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以制度剥夺“问题家长”监护权有多难
涉罪人大代表不该刑拘?
微博郑州
@
长期“单双号限行”会留住“APEC蓝”吗?
“中国人不得进入”打的什么算盘?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国人不得进入”打的什么算盘?

今日头条

近日,有市民拨打本报热线电话反映,朝阳区雅宝路附近有商家贴出“中国人不得进入”的告示。对此,该商家店员称,之所以张贴这份告示是因为自家只做外贸生意,不想中国人同行进入店铺造成走款。法律专家则认为,商家此举涉嫌歧视消费者。(相关新闻见今日本报AA13版)

严格来说,“禁止国人入内”真的就是崇洋媚外,国别歧视吗?我想最起码这不是商家的本意,商家也是中国人,也不能有例外,所以,假如本意如此就成了道德自污,甚至是“自甘堕落”。但在事实上,公众的解读却就是一种国别歧视,因为这不得不让人们想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历史,有了这段屈辱的历史,在这种文化语境下,歧视国民的理解也再正常不过了。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历史深深融入了中国的文化之中,它使人们的民族主义情结变得异常敏感,比如近些年来国人出国出境旅游,一旦发生了不文明行为,人们都很害怕丢了国家的脸,甚至是上纲上线地上升到民族主义的高度去解读。是的,历史上的中国人受够了外国人的歧视,可现如今,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已早非昔日的旧中国可比,此时此刻,如果国外有商店敢打出有歧视中国人的招牌,都必然会激发国人的民族情绪,在国内舆论场上也会一呼百应,更何况是在国内的中国商店!

实际上,此时的“禁止国人入内”早已经脱离了具体的语境,而被赋予了符号化的含义,他不再是一种经营模式,亦非是另一种“爱国”,“为国人争口气”,其恐怕已经单一地成了“歧视”的代名词。人们也都知道,把一句话剥离出本有的语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符号化的解读,这并不能完全读懂它的真正意义,但这样的大道理放置于整个沉痛的历史文化下,也难以抑制符号化的“被歧视”,何况还是出自于自己的同胞?

基于此,类似的商家必须要明白,不管你打的什么算盘,都需要根治于中国的文化当中,千万不可脱离中国的文化语境。若非如此,必然会激起道德上的舆论反弹,纵然此时没有违法,但这能说是一种成功的营销策略吗?当然了,假如事后证明是在炒作的话,尽管扩大了自己的知名度,但砸的也还是自己的招牌。

□张松超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17329 2014-11-27 00:00:00 四 “中国人不得进入”打的什么算盘?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