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S05版:社区报 智慧社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冬日暖阳 “绳”采飞扬
慕思亚太睡眠文化节在悉尼闭幕
少儿抽动症多发或与咬铅笔相关?
“智能养老”,父母的“随身管家”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智能门禁:老邻居打牌“三缺一”,在家就能知道
可穿戴医疗设备:心跳数据异常,家人及时收到报警提醒
“智能养老”,父母的“随身管家”

智能门禁:老邻居打牌“三缺一”,在家就能知道

可穿戴医疗设备:心跳数据异常,家人及时收到报警提醒

2014年2月19日,中国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超过2个亿,占总人口的14.9%。目前,老年人口年均增长800万人,到2050年将达到4.3亿人。老龄化严重,空巢、独居老人数量激增、意外频发,建设养老机构智能养老物联网感知体系,为养老机构配置环境监控设备、老人健康护理设备、老人日常生活服务设备等,完成养老机构物联网感知体系建设工程迫在眉睫。目前,智能养老的各种现代化设备和方式已悄然蔓延。 郑州晚报记者 王翠

【意外频发】之独居老人

老人独自在家,发生意外无人知

2013年,郑州市共有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108万,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15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近20万,空巢、独居老年人40余万人。当空巢老人独自在家时间越长,意外的发生几率也随之增高。

●2014年4月1日,昆明纺织厂生活区55栋3单元2楼一对独居老人死于家中。邻居们说,最后一次见到两位老人,已是十多天前的事了。

●2014年8月4日傍晚,逍遥津派出所接居民报警,破开老人房门,发现他已经身亡。看姿势,老人可能是洗澡时跌倒,没爬起来。经法医鉴定,老人身亡已超过24小时。

●2014年10月28日,一位风尘仆仆赶回嘉兴市南湖区菱香坊小区老家的儿子,推开门后却险些当场昏厥,原来他牵肠挂肚的父母早已倒在家中,没了呼吸。

●2014年11月23日早晨,有爆料者称,蚌埠唐家花园一独居老人死在屋中,尸体遭到家里养的狗啃咬,近半个月才被人发现。

●2014年1月15日上午8点,兴隆路派出所民警因四天没看到一位固定的老顾客来吃饭,餐馆老板打电话向老人的女儿询问,老人的女儿上门敲门无人回应,报警后才发现老人早已在卫生间内过世。

【智能养老】之空巢老人 “全天候”实现跟踪监控

目前,北京的广外和方庄街道已经开始部分用上“社会化养老服务运营监管平台”,解决居家养老后顾之忧。有条件的家庭,子女还可以远程“遥控”帮助开门、关灯、监控老人的安全情况。2014年5月16日,第17届北京科博会上,就有展商展示依托这个平台设计的“居家养老远程查看系统”,探索智能养老。

“智能养老”的模式,逐渐成为未来养老的发展方向。利用互联与物联技术“落地”服务,平台把政府、老人、儿女、服务“绑定”到一起。

据北京东方笑脸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首席信息官蓝世勇介绍,其实现在的技术已经完全可以做到对老人的“全天候”跟踪管理。当居家老人有需求时,通过手环等可穿戴医疗设备,可以进行体征参数实时监测系统。

今年年初“社会化养老平台”已经进驻到北京市西城区广外街道并开始应用,覆盖广外5.4平方公里的区域,涉及29个社区3.6万名老人。

【智能养老】之吃喝玩乐 打牌“三缺一”,在家也能知道

67岁张长贵正在家闲晃,瞄了一眼“智能门禁”的大屏幕,“XX社区活动中心,张天庆、马守义、杨之兆打牌三缺一;手工制作组,正在教丝网花的制作;歌唱队,老师带着乐器教《洪湖水浪打浪》”。

张长贵一看,打牌三缺一,这个是他的最爱,穿上衣服就往社区赶。

走到路上碰到李显梅,“你去干啥了?我去唱歌去,今天老师来教新歌了”,“我去打牌,老张他们三缺一,我去凑个手”。

家家都有个“智能门禁”,社区有任何活动,社区的老人不会玩手机不要紧,看看大屏幕都一目了然。

【智能养老】之沟通模式 老人在干啥,家人都知道

在今年北京科博会现场,一位老人被邀请坐在椅子上,当他站起离身时,一旁的电脑屏幕立马蹦出了一条信息:“老人已离椅活动。”拿起一根拐杖行走,电子显示屏上马上出现“拄杖行走”,还发出声音。感应器捕捉到老人的行动后,会传输到儿女使用的手机上。

“可以在家安装监控设备,儿女通过手机可以随时启动或者关闭监控。系统可将老人的起居生活规律及老人子女的联络方式进行记录,发现老人有异常之处,立即进行处理和智能判断。”北京东方笑脸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首席信息官蓝世勇介绍。

比如老人在卫生间待了很长时间没有出来,老人3天没有出门,这些异常信息就会发送出去,子女、社区或者物业管理人员第一时间就会得到消息。

【智能养老】之安全健康 父母心跳数据异常,家人收到报警提醒

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但凡是老人身上多少都会有些毛病。

为了检测数据,不少老人随身都带着一些监控设备,其实这些设备都是可以与“智能平台”对接的。当这些数据与平台对接后,经过平台大数据统计,系统自动生成正常平均值,一旦心跳、血压、血糖等数据出现不稳定的状况,信息会发到家人手中,或者社区后台管理中心,严重时更会自动报警。

“XXX高压增至180,请速派人参看。”“警报:XXX脉搏无生命体征信息,请速派人查看。”这些信息,系统会全自动生成,发至登记认证的家人和社区医护人员的手机上,5分钟医生就可赶到老人身边,避免意外发生。

97%将通过居家养老服务和社区养老服务实现“家门口养老”

90%的老年人通过自我照料和社区服务实现居家养老

3%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集中养老

7%的老年人通过社区提供的各种专业化服务实现社区照料养老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23061 2014-12-19 00:00:00 五 “智能养老”,父母的“随身管家”KeywordPh智能门禁:老邻居打牌“三缺一”,在家就能知道
可穿戴医疗设备:心跳数据异常,家人及时收到报警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