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9版:文化 专栏 上一版3  4下一版
鹿鸣山庄
尚能饭否
多变胶泥
惹人迷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鹿鸣山庄

★任中玉专栏 灯下漫笔

有时候,喜欢上一个人或一个地方,不是从见其面,而是从闻其名就开始了。慕名生情比一见钟情来得还要直接,还要莫名。对于仰慕已久而未曾谋面的朋友,向往已久却未曾到过的地方,总会在心里唤着她的名字,勾画她的模样,揣测她的性情,生起一见的幻象。翻来覆去,千度百度,情不知缘何起,一往而深。

鹿鸣山庄于我,就是这样子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在《诗经》里,这不过是一幅生动的画面,一经曹操在《短歌行》里引用, 《鹿鸣》被他赋予了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诉求,曹操那里,成了天下英雄梦寐以求的用武之地,越陌度阡,契阔谈宴,如蛟龙入海,虎入山林,一展鸿鹄之志。鹿鸣山庄是河南省招生考试学术交流中心,自1997年起,每年考生的高招录取、教师的职称评定都在这个地方进行。一句话,这里是河南省人才选拔的地方。类似旧时的贡院,是读书人舍不下的跳板,又挣不脱的梦魇。折戟沉沙或青云直上,多少人的命运在这里决断。山庄命名鹿鸣,取意于曹操《短歌行》求贤若渴的寓意,意远境幽,恰如其分,令人慕名生情。

时值深秋,秋天本是一个富于变化的季节,秋风,秋雨,秋雾,秋晴,都要有,可今年秋天不同,已经一个多月没下雨了,就是单调的一个晴。说来也怪,偏就在这个早晨,我们预备着去登封鹿鸣山庄,刚一上车,久违的秋雨便若有若无地飘落了下来,像是事先约好了似的。天意与人情,就这样不约而同。这是这个秋天里最秋天的一天。一个多小时后,车上了郑少洛高速,道路两旁层林尽染, 漫山的红叶经了雨洗,煞是好看,像二月花脱去了稚柔,多了一分凝练,山的影子,罩了雾纱,隐隐绰绰, 依稀可见。车越行越快,烟雨越来越浓,分不清是雨是雾,透过车窗向前看,弥漫着白茫茫的浓雾,前面的车都在浓雾里了,我们,也在高速地向迷雾深处行进,却始终不能置身其中。我们此去的前途, 画眉深浅入时无的心情,却像这浓雾一般,化解不开而又割舍不下,一面拔剑四顾,一面满心茫然。

十一点钟,我们到达了登封,鹿鸣山庄,就坐落在中岳嵩山万岁峰下,离此不远,就是嵩阳书院,还有观星台、中岳庙、少林寺都在登封。可惜我们无暇顾及,直奔5号楼,送材料的队伍排得很长,担心别人插队,只得慢慢挨着。平日里讲台上传道授业的教师们,此时倒像小学生一样候着受审,角色变幻,令人慨叹人生如戏。

鹿鸣山庄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占地二百余亩,据我看,足有一半的空地辟为了园林,除了主楼及其两侧是建筑楼群,全是园林, 由南至北,逐级而上, 类似于梯田。第一方是偌大的草坪,草坪前是鹤形的日晷 ,草坪上有两对汉白玉雕的白鹿,雌的低头哺乳,雄的昂首呦鸣。第二方依然是草坪,但有稀疏的几株桃树、槐树, 有碎石铺就的曲径和简陋的凉亭,人可以走进去了。第三方以上全然是自然的野趣,人工雕琢的痕迹几无,放眼望去,经霜的红叶一团团一簇簇,在或黄或绿的枝叶间不动声色地绚烂着,脚下是五彩石铺就的斜径,与缤纷的落英色彩浑然一体,身边一株株碗口粗的梨树,夹在自然生长的灰褐色的灌木丛中,仿佛也是野生一般,树下,落满了僵透了的梨果,也是灰褐色的,无人采摘自生自灭。偶尔会有几声鸟鸣,不知名的鸟儿从这棵树飞到那棵树,扑扑棱棱,侧目看你, 似与嬉戏。偶尔也会见到一小片菜园,随意地点缀其间,无阡无陌。

这让我想起了我住的小区,那里房前屋后也有草坪空地,退了休的人们,也有种瓜点豆的,他们总是把那里收拾得整整齐齐,浇水,施肥,一丝不苟,把小菜园当作工作一样劳碌,俨然老农一般,把种地当作一种营生。他们不是缺菜吃,是全然不懂得“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自然意趣和人生境界,不懂得那是一种陶冶身心的精神生活,工作了一辈子,“久在樊笼中,复得返樊笼”了,换了工种而已,可悲可叹呀。

此刻的鹿鸣山庄,楼内是熙攘忙碌的人群,楼外是自然恬静的小园,我,徘徊于内外之间,想起了陶潜。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21145 2014-12-11 00:00:00 四 鹿鸣山庄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