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5版:时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风清气正造就
“鹤壁好人现象”
九州分局民警张慧 群众的事儿再小也是大事儿
消防队员彭兵先 14年参加灭火1320余次
风清气正 鹤壁好人好事蔚然成风
民警李应喜 退而不休17年,被誉为校园“守护神”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风清气正造就
“鹤壁好人现象”

■记者手记

风清气正造就

“鹤壁好人现象”

近几年来,鹤壁英模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而且已经蔚然成风。

除了报道中的三个人物,“英模群体”现象的出现,可以再往前追溯到被国家四代领导人接见的“模范烈属”靳月英,在玉米地里过了50个春节的育种专家程相文,30年来救出16条鲜活生命的“中国好人”韩海江,在宜昌舍命救人的鹤壁籍武警战士吕俊峰,在开封三入黄河勇救3人的鹤壁籍大学生邢二朋等。

这些英模群体具有广泛性,他们年龄跨度大、职业跨度大(有农业专家,也有大学生和保安)、地域跨度大(走出了河南,感动过北京、湖北等省市)。具有平凡性,大部分是普通群众或基层党员干部,没有壮举伟业,但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了“扎根基层、爱岗敬业、见义勇为、甘于奉献”的高尚品质。

由此可以看出,鹤壁“英模群体”的出现,并非偶然现象,而是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的必然,源于鹤壁厚重的人文土壤、淳朴和谐的社风民风、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和全体市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

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是形成“英模群体”的强力推手。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官风正则民风淳”。党风政风好了,各项政策才能落实好,群众办事顺了、心情好了、怨气少了,好人好事就容易蔚然成风。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22893 2014-12-18 00:00:00 四 风清气正造就<BR/>“鹤壁好人现象”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