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9版:文化 专栏 上一版3  4下一版
鹿鸣山庄
尚能饭否
多变胶泥
惹人迷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多变胶泥
惹人迷

★八月天专栏 乡村记忆

多变胶泥

惹人迷

豫北的很多地方,曾是黄河故道,沟壑、坑塘沉积着黄色的黏土层。这种黏土,可以制砖坯、做煤土、烧制陶器等。胶泥,是黏性好的黏土。上世纪80年代前,胶泥曾是半大孩们舍不得撒手的玩物。

得到胶泥需要自力更生。坑塘、沟沿总有大人们挖黏土留下的痕迹,根据黏土的性状、颜色可以判断出是不是好的胶泥。半大孩们用铲子挖出来带回家,材料问题就解决了。

接下来是“板”胶泥——把挖来的原料团到一块(如太干要加少许水),再在砖墙、碓臼、门墩、锤布石等硬实、平整的地方用力地砸,累得手脖子酸、满头大汗,干硬、不成形的泥疙瘩在反复、耐心的“板”中,变得柔软、细腻,最后成为板板正正的胶泥,便可以用来玩了。

胶泥的玩法很多,比较简便的有“摔皮窝窝”:两人或多人对手玩,先以“剪包锤”的办法决出次序,第一者把一块胶泥捏成一个平顶的“皮窝窝”,口朝下用力摔在硬实的平面上,砰一声,胶泥窝窝的平顶炸开,其他人要拿出一块胶泥来“补”炸开的口子。补的胶泥,当然就归摔者了。以此类推,谁摔开的口子大,赢的胶泥就多。

还有一种单人玩法,叫甩胶泥蛋:折一根筷子粗细、二尺左右的柳条,捋去叶子,掐去尖子,工具就成了。从大块胶泥上拧蚕豆粒大小一块,捻到柳条尖上,然后手执柳条用力一甩,胶泥蛋便被甩出去。甩胶泥蛋不好把握方向与距离,经常误甩到门窗上、人身上,甚至是人脸上,招来训斥、责骂也属正常,弄不好还会挨揍。

男孩们常玩的还有弹胶泥蛋。胶泥蛋有鹌鹑蛋大小,晒干即能玩。后来被琉璃蛋所代替。

国家非物质遗产项目“浚县泥咕咕”,也是用胶泥做的。捏成人物、鸟兽等形状,再在某个部位通个眼儿(用来吹响的),然后以火烧制,再涂上黑漆,绘上色彩斑斓的纹饰,就做成了。“换唐人的”便带着这些泥咕咕走街串巷,引得半大孩们眼馋。

胶泥还会在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中变换出各种各样的物件:惟妙惟肖的坦克、手枪乃至冲锋枪,栩栩如生的家畜、家禽等小动物。童年生活因了胶泥而丰富多彩。

当然,玩胶泥也会付出代价:弄得手上、身上、脸上都是泥斑,少不得挨家长的吵骂。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21148 2014-12-11 00:00:00 四 多变胶泥<BR/>惹人迷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