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TOP地产 楼盘连线 上一版3  4下一版
年底市场外迁迎高峰,华南城全力承接老商户
青龙山:千年文脉浑入梦,度假大境款步来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青龙山:千年文脉浑入梦,度假大境款步来
“旅享养居”和合共生,构建旅游度假新格局

俯瞰中原大地,黄河、洛河与巩义交汇,古称洛汭,居住于这块土地上的先民们,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河洛文明,举世闻名的唐三彩从这里走出,“河图洛书”和伏羲演绎八卦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巩义大地,向来龙气十足,龙山、龙潭、龙洞、龙岗、龙坡、龙沟,带“龙”字的地名数不胜数,其中最为人称道的当属青龙山了。 王亚平

青龙山,一个诞生神奇的地方

青龙山得名之因,说法有二:一为“皇陵说”。公元964年,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即位以后,即开始寻访皇陵修筑地,寻至青龙山,观其山势,赞叹不已,遂依此山势建造了皇陵,御赐“天下第一风水宝地”,按“五行”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说法,霍山从此亦改名为青龙山。二为“落龙说”。民间传说,三国时期南山口曾落过一条青龙,后得救升天,当地官员奏报朝廷,魏明帝曹睿认为是祥瑞之兆,赐名青龙山,并改元为青龙元年。北山口东风小学内保存的明万历年间的残碑刻文为此传说做了有力的论证,“巩南山脉东起分支转西北者,两峡壁至城南二十里,西为青龙山,昔魏时青龙见,因之改元者。”

极目青龙山,被五十三峰簇拥的慈云寺,呈现出无比庄严的圣境。慈云寺初建于东汉永平七年(64年),距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被称为“释源”、“祖庭”、“华夏作寺之始”等。据说,一日“汉明感梦”,夜梦金人,“谓此声教(佛法)当被此土”,即遣使团一十八人西寻佛法,迎高僧迦摄摩腾、竺法兰以及梵经、佛画像以白马驮载而还,二圣僧于古都洛阳鸿胪寺(今白马寺)翻译经卷,闲暇之余云游至青龙山,见其山川秀丽,藏玉兔、列金龟、穹窿高耸、玉润云祥、有若盘龙欲飞之状,即镇冥龙、降妖蛛,二老谈经,预知佛法将应机此处,遂首开慈云古刹。

公元648年,玄奘法师自印度取经归来,遵奉皇命,在青龙山慈云寺开演大法,广度迷津。吴承恩正是在此依据唐僧及周围的传说,撰写出《西游记》这一旷世巨著。2003年《西游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慈云寺召开,国内外专家经过论证指出:“青龙山是《西游记》的载体,慈云寺是《西游记》的灵魂。”

继《西游记》后,又一个神话诞生

自然的禀赋,前瞻性的规划理念,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酝酿了一个生态度假的饕餮盛宴。

共生集团在十二五规划纲要和省政府旅游立省的指导思想下,针对旅游产业潜心研究长达6年之久,先后考察20多个国家,秉承对自然的敬畏,在尊重青龙山生态原貌的基础上,投资81亿,打造河南首个文化旅游综合体,一期规划占地面积13.5平方公里,为河南省重点项目。

青龙山项目总体概念规划与总体城市规划设计分别由英国Haskoll与阿特金斯担纲,规划梦世界度假地、青龙山旅游度假区、天真谷养生地三大项目,融合旅游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梦幻游乐、山地运动、理想山居、养生养老、医疗科研八大功能体系,以全业态旅游模式,致力构建最具特色的文化旅游综合体,成就青龙山国际文化旅游集聚区的伟大宏图,构建“南有华侨城,北有长白山,中部青龙山”的全国旅游度假格局。

悠悠然躺在梦世界山洞山体温泉酒店,感受原始洞穴的神秘气息;置身青龙山旅游度假区的梦幻西游大型实景演出现场,感受真山真水背景下的视听盛宴;抑或在天真谷的禅修基地,静养身心,感悟自然的力量。

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是这片土地得以传承千年的厚重血脉。56平方公里,53峰仙山奇境,2300公顷原始森林以及漫山遍野的传奇故事,在历经千万年的洗礼之后,如今穿越时光籓篱,以气吞山河的度假大境呈现在世人面前,继续革新着世人关于一座山的想象力。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21167 2014-12-11 00:00:00 四 青龙山:千年文脉浑入梦,度假大境款步来KeywordPh“旅享养居”和合共生,构建旅游度假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