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2版:时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强保证
全省表彰57个
劳动竞赛工作先进集体
我省排查治理
煤矿安全隐患
去年我省投1.2亿元
保护湖泊生态环境
污染物排放多少
严格按照预算管理
住上安置房 开启新生活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住上安置房 开启新生活

□记者 覃岩峰

核心提示

2014年坚实走过,郑州都市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三大主体”工作成效显著,郑州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望三年的发展变化,数字是最直接的表达。本报推出《三年大盘点 数字看发展》栏目,通过一组组数字折射郑州都市区建设的坚实成果,折射百姓共建共享发展成果的真切感受和幸福生活。

都市区三年行动计划为我市安置房建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来自市城镇化建设办公室的数据显示:三年来,全市竣工面积达到4511万平方米,已有26.7万套,3528万平方米实现了群众回迁,80万农民住上新房,开启新生活。

幸福

数字

比比看看

2012年,全市启动城中村改造项目60个、合村并城社区98个、新型农村社区68个、新市镇25个,建成安置房800多万平方米; 2013年,项目数量翻番,全市开工安置房项目达到453个,开工面积为6444.3万平方米,主体结构建成面积3667.92万平方米,回迁群众31万人;2014年,安置房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我市定下19.45万套的全年目标任务,仅惠济区一个区的安置房建设总量便达到900万平方米,超过了2012年全市的建成总量。

权威评析

城市发展离不开广大群众的支持,将安置房建设成为民心工程和优质工程,让动迁群众早日搬进新居,共享城市建设发展成果,一直是我市坚定不移、有序高效地推进安置房建设的行动指南。看群众喜迁新居,观城市变美变靓,安置房建设让城市承载能力持续增强、城市形态风貌持续提升、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城市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尤其是让广大农村逐步实现基础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既提升了城市品位和群众生活质量,又为我市经济社会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百姓感受

从简陋的自建砖瓦房到住上水电气暖齐全的新楼房、搬进绿树成荫湖水相连的新社区,在全市安置房建设大力推进中,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越来越多的回迁群众住上了舒心的新房子,中小学、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就在家门口。生活便利、环境宜居。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28092 2015-01-10 00:00:00 六 住上安置房 开启新生活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