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2版:文化年鉴 逝者 上一版3  4下一版
陈超
吴天明
朱德群(1920.5.22~2014.3.26)
朱新建(1953~2014.2.10)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吴天明

(1939.12.5~2014.3.4)

第五代导演的伯乐

2014年2月初,吴天明跑到影城连看两部“票房一天过亿”的电影,看完后他却纳了闷了,“电影怎么这样拍?而且还能一天票房就可以过一亿”?这成了吴天明对于爱了一辈子的中国电影的最后思考与追问。3月4日,中国著名电影导演吴天明因心肌梗塞在北京城北的个人工作室离世,享年75岁。

吴天明祖籍山东莱芜,1939年12月5日出生于陕西三原县。与当时绝大多数科班出身的同行不同,吴天明算自学成才的导演。虽然作品不多,但吴天明的每部电影,几乎都被划入精品,具有里程碑意义。1979年,凭借与滕文骥联合执导《生活的颤音》,吴天明正式起步;1983年独立执导《没有航标的河流》,在影坛开始备受瞩目。1984年执导《人生》,引起轰动,成为他的代表作。后来的《老井》《变脸》则让他攀上了电影艺术的高峰。这两部作品在东京国际电影节上好评如潮,并夺得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员等多项大奖。

除了本身是电影导演外,吴天明更为人所知的,是他作为第五代导演的导师身份。上世纪80年代,吴天明任西安电影制片厂厂长时,大胆起用张艺谋、周晓文、黄建新、顾长卫等一批有艺术潜力的新人,拍出《黄土地》《红高粱》等经典影片,成了张艺谋、陈凯歌等第五代导演的伯乐。1987年导演的电影《老井》,甚至把张艺谋捧为国际影帝。

吴天明的电影作品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他始终以充满忧患意识的目光观察生活,以对吾土吾民的深情处理题材、刻画人物。“活,不是躺着干出来的,是站着干出来的。咱都是苦命人,是干活的命。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价值观,为电影而生,也为电影而死。”吴天明这句直抒胸臆的话,最能让我们体会出,这位西北汉子一生的生活与精神坐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29022 2015-01-14 00:00:00 三 吴天明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