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3版:TOP养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超声成像进入E超时代
让养生鲜活起来
年终特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超声成像进入E超时代
无创无痛,5分钟测定肝脏硬度及纤维化程度

12月13日,由解放军总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组织的慢性乙肝E-成像国际前瞻性多中心研究中国站(LE2)启动及技术准备会在北京举行。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B超室主任冯少阳受邀参加此次会议,并当选为LE2河南研究分中心团队负责人。据悉,该项目由欧美发达国家和中国共同开展实施,郑州市六院是河南省唯一一家当选医院。对于河南的众多肝病患者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这意味着,在进行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定量检测时,肝穿刺活检不再是唯一的手段。12月18日,超声E成像技术正式在郑州市六院开展,以其无创、无痛、快捷的优点,造福广大肝病患者和肿瘤患者,该院的超声诊疗也随之进入E超时代,向着一个新的高度迈进。

郑州晚报记者 邢进 通讯员 王鹤彬 王璞

超声波“触摸”肝脏测定硬度

E成像(E超),即二维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是一种能够全面应用在浅表组织、腹部组织、腔内组织等的硬度测量成像技术,它出现在B超、D超(彩超)之后,在超声医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郑州市六院超声室主任冯少阳说,通俗地讲,E成像就是现代医学中的一种“声触诊”手段,它利用声波去触诊患者的肝脏和其他组织,并通过不同的颜色和组织硬度值来反映所“触摸”部位的硬度,就好像医生延伸的、无形的手。

它为医学界提供了与以往影像检查完全不同的硬度成像模式,使医生可以快速得到人体组织的硬度数值。

我国是乙肝大国,河南是乙肝大省,临床数据显示,约有40%的乙肝患者将会发展成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对于乙肝患者来说,肝硬度(肝纤维化)的检测极为重要,肝纤维化的早期发现、准确诊断、提早治疗、合理用药,可以有效减缓甚至逆转病程。

肝穿刺病理检测是肝纤维化诊断的“金标准”,但是作为一种侵入性的有创检查,不适于反复使用。

因而,临床中迫切需要一种无创、方便且能够准确评价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诊断工具。

于是,超声E成像技术应运而生。

检测结果与病理结果高度符合

超声E成像诊断,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通过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的实时、全定量的软组织硬度测量工具。

它第一次实现了在同步可视化的条件下,实时、快速、无创、定量地评估肝脏纤维化,且检测结果与病理结果高度符合。

冯少阳说,现在医学上常以Metavir评分 F0-F4来表示肝纤维化的程度,F0表示正常,F1表示有轻度纤维化,依次递增,F4代表肝硬化。

统计数字显示,超声E成像技术在F0-F1阶段的准确率在90%左右,在F3、F4阶段的准确率在92%以上。

27岁的何萌(化名)是一名乙肝病毒携带者,12月26日,他在郑州市六院进行例行的常规检查时顺便做了超声E成像,结果发现已经有肝纤维化的迹象,“检测结果显示,他的肝纤维化介于轻度与中度之间”,冯少阳说,这个发现对于何萌来说意义重大,“因为现在还没有其他症状,患者很容易忽略,而一旦有症状之后再来检查,情况可能就比较严重了。”

无创、快捷、价格低廉

目前,E成像技术已经在欧洲及世界超声联合会、欧洲肝病协会中得到了广泛的推荐和好评。

它的出现,让影像医生对于组织硬度的精确快速评估的梦想成为了现实。

“应用E成像无创评估肝脏纤维化意义重大”,冯少阳说,穿刺活检固然准确,但是它就相当于一台小型的手术,病人要经历超声定位、消毒、麻醉、切口、超声引导下的穿刺等多个过程,而且有麻醉意外和穿刺并发症的风险,穿刺完成后病人至少要一天不能活动,病理结果出来还需要数天。

而E成像技术完全规避了这些缺点,与穿刺活检相比,它所需时间基本等同于超声定位的时间,“也就是说,两项检测同时开始的话,穿刺活检的第一个程序结束,超声E成像已经全部完成了。”

为了保证超声E成像技术的精确度,每位接受检测的患者都要做三次测定,然后取三次测定的平均值,“全部过程需要3~5分钟。”

从费用方面比较,超声E成像也远比肝穿刺低廉,“费用一共不到200元,省市医保和新农合均可报销。”

据悉,超声E成像技术不仅应用于肝硬度定量检测,还能够对乳腺、甲状腺、肌肉、肌腱、血管、胰腺、子宫、前列腺等器官进行定量分析、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弥漫性病变的精确分级诊断,完成传统彩超不能实现的组织定量分析。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25565 2014-12-31 00:00:00 三 超声成像进入E超时代KeywordPh无创无痛,5分钟测定肝脏硬度及纤维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