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郑荐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住医院44天照顾患者
妈妈边抱怨边往医院送饭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报今日起推出“青年医生”系列报道
第一篇:郑州人民医院“院草”仝少的故事
连住医院44天照顾患者
妈妈边抱怨边往医院送饭
手术前对病人进行检查
路过同是医生的父亲的手术室,他会默默地隔着小窗户看上一眼。
生活中的仝医生。 仝麟龙供图
仝医生即将开始一台手术

本报今日起推出“青年医生”系列报道

第一篇:郑州人民医院“院草”仝少的故事

连住医院44天照顾患者

妈妈边抱怨边往医院送饭

开栏的话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末,一波三折的“手术室自拍”事件引发了无数人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

在国外,有许多反映普通医生工作与生活的行业剧:《实习医生格蕾》《急诊室的故事》《白色巨塔》……剖析医者本能与理性的碰撞、现实与内心的抉择,感人至深。

而在国内,不久前热播的《青年医生》、国内首档医疗真人秀节目《因为是医生》,也让公众看到了一群有激情有梦想的年轻人。

今日起,“郑州名医馆”推出“青年医生”系列报道,一起探讨青年医生的理想、爱情、困惑、无奈、快乐、恐惧、失落……

【一号青年医生档案】

姓名:仝麟龙

年龄:30岁

学历:硕士

资历:第五年住院医

单位:郑州人民医院

科室:普外三病区(腹腔镜外科)

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仝麟龙的资料,请关注“郑州名医馆”,医馆君奉上大量帅照,而且后续还有一大波型男帅哥美女医生来袭哟!

他是新晋“院草”,澳洲海归,单位文艺晚会的男一号主持。

他也看“跑男”,也追美剧,也玩游戏,也会发动猛烈攻势追求“女神”。

但是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承受的远比普通青年要多得多。

如果你见过他披着白袍的挺拔身姿,一阵风一样穿梭在病房;如果你见过他温柔地给病人换药,轻声细语、不厌其烦地交代注意事项;如果你见过他在手术室自信的眼神,白净纤长的手指专注而稳定;你也会像医馆君一样“沦陷”。

不过,让医馆君想暴走的是——这么完美的青年医生仝麟龙,却已是“别人家的男朋友”! 郑州晚报记者 邢进 谷长乐/文 马健/图

大学时光犹如重新上了7年高三

麒麟和龙,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祥瑞神兽,仝麟龙没有辜负自己的名字。5年国内医大,2年海外硕士,5年住院医,顺利成为主任和同事们眼中的青年才俊。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为了成为现在的自己,他付出了多么艰苦的代价。

开朗健谈的仝麟龙,是个多才多艺的青年,有诸多爱好:游泳、乒乓球、羽毛球……还是国家二级篮球裁判。

可是,自从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这些爱好离他越来越远。现在连同学朋友们都不愿意再叫他出去玩。“因为我太扫兴,要么我没空儿出去,要么我提前跑了。”说起这些,仝麟龙自己也很无奈。

网上有张照片——四个医科生在宿舍里垒起了一摞书,那摞书足有两人多高,从地板一直到天花板,仝麟龙看见后感触很深。

“那些书是医科生5年本科要学习的全部基础教科书,还不包括辅助书籍。比起我的朋友们的大学时代,我简直是重新上了7年高三,甚至比高三更艰难、更刻苦。”

跨进医大校门,就是残酷淘汰的开始

在很多人眼中,考上医大和成为医生之间是画等号的,而事实远非如此。“自从跨进医大的校门,这种残酷的淘汰机制已经开启。”

首先是学业上的淘汰,成绩不合格的自然无法成为医生。

其次是心理和生理的淘汰,“对我们外科医生来说尤其如此,每天面对生老病死,需要有强大的心理承受和调节能力”。

大概在两年前的一天,仝麟龙听到一个噩耗——他的本科同班同学,一家基层医院的住院医,在接连两天不眠不休的高强度工作之后,正在食堂吃饭,瞬间就倒下了,再也没能醒来。

那是一个茫然失措的瞬间,“我的大脑好像被清空了,完全是一片茫然的空白,好像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医生是一个拿命去拼的职业”。

第一次面对死亡

至今仍“不甘心”

仝麟龙第一年当住院医的时候,科室收治了一位70岁的外伤脾破裂病人。患者伤情重,年龄大,手术风险很高,经过大家全力以赴,终于顺利完成手术。可就在出院前一天,患者坐起来的时候,他妻子托了一下他的背,人马上就不行了。

仝麟龙冲进病房,和同事们一遍遍轮流为患者做心肺复苏,抢救了足足有一个小时。

“当时我着了魔似的不愿意停下,我不相信一条生命就这样在我眼前消逝。那是我第一次面对死亡。”

同事们拽着仝麟龙的胳膊,劝他停下。颓然放手的一瞬间,仝麟龙的全身充满了无力感,“我至今还是很不甘心。医学这门学科,越往深走,就越会发现它既无所不能,又无能为力,就人类医学目前的发展水平,有90%的疾病都是找不出病因的。”

挽救生命的成就感

没有任何一种职业能比得上

“既然医生是如此艰苦寂寞的职业,为什么要选择它?”面对这个问题,仝麟龙有两重答案。

仝家祖辈世代从医,仝麟龙从小在医院大院长大,医生的基因似乎已经融进了他的每一个细胞。“我身边所有人都是从医的,我根本就没想过从事其他职业的可能性。”

而另一个原因,是医生这个职业赋予他的成就感。

一名68岁的肝胰肿瘤患者在普外三病区接受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做了10个小时,病人下手术台时,像蜘蛛一样,身上留了11根管子。

作为主管医生,“术后44天,我都住在医院里,寸步不离盯着患者,我妈妈一边打电话抱怨,一边给我往医院送饭送衣服”。

病人出院那天,紧紧握住仝麟龙的手:“仝医生,你是个好人,你救了我的命,我会永远记住你的!”

那一瞬间,仝麟龙成就感爆棚,“做医生是有瘾的,挽救生命的成就感,没有任何一种职业能够比得上。”

作为医生

要学会对患者感恩

“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事!”这是明代医家裴一中在《言医·序》中所写,也是仝麟龙的座右铭。

“这是几百年前的医生给自己制定的职业精神和道德规范,是一种崇高的境界,我不敢说一定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可是我这一生都会用它去鞭策自己。”

“我们主任曾经说过,作为一个医生,一定要对患者感恩,人类医学的所有研究和数据,都是从一个个患者身上提取的,是患者用健康和生命成就了你。”

这就是仝麟龙,他也许年轻,但绝不冒失;他也许冷静,但绝对温暖;他也许充满激情,但宠辱不惊,淡然从容。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28855 2015-01-13 00:00:00 二 连住医院44天照顾患者<BR/>妈妈边抱怨边往医院送饭KeywordPh本报今日起推出“青年医生”系列报道
第一篇:郑州人民医院“院草”仝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