家的建筑只有两条排山脊。“五脊六兽”的建筑,要么是达官贵人用,要么就是家财万贯的大户人家用。

“当时程家、刘家都算是大户人家,程家大门能抬进去轿,二门能骑进去马。你说气派不气派。而刘家最富有的时候有几千亩地,去外村赶庙会都不用走别人家的地头。”程先豪说。

穿门楼,进院落,院里青砖铺地,灰板瓦覆顶。老宅灰瓦盖顶,木门石窗,墙体均用红石、青砖垒砌而成,房和东西厢房都是两层阁楼式建筑,灰板瓦覆顶,墙体上部用青砖砌筑,下槛墙用红石垒砌,内有木质楼梯、楼板和隔断。几座老宅的建筑风格如出一辙。

老宅的建筑,做工都极为精细,垒墙的石块,都可以看到细细打磨的痕迹,以保证严丝合缝。刘家大院后人刘国喜说,传说祖上喜欢外出看戏,家里的大小事情都交给管家打理,管家不敢辜负主家的信任,做事很用心。在修建宅院时,管家要求严,石匠做工要保证石头两端都平,垒上墙不能有任何缝隙。如果打磨不平,就用自己的工钱(铜钱)垫平。工人们不敢不认真,所以建造的院落精致结实。

在这片古建筑中,红石为基垒成的墙体极为醒目。墙基、门脑、窗棚木、进门的台阶等用的都是天然红石。“我们这一带产红石,质地坚硬,这些石头都是就地取材。用来盖房子,美观又实用。”程先豪说。300年恍如白驹过隙,老宅的红石在阳光下依然红艳如新。

机关陷阱防匪患

清末时期,匪患四起,大户人家不得不保护好自己的财物。除了气派精致的外观设计,程庄老宅的安全防患设计也极为精巧复杂,可以说是机关重重,易守难攻。

与一般老宅的平缓台阶不同,程庄村老宅的堂屋门前台阶共分9级,高达8尺,既高且陡。当地老人讲,这样的设计可以防洪水,防虫兽,更重要的是防盗匪。

拾级而上,推门而入,脚下的木制地板发出的“咚咚”声让人猝不及防。“你正踩在机关上,这块地板不平整,机关就在此处。”程先豪说,机关下面是空的陷阱,高度与外面的台阶一致,陷阱撒有生石灰和蒺藜。如果有不速之客进入,主人发动机关,匪盗就会掉进地下陷阱,被生擒活捉。

当时为了防御土匪,很多老宅的窗户都是红石雕的,非常坚固。即使木质的窗户,也是双层设计,外面是木头,里面有铁条加固。此外,屋门上还有枪眼,遭袭时,枪眼不仅可以用来观察屋外面的情况,关键时候还能用来抵御。有些大院摆着直径足有一米的大石缸,用来盛水,不光是用来饮用,还备用防火。

■核心提示

平顶山市宝丰县李庄乡程庄村,因北宋“二程”后人迁此而得名。村里的程家大院、刘家大院都是清代古建筑,青砖铺地,红石为基,灰板瓦覆顶,五脊六兽端坐其上。建筑做工精细,严丝合缝,防患设计复杂精巧,显得气派精致又安全。

程庄村又称“同协寨”。程家、刘家两大家族,在村里不但留下了一套套精致气派的大院,还与村民耗时近1年同心协力地修建了一座坚不可摧的“同协寨”。在前清及民国时期,兵匪日寇数次攻寨都因寨高、牢固、火力强而未能得逞,当时附近几个村庄的村民都在此避难。

郑州晚报记者 路文兵 文/图

宝丰县报道

坚不可摧“同协寨”

“程庄的远祖,就是北宋程颐、程颢两兄弟的后裔。”村里76岁的老人程大钦,在查阅大量资料、询问很多老人后整理出来一本《河南辅阳程氏续谱》,对程庄的历史了如指掌。他说,在殷商时期应国王就曾在村西南擂鼓台山上聚兵点将,汉朝时王莽与刘秀也曾在这一带追杀鏖战,直到明代,二程后人迁此定居,故名程家庄。康熙四十年(1701),刘氏也从获嘉县迁到程家庄。

程庄,在当地也被称为“同协寨”。大清同治五年(1866),散兵土匪常祸殃庄民。为防侵扰,程家与刘家两大家族协同全村人,同心协力建起一座石寨,由此得名。程大钦说,修建同协寨耗时近一年,建寨用的石头都是从南山落凫山挖出来,用牛车一块一块拉回来的。

据《河南辅阳程氏续谱》记载,同协寨是外石内土结构,高15米,宽10米,围村周长3000米,寨外围村挖有15米宽、10米深的寨壕。同协寨有东西两个寨门,因寨南靠落凫山襟岭,寨西奔涌河带绕行,故东门以“山襟”为名,西门称为“河带”。

同协寨设计精巧,坚不可摧。四角有炮楼,寨墙有甬道,连通四角炮楼。寨墙上每2米有对外枪眼,每5米配有生铁墩。寨内东西寨门下,四角炮楼下建有兵器库房,休息室,南北墙内还建有8个打更庵(值班房)。当时寨子里还配置有劈山炮、火炮、牛腿炮、抬枪等武器装备。据说,在前清及民国时期,兵匪日寇数次攻寨都因寨高、牢固、火力强而未能得逞,附近几个村庄的农民都在此避难。

现如今,东西寨门已毁,残存有寨壕。在村外一块创修同协寨的石碑上,“同协寨”字样依稀可辨。残存的寨壕,记录着它在当年保一方百姓平安的壮举。

专家观点

古民居应该融入现代生活

程庄的老宅,已经没有几户人家住了。刘家大院的后人大都进城住了,很多院落都上了锁,锁头已经生了锈。“虽然老宅冬暖夏凉,但年轻人谁住得惯啊。”程广善老人感叹。

“村里被评为国家级传统村落后,已经禁止村民私自对老房子大拆大建了。现在我们的村落规划已经获批,正等着开工修复呢。程家大院、刘家大院等老宅子要修,同协寨的寨墙也要修一修。”程先豪说。

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国家住建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委员会副主任罗德胤认为,百分百的保留古村落,很难做到。古民居应该融入现代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古民居进行改造是必然的。但是哪些可以改造,哪些必须按照文物的要求进行保护,需要甄别。“一般来说,文物价值很高的,必须原样保护。一般的古民居,可以进行适当的改造适应现代生活,比如安装抽水马桶、增加取暖设备、厨房用具等。”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17099 2014-11-26 00:00:00 三 程庄村:防匪防盗“同协寨”KeywordPh专家观点
古民居应该融入现代生活
美丽乡愁——河南传统村落大型系列报道之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