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7版:文化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经典就要像鲜花一样捧出来
长诗《狂雪》将陈列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16日,豫剧音乐剧《花木兰》郑州首演
经典就要像鲜花一样捧出来

16日,叱咤中原——河南戏剧演员排行榜第十届十大演员颁奖盛典将在郑州市艺术宫举行。该活动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市文广新局、市人民电台、郑州晚报社承办。

今年适逢常香玉逝世10周年和国务院授予常香玉“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10周年,豫剧音乐剧《花木兰》将在第十届排行榜颁奖时演出,以纪念这位豫剧大师。本剧特邀常香玉次女陈小香担任声腔指导,著名戏剧家石磊担任编剧、导演,老艺术家王素君加盟。昨天,《花木兰》进行首次连排,记者现场探班。

郑州晚报

记者

尚新娇

实习生

段怡轩

有创新

使豫剧更加抒情和唯美

未到现场,先闻其声。韵味十足的常派豫剧唱腔把记者引到连排现场,只见男旦连德志一边演唱,一边甩着水袖正在表演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戏。现场除了乐队,还有合唱团,熟悉的《木兰诗篇》配合着豫剧以合唱形式表现出来,给人新颖的感觉。

据艺术总监兼策划人连晓东介绍,豫剧音乐剧《花木兰》在尊重原创基础上,保证常派唱腔一个音符未变的情况下,结合时代受众的审美需求和观赏习惯,舞台增设合唱区和民乐交响伴奏区,并融入诗朗诵等其他艺术表现手法,剧中所有参演人员由排行榜历届获奖演员担任。

“其实,常香玉的唱腔并不像人们说的那样都是大腔大调,有很多细腻婉转的地方,通过拖腔来表现人物。这次演出也是一次拨乱反正,希望观众听了这次的豫剧音乐剧后,能对常派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了解到真正的常派艺术其实是非常优美的。”连晓东说。

“这部剧不是直线地回归到一个耳熟能详的老故事,而是具有开拓性。在保持剧目的故事性、完整性及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交响乐、合唱等形式的出现,使豫剧更加具有抒情性、诗意和唯美化。”编剧兼导演石磊称。

有期望

演出要对常派艺术正本清源

陈小香是常香玉的女儿,在《花木兰》中负责声腔指导。据她回忆,母亲常香玉生病后,嘱咐自己一定要带出几个徒弟,将常派艺术传承下去。陈小香告诉记者:“常派艺术的精华部分就是声腔艺术,为了将常派艺术传承下去,我对母亲的发声方法和部位研究了很多年。”

“母亲一再告诉我,好的演员应该服务人物,始终不离开人物。一个好的演员一招一式、一腔一调都不能脱离人物的感情。”陈小香说,“母亲告诉我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在舞台上不唱自己,要唱人民。每个字、每个腔都唱好,只要想办法为人民就能成功。”

“声腔艺术在常派整个表演艺术中最重要,但它又是一个无形的东西。”谈到这次演出,陈小香非常动情,想到自己肩负传承常派艺术的责任,现场几度落泪。她说,这次演出一定要规规矩矩地来,要对常派艺术正本清源,“我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豫剧常派传承人,有这个担子,经典唱腔要像一束鲜花一样捧出来。”

当绿叶

王素君“演老旦是头一回”

82岁的王素君艺龄整70年,曾和常香玉同在河南省豫剧院一团,演过花木兰。据王素君讲,自己从5岁开始就学习唱戏,12岁的时候就去各个剧场登台演出了。因为从小是在戏剧的熏陶下长大,一辈子都对戏剧情有独钟,一唱就唱到了现在。

王素君在剧中饰演花木兰的母亲,她坦言:“演老旦是头一回。”虽然台词不多,但这次和常派第三代传人同台演出,足见其对新人的关怀,对艺术的忠诚。王素君还说:“本次新排的《花木兰》是一次艺术的革新,艺术应当随着时代走,这样才能有生命力。”

“花木兰”

已为此准备了很长时间了

这次《花木兰》将为观众们带来一个新的面孔,那就是男旦、常派弟子连德志,他饰演主角花木兰。石磊说:“连德志是陈小香的弟子,他在继承常派艺术上先将老祖宗的东西原汁原味地保留,在此之上进行个人发挥。我个人认为他是当代学习常派艺术的标杆。”陈小香也肯定地说:“连德志是个很好的苗子。”

当被问到学习过程中什么最难掌握时,连德志说:“常派艺术中声腔艺术是一个非常系统的知识体系,常派的吐字非常讲究,很清晰。因为声音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所以比较难掌握。加上声腔是美声的发声方法,所以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对于一个男旦来说,这些更难。”不过,学艺虽难,对于受到好评的他来说应该是信心满满的。正像石磊所讲:“一开戏连德志就哭了,我理解他,他为此准备了很长时间了。”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21377 2014-12-12 00:00:00 五 经典就要像鲜花一样捧出来KeywordPh16日,豫剧音乐剧《花木兰》郑州首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