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7版:中原访谈录 上一版3  4下一版
寿而康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寿而康

壶72载的人生情怀

五字真言练就国医圣手

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成就了他独特的医道。勤、恒、博、精、悟,是李振华练就精湛医术的“五字真言”

作为一个医生,精湛的医术是立身之本。而勤、恒、博、精、悟,是李振华练就精湛医术的“五字真言”。

在父亲7年言传身教的基础上,他向能者虚心求教,勤奋学习;他在民间收集单方,钻研琢磨,组合成效验方……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成就了自己独特的医道。

他长于热性传染病,通于内科杂病,精于脾胃诸病,强调辨证施治,方有别,医无界,不见病人,绝不凭空下方,被患者们称为“小神仙”,被中医学界称为脾胃病大国手。

上世纪50年代,洛阳地区一位32岁的女病人不幸患上流脑,高烧昏迷抽搐,这是典型的外感热病症状,看起来完全可以使用阿司匹林和中药温辛解表药的治法,但是李振华却坚持冒雪去见病人,在仔细察看病情之后,改用清热解毒、息风透窍之银翘散、白虎汤等,第二天病人的病情便大有好转。

2007年3月,著名戏曲家、现代豫剧《朝阳沟》的作者杨兰春因患脑栓塞住院,几天后汤水不进,医院确认没有继续治疗的价值。

李振华接诊后,针对他的病情先从调理脾胃着手,增加饮食,恢复体力,使其病情很快好转。

2009年6月2日杨兰春去世,他的家人说,是李振华让他又多活了2年零3个月。

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脾胃病成多发病,李振华又开始潜心钻研脾胃病的诊治。

他提出,脾本虚证无实证,胃多实证;脾虚是气虚,甚则阳虚,脾无阴虚而胃有阴虚;治脾胃必须紧密联系肝;治脾兼治胃,治胃亦必兼治脾,脾胃病不可单治一方。

基于这种病机理念,他坚持因虚治实、因实治虚、虚实交错和脾宜健、肝宜疏、胃宜和的治疗原则。

温阳扶正法是他临床常用的基本治疗方法,他研制的香砂温中汤和沙参养胃汤,有效率达98.7%,治愈率达32%。

在对他治疗的近千例患者的回访中发现,凡坚持服药者没有一例转为胃癌,这一奇迹打破了国外一致认为脾胃病是“癌前病变”、“胃黏膜不可逆转修复”的论点。他所承担的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证临床及实验研究”,不仅通过了国家验收,而且被认为是一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

21世纪以来,他又承担了国家“十一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李振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经验评估”,临床有效率为98%以上,治愈率为74%。

仁善之心成就大医精诚

“只有仁善待人,才能济世活人”,正是这种家风和教导,成就了李振华的“仁心仁术”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序中写道:“人命至重,有贵千方。一方济之,德愈至此。”

自古以来,医者便十分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在救死扶伤的实践中,把“大医精诚”奉为圭皋,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留下诸多佳话,世世代代散发着高贵人性的光辉。

可以说,要成就一代大医,比精湛的医术更为重要的,是高尚的医德。

“只有仁善待人,才能济世活人”,在李振华的记忆中,这是父亲李景唐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李景唐行医几十年,仁善之名,传扬豫西。洛宁当地有一位富商,早年间与李景唐有些过节,得病之后不好意思上门求医,眼看撑不下去了才托人来请。李景唐二话不说,登门治好了这位富商的病。

这种家风和教导,成就了李振华的“仁心仁术”。

如今耄耋之年的他虽然卧床,每天却还要给登门殷切求医的患者看病,但是他只开药方,从不收病人的钱物。

在李老眼中,没有高官、没有富商,没有远近,没有亲疏,只有病人,无论省市领导,还是平头百姓,他都一视同仁。

很多年前,在他没有退休的时候,按照政府规定,他的挂号费应该是11.5元,但是他生怕那些农村来的患者负担不起,私下里把挂号费降到了4元。

从医72年来,他已经记不清楚给多少病人义诊,给多少病人会诊。

有一次,他从浙江出差回郑州,火车上有人知道他是著名中医专家,一传十、十传百,相邻车厢的旅客都跑过来让他看病。

李老不厌其烦地给大家望闻问切,一直到郑州火车到站。

2009年教师节,河南省中医学院奖励李振华10万元,他当即转赠给了学院刚成立的贫困生基金会。在他心里,总惦记着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2012年春节前夕,李老因腰椎病住进了医院,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是救治了5位危重病人。

“中医是仁人之术,医生是特殊职业,不能以赚钱为目的,我做医生什么都不图,只图求善。做到这一点,就算什么都没得到,这一辈子也不亏。”身为一代国医大师,这就是李振华最质朴最动人的追求。

殚精竭虑传承中医事业

虽然已是九旬老人,他仍然对振兴中医事业踌躇满志,他说,在有生之年要多带些徒弟、多看些病人、多写些著作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李振华在三尺讲台上,已经站了半个多世纪,他的学生遍布大江南北,海内海外,这些学生,都是他的骄傲,提起他们,李老总是一脸满足。

就算是已经退休,就算是常年卧床,李老也仍然带着10余名徒弟,坚持在家中给他们上课。

与此同时,他还不断整理自己的毕生所学,笔耕不辍,近几年来,他在省以上报刊杂志发表学术文章1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10余本。

这些,都是传承中医事业的宝贵财富。

如此呕心沥血、如此殚精竭虑,源于李振华对中医的无比挚爱。

“中医是打开中华文化宝库的钥匙”,一辈子从医从教,李振华早已把振兴中医事业视为自己的毕生使命,中医的传承与发扬光大,是他无时无刻不念兹在兹的命题。

李振华告诉我们,解放初期河南省还有4万多名中医,“文革”以后只剩9000多人了,中医事业后继乏人,这让他寝食难安。

1981年他就此上书河南省委,很快得到了重视,第二年河南就新增了400名中医学子。

1990年,李振华参加七届全国人大会议时,发现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中西医按比例发展”的字句,他认为这句话应当改为“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于是建议提案修改,果然被采纳了。

2009年被评为国医大师那一刻,李振华无比振奋:“为什么叫国医大师,不叫中医大师,因为中医被提升到了国家医学,国粹的高度!”这让他看到了中医的希望。

如今,李振华家是五代中医世家,家中有近20人从医,但是他深知,中医瑰宝不属于家族,而是民族的、国家的。

因此,他毕其一生所学,毕其一生积累,毫无保留地给他的学生们传授着他的“独门绝活”。

“慈祥如父,授道如神,无私如天”,这是“河南省名中医”、李老的高徒郭淑云教授对自己恩师的评价。而这也能代表所有追随李老的学生的心声,据说,当年每逢他上课,教室里总是人满为患,坐不下、站不下,学生们就站在窗外听课。

李老的授课,纵横捭阖、博古贯今,精思明辨、趣味百生,更重要的是可以学到丰富的临床经验。他治疗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益气健脾止血方药加用米醋,每每不出6服即可止血。

类似的神来之方,往往让学生叹为观止。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虽然已是九旬老人,但李振华仍然对振兴中医事业踌躇满志,他说,在有生之年要多带些徒弟、多看些病人、多写些著作。

这就是国医大师李振华的人生境界,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中医事业。

这一生,他与中医早已不分彼此,血肉交融。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19222 2014-12-04 00:00:00 四 寿而康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