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2日14时32分,随着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缓缓开启闸门,清澈的水流奔涌北上,长1432公里、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郑州晚报记者在现场见证了这一伟大时刻。通水后,每年可向北方输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1/6条黄河,基本缓解北方严重缺水局面。 郑州晚报记者 王军方/文 周甬/图 现场 没举行通水仪式没领导讲话 昨日14时10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将通水,位于河南省淅川县九重镇陶岔村渠首引水闸前边和附近的大桥上,聚集了大量媒体记者和前来观看的群众。 附近,除了一块“热烈庆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闸通水”的广告牌外,没有任何通水的宣传画面。记者从郑州一直到渠首的道路上,也没有见到任何宣传条幅。 14时30分,现场一片安静,很多人目光直视渠首水闸,等待水流涌出。 “放水了!放水了!”14时32分,随着水流涌出,一名男子在人群中惊呼。随后,水流不断加大。现场没有举行通水仪式,也没有领导宣布正式通水。 14时35分,碧水从水闸冲出后,与渠道中的水形成冲击,不断溅起浪花,闸口处水位明显比下游100米处高50厘米左右。 昨日正式通水的盛况,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见证,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也赶到现场。 渠首附近的桥梁上,还聚集了不少“拍客”,他们在见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的同时,还让自己和丹江水合影留念。“几十年的南水梦,今天终于实现,通水的这一刻非常伟大,我今天专门从南阳市区赶到这里。”摄影师刘先生说。 环保 渠首朝阳小学定期清垃圾 15时20分,渠首朝阳小学的学生们来到现场,对着媒体记者对北京朝阳区人表示感谢。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前,北京市朝阳区广大干群每人自发捐助一元钱,共募爱心捐款384万元,对口支援渠首学校建设。”昨日,在渠首水闸旁边,该校校长说,相关部门聘请设计院对学校重新规划设计,在渠首风情小镇整体建筑风格一致,突出“绿色、环保、生态”为主题的基础上,对校园及内部设施进行升级改造。 “作为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的一所乡村小学,一直把绿色环保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定期组织学生到渠首附近清理白色垃圾、植绿护绿,从小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他们的环保观念,通过小手拉大手,唤起全社会都来参与环保,营造绿色渠首,确保清水送京津。”校长说。 “你知道水要送到哪里吗?”记者问其中一名学生。他说:“知道,北京。我们要保护好水质,不乱丢垃圾,见到有垃圾就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 水质 制订多层面水质监测跟踪方案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调水,干线全长1432公里,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供水,年均调水量95亿立方米,沿线20个大中城市及100多个县(市)受益。 此次北调的南水水质如何? 昨日,记者在渠首附近的上游、下游看到,渠道两侧和渠道上面的桥梁上,都安装了防护栏。记者从省南水北调办公室了解到,我省境内总干渠两侧均已采取防护措施。 记者了解到,针对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在跨越总干渠桥梁可能发生泄漏、爆炸、翻车等突发事故造成的污染风险隐患,相关部门制订了多层面的水质监测跟踪方案,一旦发现污染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中线干线共设置64个节制闸、60个控制闸、95个分水闸、54个退水闸,一旦发生突发污染情况,可以分段关闭闸门,通过退水闸将渠道内的污水排出,避免“问题水”北上。 正式通水前,全线百余座闸站均已经过应急演练,可实现远程操控。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