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1版:郑州百年人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从老邮票所想到的
冯玉祥与“老冯义地”
我和晚报有缘
f0121gg
f0121jk
f0121gg1th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冯玉祥与“老冯义地”

□沈倩(郑州嵩山文明研究院馆员)

冯玉祥1928年6月主豫,主席府在开封,总司令部先后在郑州的华美医院和城隍庙。出任河南省政府主席,集团军总司令率师继续东征,转战山东、河北,收复北京、天津,驱逐了奉鲁军阀,取得了东征胜利。冯玉祥所属部队从五原誓师至东征两年,师行万里,历经大小百余战,为了瘗葬历次作战中阵亡的官兵,1928年春,冯玉祥部队调回河南境内进行休整,他先后拨款20万元,责成交通司令徐骧云择地建造烈士陵园。他选中郑州以西8华里被叫做“白沙岗”的一片地方。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曾是战死沙场士兵的掩埋地。长期风沙弥漫,形成高低起伏的沙丘,长不成庄稼,附近村民只是在岗上栽些树木以防风固沙。在这里建造陵园,不占用老百姓的耕地,正合冯玉祥心意。墓地选定后,先后购地350多亩(当时称4顷),于1928年3月动工,同年8月竣工。冯玉祥取“碧海丹心,血殷黄沙”之意,将陵园命名为“碧沙岗”,并亲笔书写刻石镶嵌在陵园北大门上。

建成的碧沙岗陵园(今碧沙岗公园所在地),坐南朝北,由四部分组成:一是中山公园。进入北大门即为中山公园,沿中轴线向南,先是水池、石桥(当时名铁桥),接着是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已毁),再向南是民族、民权、民生三座碑亭,均为六角形仿木结构,红柱琉璃瓦顶,这也是冯玉祥信奉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象征。中间亭中立有截面为正方形的高大汉白玉碑,正面镌刻着冯玉祥题字的“碧血丹心”四个大字,其他三面是冯玉祥题写的阵亡烈士纪念碑文。二是三民主义烈士祠。位于中山公园之南的陵园中部,占地4330平方米。祠堂为古式建筑,分为前后两个大院,前院有正殿及东西廊房各7间,均为高台建筑,门前有回廊明柱,房顶覆盖绿色琉璃瓦。后院正中有一座后殿,建筑形式与前殿相同。现在的前院大门及左右门房是1965年改建的。三是烈士公墓。位于三民主义烈士祠南,是一片宽阔地带,每墓间隙2米,纵横成行,墓前有各式墓碑及树木等,庄严肃穆。四是民生公墓。官兵眷属公葬地,在烈士墓地东南部,中间有界石相隔。冯玉祥将军特别体恤百姓,穷苦百姓亡故无处入葬的也可以在此入葬,所以当时百姓多把这里称为“老冯义地”。

冯玉祥对陵园处处是关心备至,他还说:“我死后也埋在这里,与我的将士们在九泉之下相会。”冯玉祥离开河南,在南京政府任职时,仍未忘怀埋葬在这里的上千名英烈。1936年清明节,偕同旧日一起北伐的将领专程来郑,为诸烈士敬献花圈,扫墓致祭。在《祭北伐阵亡将士郑州公墓文》中,冯玉祥沉痛地说:“北伐成功,国民同庆;独伤诸君,牺牲生命!为国效死,死重泰山。浩气长存,不可泯灭;袍泽之情,收君之骨。褒扬功德,建塔树碑;传之史乘,不朽永垂!”之后,冯玉祥还多次派代表来郑向烈士致祭,并探问陵园管理情况。

冯玉祥在郑州还留下一句话,一棵树。一句话是:“老冯来郑州,满城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一棵槐树是冯玉祥亲栽,现在“花园”酒店楼下。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31024 2015-01-21 00:00:00 三 冯玉祥与“老冯义地”KeywordPh